论独立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来源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ao_minl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和知识经济对人才的特殊需求,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本文对独立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及实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独立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5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1)06-154-02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
  独立学院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的重任。在我国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独立学院大有作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为掌握国际竞争主动,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这就要求高校把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
  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型人才具有以下特征:(1)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2)有较强的自我学习与探索能力;(3)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拥有广博而扎实的知识,有较高的专业水平;(4)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与他人合作或共处;(5)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承担艰苦的工作。创新型人才需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丰富的科学知识、严谨的治学方法,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加紧建设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有效提升我国人才和人力资源综合开发水平,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知识经济发展对独立学院的基本要求,是独立学院开展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关键。因此,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历史赋予包括独立学院在内的我国高等院校的光荣使命。
  二、独立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
  我国的独立学院虽然只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但发展迅速,目前全国已经有300多所独立学院,独立学院正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人才培养模式贯穿了整个培养过程,包括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形式、学习方式等,它们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系统。
  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独立学院的自身特点,我们认为,独立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部分构成。
  1、广泛化的专业方向
  目前我国独立学院专业划分较细,并且对学生限制过死,一些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却没有转专业的自由,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因此,有必要拓宽专业,打破专业壁垒,实行自由选择和转换专业的体制。按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调整、改造、重组现有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学生可以跨学科跨专业学习,根据兴趣与自身的特长自主选择具体的专业,建立专业转换的管理机制。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一步拓宽专业知识面,实行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2、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主要体现在:一是全学程课程体系的模块化,二是课程单元模块化。前者是构建适合创造型人才成长的合理的知识体系,后者是增强课程的弹性和柔性,便于因材施教,使有创造性的学生脱颖而出。总体上看,独立学院要以创新能力和素质培养为重要目标,打破专业学科界限,课程体系可整合为四个课程模块,分别是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课、实验与实践训练。每个模块都设必修课、选修课,加大选修课的比重,增加选修课的门数,学生可以跨学科选课,给学生个性发展提供空间。
  3、多样化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纲领性执行文件,教学计划要体现出培养创新意识、创新人才的内涵。独立学院可考虑实行按大类招生,前两年不分专业,着重打好宽厚的基础,进行全校性教学。后两年根据专业和社会需要,通过专业课程模块的选修确定专业或专业侧重面,实施导师制和个性化培养,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全面实行学分制,加大课程门数,增加选修课,学生可根据市场需求及个人的兴趣爱好自由选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学即为所用,所用即为所学,确保学生与社会对接。
  4、多维化的教学组织
  为更好地开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独立学院有必要根据需要,创新教学组织。可按教学和科研两类任务对教师加以组织,实行教学、科研二维模式管理,一个教师按教学课程的类型和学科方向参与相应的教学组织,又可根据自己的科研方向或课题,参与某个科研组织,教师属于哪个组织,可以根据承担任务的变化而灵活组合。教师即搞科研又搞教学,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同时,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应改变单纯的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组织形式,适当采取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的教学组织形式,以适应讲授法以外的讨论法、模拟法等教学方法。
  5、自主化的学习方式
  知识经济正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大学生只有学会学习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大学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时时学习的良好习惯。在实行学分制的前提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爱好设计自己的知识结构,自由选择课程,选择主攻专业及方向,允许学生转换专业,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以启发和指导为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勤于思考、善于创新的意识。教学方式应有更多的提问、讨论和课后的报告。在实践环节上要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
  三、独立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独立学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独立学院要根据自身条件,结合创新型人才成长和培养的特点,在教育思想、教学制度、教师队伍和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
  1、创新教育思想
  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要从根本上转变继承性教育思想,树立创新教育观,在树立创新教育观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开展创新教育的自觉性和适应能力。倡导和推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独立学院还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不仅把满足社会需要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价值目标,还要把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要把素质教育理念自觉融入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培养学生在多领域的创造性。要大胆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求异思维,要引导学生把学习目的和重点放在发展与创新上,培养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建立鼓励创新的措施和激励机制。
  2、创新教学制度
  首先,要推行和完善学分制,在自由选课、发展学生的个性等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其次,要推行主辅修制,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开设更多的辅修专业。结合社会的需求,使主辅修制更具有生命力。第三,实行弹性学制,在学分制条件下,进一步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允许学生依照个人能力和个人发展计划,自己安排修业年限,与兄弟院校实行学分互认等。第四、实行多证培养制,引导和鼓励学生考取英语、计算机等级等证书,鼓励学生参加职称等认证考试,参加各类竞赛,做到一人多证,一专多能。
  3、创新教师队伍
  独立学院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先拥有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首先要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独立学院要成为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要营造浓郁、活跃的学术氛围,促进教师不断地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要引导教师树立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有努力成为创新型教师的紧迫感,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接受新思想,吸纳新知识,转变教育观念,并且在实践中敢于采用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
  4、创新教学方式
  首先,采取并行式教学模式,突出创新意识的养成。并行式教学就是在每一个教学活动中进行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的教学,将分散在不同课程中的有关内容按知识衔接的先后顺序集成组合,将理论学习、方法训练和应用实践融为一体。其次,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思索中求知识,通过讨论、辩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第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大教学信息量。第四,改革考试方法,鼓励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脱颖而出。对考试方法进行改革,对特别优秀的学生可实行免试制度,直接给予优秀以上的成绩。把创新因素纳入考核范围,在中成绩中占一定的比例,其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创新因素成绩”按一定的比例和权重共同确定,鼓励学生参与创新。
  参考文献:
  [1]柳斌. 创新教育模式全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9.
  [2]肖云龙.创新教育论 [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0.
  [3]陈文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要素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0,(12).
  [4]任彦华.工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
  [5]徐伟幸.独立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0,(11).
  [6]江茂湘.试论民办本科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7,(03).
  作者简介:
  石洁,女,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教务处实践教学科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其他文献
结合汽车转向管柱产品零部件中转向轴及轴套的结构特点,简要介绍冷挤成型模具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臻完善,输电线路三维可视化运行管理系统已成为电路运行控制员工所关注的热点。电力从业人员在计算机设计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些输电线路信息管控系统,并显著增强了输电线路的设计、规划、施工、运行及养护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同时,进一步增强了输电线路的工作效率。本文结合输电线路可视化运行管理的目标,就该项目的技术要点及成果做一番系统论述。  【关键词】三维可视化;输电线路;运管系统;
【摘要】在资源问题与环境问题越发严重的形势下,我国政府在绿色环保,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大,绿色建筑理念已经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喜爱,建筑工程的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的设计中,要结合工程的实际需要进行施工方案的设计,并且要深入到工程现场,亲自与第一线的工人进行交流,以得到第一手的资料,这样才能够保障建筑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绿色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多,将在很大程度上使城市环境得到改善,并且还能够节约
【摘要】降低熟料烧成热耗和提高水泥白度是白水泥生产中的两个重要课题。白色硅酸盐水泥熟料由于含铁量低、液相量少、煅烧困难,烧成温度高达1550~1600℃。为了改善熟料的烧成过程,近年来在使用添加剂方面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大多数添加剂虽能改善熟料烧成过程,却对水泥白度的提高作用甚微,甚至有些添加剂会使水泥白度降低。目前一般在白水泥生料中引入0.2%~0.4%的CaF2以改善熟料的烧成。本文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