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长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sh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忽然想起我上小学时的校长。
  本县第一小学请我的哥哥去当教员,教英文、算术、音乐、体育,于是他不在家中教我念古书,带了我去上小学。
  学校门口除了校名牌子以外有个横匾,上写三个大字,从右到左,“八蜡(zhà)庙”。据说是一位书法家写的,所以神像没了,匾额仍在。进门又是一道匾,上写两个大字,右“勤”左“俭”。这是校训,大概是校长写的。入学先进校长室。我一抬头,看见一对好威风的大眼睛闪闪发光,连忙低下头。听到哥哥略略介绍我几句,随即是校长说话:“论国文程度可以上四年级,算术只能上一年级。好吧,上二年级。晚上补习一年级算术,一两星期跟上班。”当晚哥哥便用石板石笔教我阿拉伯数字和加减乘除及等号。
  开学第一天校长对全体教员学生讲话,讲“校训”。他说:“勤就是不懒惰。应该做的事情马上就做。俭就是不浪费,不毁坏有用的东西。要从小养成习惯,长大再学就来不及了。中国大人有贪图省事和糟蹋东西的坏习惯,所以受外国人欺负,被外国人看不起。一定要从小学生改起,革除坏习惯。教员也要这样。我是校长,是第一名,我如有不勤不俭的事,新上学的一年级小学生也可以对我当面讲出来。只要讲得对,我一定改。”我清楚看见他的威严的眼睛向全体人员一扫。
  不久,县教育局将第一小学命名为模范小学,就是我们这所学校。校长又召集全体人员讲话,连全校仅有的一名职员一名工人也到会。这可不是庆祝会,什么仪式也没有。县教育局来人宣布后,校长一个人讲话,说:“不是我们要给人家当模范,是人家要我们做模范。我们全校的人,从我校长起,挑上了一副重担子。从此讲一句话,做一件事,都要想到模范二字,要当做馍馍稀饭一样天天离不开。讲错话,做错事,知道了就要改。不改就配不上模范二字。”
  那时“修身”课改为“公民”课,各年级都有,都是校长教,一星期上一次。没有课本,各年级讲的也不一样。他有一段话我至今还记得。
  “我们都学唱国耻纪念歌。什么是国耻?就是日本逼我们承认‘二十一条’,要我们亡国。为什么日本敢逼迫我们,侮辱我们?因为日本比中国强。日本地比中国小,人比中国少,为什么能比中国强?因为日本的小学生比中国的小学生强。我在日本看见到处都是小学。小孩子个个上学,不上学就罚家长。小学生的一切费用都是政府管。谁伤损了小学老师和学生就是犯法,要抓进监狱关起来。那时中国还没有小学。日本办小学不到二十年,小学生长大了,成了好公民。政府用他们打中国。中国就打不过了。这时才办小学,已经迟了。还不快办,多办,好好办,让所有的小孩子都识字,照这样拖下去,十年二十年以后还是没有好公民,还得挨日本打,还会亡国。我从日本回来,什么事都不干,就把这所八蜡庙改办成小学,自己当校长。我要办一辈子小学。你们从一年级就要不忘国耻,立志当好学生,将来当好公民,要中国人在世界上不受人欺负耻笑,不被人心里瞧不起。中国要比上日本就一定要把小学办得比上日本小学。一国有没有希望就是看小学生好不好,要看小学生会变成好公民还是坏公民。不论什么国,小学生是一国的将来。小孩子是一家的性命;小学生是一国的性命,命根子。我们大人不能让你们长大了当亡国奴。”
  不用说,这是七十年前的话了。说话的人早已化为尘土了。
  (选自《金克木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下个月就要过年了,没小时候那样兴奋、激动,可还是超期待啊!哦!一想到那些可爱的压岁钱,吼吼,吼吼!偶就…… 啊呀,别误会,丽斯,偶是好小孩……好小孩才有压歲钱。那啥……新年快乐啊……    汗……哦哦……你也知道刚过新年啊!不过,元旦一过,就开始盼着春节倒是真的。你都帮家里准备什么年货了啊?不如……我们一起DIY春联吧!  英格:天增岁月人增肥   丽斯:春满乾坤猪满门    英格:红梅点点盘瓠傲
摘要:提问与回答是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活动形式,因此精心设计问题,提升问题的研究价值,关注学生的回答至关重要。本文借助对教学案例的剖析,尝试从建立大问题观、注重倾听回答、问题指向明确三方面阐述如何创设和谐数学课堂,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教学策略;问答;思维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2-040-2一、建立大问题观——拓宽学生
语文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学科的基础作用和多功能性,理应受到全体师生的青睐和重视。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更应该让人看到拯救语文教学的希望。可是,作为一线语文教师,试用新教材四个学期,遗撼地发现: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对语文学科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情绪不高、花费时间不足、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效果不佳等普遍问题。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将新课标精神贯穿到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