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当代大学生始业教育体系及长效机制研究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maa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始业教育对新生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身份的转变有着重要意义,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目前高校的始业教育普遍存在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持久性等问题,影响了始业教育的效果。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在分析了高校始业教育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构建当代大学生始业教育体系以及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新生;始业教育;体系构建;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31l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6-0078-02
  高校大学新生始业教育是指高校为了让新入学的大学新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而专门开设的适应性教育课程,一般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养教育、社会实践教育、校纪校规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安全意识教育、学风教育等内容。始业教育作为高校新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堂课”,是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对于帮助大学新生了解高校学习生活、积极调整心态、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过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95后”为主的当代大学新生,其成长环境、心理状况、世界观人生观等都与以前的大学生有了明显的变化,因此,如何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当代大学生始业教育体系及长效机制,使之成为高校的特色品牌教育,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
  一、高校始业教育研究现状
  国内最早提出高校始业教育概念是在1999年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之际,宁波大学的胡坚达发表的《谈高师学生的始业教育》对高校如何做好新生始业教育提出了富有前瞻性的对策建议。最早、最系统展开大学生始业教育研究的是章启天和梁涌于2002年主编的《大学生始业教育》一书,全书共16章,从大学生生活规范、安全教育、校园文化、学习规范、学习策略、心理保健、人际交往、礼仪修养、成才基础及发展舞台、就业策略等方面对大学始业教育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胡保卫(2003)提出,大学新生始业教育是指高校为了使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而进行的准备性教育,是大学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方晶、吴一鸣(2010)认为,科学发展观在指导高校做好新生始业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朱磊(2013)指出,新生始业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国外高校对于始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已经相对比较成熟。美国高校一般称始业教育为“Freshman Orientation”,也有高校简称为“Freshman O”,从其名称就可以看出其注重对新生的导向性教育。早在1888年,波士顿大学就已经对入学新生开设入学指导教育。1986年美国教育部门发行的《学生服务或发展项目指导纲要》对新生始业教育提出了统一的指导要求,包括帮助新生适应转型、为新生展示广阔的学习机会以及让新生更快地融入大学生活三大方面。美国维尔帕瑞索大学通过设置Focus新生导向计划、Core Program新生通识教育核心计划以及友好家庭计划等方案,使新生最快地融入到大学的学习生活中。
  二、高校大学生始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很多高校对新生始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育内容陈旧且流于形式,学生无法从中学习到实际有用的知识,也导致了很多学生在今后的大学学习生活中产生了诸多问题。当代高校大学生始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很多高校的始业教育千篇一律,各学院、各专业如出一撤,没有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成长背景的学生展开差异化入学教育,且始业教育内容陈旧,理论不能联系实际,缺乏实效性,导致始业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2.缺乏系统性和组织性。这是当今各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始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很多高校没有站在学校层面统筹各项资源对新生始业教育进行全盘部署,绝大部分始业教育都依托学工部门的辅导员来完成,专业教师、高年级学生极少参与进来,且各院系、专业之间缺乏交流,使始业教育陷于高校教育的边缘。
  3.缺乏连续性和持久性。目前高校的始业教育时间普遍偏短,在笔者调查的几所高校中,个别高校的始业教育甚至只有半天,多数高校也仅仅是在新生开学的1-2周之内,完全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始业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新生入学初期。
  三、高校始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上述高校始业教育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很多高校对始业教育的重视度不够,没有构建起一个科学合理的始业教育体系。因此,应加强对始业教育师资队伍、教育内容组织管理体系等方面的体系建设,使大学生始业教育有完善合理的体系保障,从而促进始业教育的顺利开展。
  1.师资队伍构建。目前很多高校仍然把始业教育单纯看做是辅导员的任务。而辅导员由于工作性质的片面性往往无法对大学新生作系统的始业教育培训。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高校应尽快建立起一支学科全面、业务精深、结构合理的始业教育师资队伍,把更多的各学科专业教师也纳入到队伍中来。还可以通过聘请专家、教授、社会相关领域知名人士、优秀毕业生来给新生作始业讲座,从而进一步增强高校新生对学校、对专业的认同感。
  2.教育内容构建。始业教育的内容可划分成为三大类。一是高校认知教育。包括校史介绍、校园环境熟悉、校纪校规考试、高年级对口班联谊等形式,促进新生对学校和集体的认知。二是思想政治及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应为新生配备经验丰富的思政及心理老师,对于思想政治以及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新生开展及时有效的教育和治疗。三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高校应在新生入学之初就为其树立起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通过专业及就业情况介绍、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形式,使新生从一开始就树立起明确的目标和正确的就业意识。
  3.组织管理体系的构建。目前大部分高校上尚没有组建专门的始业教育管理部门或机构。各高校、二级学院应建立始业教育委员会,由分管领导牵头,各部门、专业负责人担当委员会成员,明确分工和职责,使新生始业教育落到实处。   四、高校始业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
  新生始业教育缺乏长效型是当代高校始业教育的一大问题,构建起科学合理的高校始业教育长效机制,对学生的发展以及高校教育能力的提升具有双赢的效果。
  1.延长始业教育时间。很多高校把始业教育跟新生入学教育等同,认为在新生入学1-2周后始业教育就结束了。其实新生入学教育只是始业教育的第一步,很多大学新生的适应性问题要到入学几个月甚至一两年以后才会暴露出来,所以始业教育工作者应密切跟进新生的思想动态,当学生遇到问题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目前我国很多所高校都实行按专业大类招生,在第一学年末(也有高校是在第二学年末)完成专业分流时,而此时对学生再次进行始业教育就非常有必要,但很多实行专业大类招生的高校普遍还没有这个教育环节。
  2.提升师资队伍业务水平。目前各高校始业教育师资队伍除了结构单一,更急迫的问题就是教师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很多老师对新生的成长背景、新生的学科专业、当前的社会需求不够熟悉,无法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各高校可以专门设立始业教育师资培训班,从各个环节对教师展开培训。还可以设立奖惩机制,从而激发教师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3.教学内容同与时俱进。当代高校的始业教育普遍存在教学内容老旧,跟时代和社会实际脱节的情况。作为始业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升级教学内容,改善教学环节及形式,通过各种途径不断保持学习,了解社会最新动态和需求,将最前沿最实际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目前很多高校在对新生作入学教育时,都开设了教育学生如何避免和应对互联网诈骗的课程,有些高校还专门开课教新生如何应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来参与到学校各项活动以及学校建设中来。
  4.“老生带新生”。根据笔者的学生工作经验,由高年级的学生对新生现身说法,对新生展开始业教育,其效果往往会比传统的始业教育更为明显。可以通过和同专业高年级结成对口班、高年级学生担任辅导员或班主任助理等途径,让新生更亲切、更全面地对本专业以及本校的学习生活有着直观而实际的了解。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商学院)
  基金项目:湖州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项目成果,项目编号:GJD12025q。
  参考文献:
  [1]胡坚达.谈高校新生的始业教育[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4)
  [2]章启天,梁涌.大学始业教育[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3]方晶,吴一鸣.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新生始业教育[J].高教高职研究,2010(8)
  [4]方锐,刘煜,祝京衢.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新生始业教育模式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
  [5]陈航峰.大学新生始业教育体系探索[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
  [6]赵传贤.美国高校新生始业教育及其启示[J].现代企业教育,2012(8)
  [7]朱磊.高校新生始业教育现状和对策分析[J].教育观察,2013(14)
  [8]许傲雪.基于团体心理辅导的大学生始业研究[J].文教资料,2013(7)
其他文献
摘要:《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模具专业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一门课程,大部分教师教授该门课程时忽略了课程的应用性,教学内容偏理论,教学过程枯燥,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以“行动导向”为理念,从启发式教学、模块化教学和CAD技术的应用等三个方面改革《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应用型;启
从分子层面认识煤的分子结构特征对实现煤炭合理利用及高效转化具有重要意义。以淮北矿业集团青东煤矿煤为研究对象,通过工业分析、元素分析、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及X射线
摘 要:多元智能理论对英语教学的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教学理念,以开发智能教学英语作为一种工具来促进学生健康的人格和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的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本研究探寻高职英语口译课教学中学生多元智能的应用措施,不仅可以为目前高职英语口译课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抛砖引玉,而且还能丰富我们的多元智能理论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信息化、高职英语、英语口译、多元智能、应用措施  多元智能理论主要包括九种智能:
在298K时,采用静态法研究了H1020大孔吸附树脂对染料中间体对硝基甲苯邻磺酸(NTS)在水溶液中的吸附动力学,发现低pH值条件下有利于吸附进行,拟二级吸附动力学可很好地描述此吸附过
对粗对苯二甲酸精制工艺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固相吸附法和溶解-沉淀法提纯粗对苯二甲酸的工艺可行性,固相吸附法重点考察了聚氨酯、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及其化学改性物对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