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及对策分析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zer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文章在简要阐述了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的基础上,从学生个人层面、学校层面以及社会层面分析了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问题,并据此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策略,希望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开展能够有所助益。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学生工作 体育专业 高校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针对体育类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承担着提高高校体育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培养合格的社会体育人才的重任。然而,相对于高校普通专业的学生来说,体育专业的学生有其独有的特点,再加上,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变革和发展的时期,随着我国社会体制与经济体制的发展,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就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才能够确保其实效性和科学性。鉴于此,本文就针对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研究,从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入手,探讨了科学开展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随着近些年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的不断创新,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进步和成绩,例如:通过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目前,我国多数高校体育类学生的思想政治倾向积极向上、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良好,而且在人生观的层面,还呈现出了健康化、多元化的发展态势。由此可见,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整体思想政治状况是积极向上的,主流趋势是健康良好的,而这些均与近些年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效开展是分不开的。
  然而,虽然说,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进步和成绩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同时也要注意,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就是完美的,实际上,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难点和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进行探索和研究。鉴于此,本文就有针对性的探讨了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问题。
  二、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
  (一)学生层面的因素所带来的思想政治教育难点
  一是,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往往具有浓厚的专业情结,过分重视体育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而却往往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对于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一般都具有一定的体育专项特长,这是体育类学生的强项和优势。但是与此同时,这种情况也往往会导致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对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而却削弱了其对于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性的认识。再加上,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训练和比赛往往又占据了大量的时间,这也从客观上影响了针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机会,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二是,对于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体育运动本身就要求其必须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要求学生在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刻苦奋进,不断的超越自我,因此,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往往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敢于面对挑战、敢于面对竞争。但是同时,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也往往会由于自身的社会经验不足和理性思考的能力不够强,在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时,极易出现片面化、极端化的问题,不能从客观的角度来对问题进行全面的、正确的、辩证的分析。而这一点,也是目前开展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时较为常见的一个难点问题。
  三是,随着我国很多与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切身利益相关的教育改革和体育改革的实施,如:体育产业化、运动项目俱乐部制、就业制度改革等等,很多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会受此影响,将自己的择业目标定的更加的现实,显现出过度的趋利性,而这一点也往往会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二)学校层面的因素所带来的思想政治教育难点
  一是,部分高校在开展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时,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简单的等同于政治宣传或是专业教育,忽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从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环境来开展,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的形成与学校教育的塑造、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习染性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因此,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实施也离不开高校各部门和专业的作用。然而,部分目前部分高校针对体育专业学生所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却存在简单的将其等同于政治宣传的问题,让思想政治工作流于空洞的说教或是口号宣传,很难真正的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还有部分高校将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等同于专业教育,忽视了体育类学生的差异性和特异性,使得所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专业教学之外,离散了所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合力,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二是,目前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水平有待提升。要科学、高效的开展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能够把握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和规律、要能够掌握各种与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相关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不断的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使得所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知识化;要生活和工作中以身示范,做好表率,使得所开展的思想政治人格化等等。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还普遍没有达到上述的要求,成为了影响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科学高效开展的一个重要的不利因素。
  (三)社会层面的因素所带来的思想政治教育难点
  一是,多元文化的冲击。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单一的文化思想形态受到了来自不同的地域、民族和社会体制的文化的冲击,使得我国的文化开始越来越多元化,而这种多元化的文化,往往会造成社会经验尚浅的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在文化取舍和鉴别方面的困难,因不同的文化思想政治内涵上的矛盾,导致学生在思维判断上的迷惑,从而使得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挑战。   二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带来了消极负面的影响。例如:部分学生过分崇拜金钱,甚至抱有金钱至上的原则,将金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等等,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三是,高科技发展的双重效应。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传媒手段日益多样化、多元化,传播的时效性和扩散性和更高,学生能够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和传播媒介自主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这虽然有助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素材的丰富,同时也使得学生更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
  三、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是,结合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发展需要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让所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更趋人性化。也就是说,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注意改变单纯的理论说教或是口号宣传的方式,全面考虑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以及学生的切身利益、成长愿望和现存的思想困惑等等,以学生为本,以满足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合理需要为原则,来提高教育的成效,促进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二是,强化社会化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让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趋社会化。由上文的分析可知,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是受个人、学校以及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的影响的。因此,在开展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注意强化社会化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积极吸纳有助于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各方力量,以期能够提高教育的合力,促进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三是,高校应不断的提升的现有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让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趋科学化。要提升现有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不但要充分认识和发挥体育本身在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内在作用,而且还应将所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体育专业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掘体育专业中的思想政治因素,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体育专业学生中的合理渗透。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让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认识到进修和再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紧迫性,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师资的进修和再学习工作,促进思想政治师资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人民出版社.2006.
  [2] 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宋涛.论加强体育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重要性[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4] 牛燕,刘铮铮.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02.
其他文献
摘 要 近几年,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行以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总体趋势不容乐观,为探求影响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滑的因素,文章通过向兰州交通大学在校学生发放、回收问卷,并认真分析,发现制约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的因素如文所述。  关键词 学生 体质健康 体育课 体育教师  近些年,我国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体质健康状况下滑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为
摘 要 作为国家实践型人才,高职生拥有着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及身体素质的三重教育目标。从体育现代化与高职教育的关系着手,探究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状态,并以学生心理状态变化作为研究主命题,探讨体育现代化对高职生心理作用的影响,以明确体育现代化之于高职生教育的重大价值,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引导。  关键词 体育现代化 高职生 心理作用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状态研究  在经济与社会的双重发展
摘 要 自由式滑雪是大型比赛中常有的一个比赛项目。然而,无论是在比赛中,还是在训练中,运动员在做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时,发生运动损伤是常有的事。而一旦运动员发生损伤,无论是对比赛本身,还是对运动员自身的身体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对于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运动员运动损伤分析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此主要阐述了空中技巧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主要部位,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并且针对这些
摘 要 为了明确造成运动损伤的前因后果,正确指导青少年加强自我保护,以避免受伤,本文采用文献综述对青少年运动损伤的部位、种类、项目特点以及损伤原因等进行了总结和评述,目的在于指导青少年更好地锻炼身体,提高素质,并进行科学锻炼,尽可能减免运动损伤的发生提供指导。  关键词 青少年运动员 运动损伤 预防 击剑  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它是体育教育和人体保健的重要课题。尤其青少年身
目的 对一起餐厅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可疑病原菌及其毒素的分离鉴定.方法 参照《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4-2016、《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 4789.5-2
摘 要 基于良好心理素质在篮球比赛中的重要作用,从篮球基本功的训练、自信心的训练、提高抗干扰能力、加强意志力训练和加强注意力集中的训练,探讨了篮球队员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 良好心理素质 篮球队员 途径 培养  现代篮球运动向着高强度、快节奏的方向发展,在紧张激烈的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心理素质以及战术运用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身体素质是基础,技术全面是保证,稳
摘 要 当代大学生在从事体育锻炼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定的心理性障碍,具体表现为害羞、被动、消极、胆怯、怕脏怕累等,这些心理障碍不仅会对体育教学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更会极大地阻碍体育锻炼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这一价值的实现。为改善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状态,强健体魄,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本文对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表现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剖析,并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心理性障碍 体育运动 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