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胡安·鲁尔福,就没有《百年孤独》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pthcharg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安·鲁尔福,1985年。图/GETTY

  2021年是墨西哥大作家胡安·鲁尔福去世35周年,而距离哥伦比亚大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首次阅读鲁尔福所著的《佩德罗·巴拉莫》已经过去60年。不久前,译林出版社又把胡安·鲁尔福的作品重新以“鲁尔福三部曲”的名义出版。正好得以借这个机会,重新认识这位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鼻祖。

两个开头


  在拉丁美洲文学史上,有两本小说的开头注定不朽。
  第一个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开头。
  而第二个,熟悉的人也许不多:
  “我来科马拉的原因是有人对我说,我父亲住在这儿,他好像名叫佩德罗·巴拉莫。”
  它出自鲁尔福的小说《佩德罗·巴拉莫》。
  《百年孤独》当然是王冠上最大的那颗宝石,但即便是它,也不会让光辉的《佩德罗·巴拉莫》相形失色。
  因为,如果没有《佩德罗·巴拉莫》,就没有《百年孤独》。
  小说一开始,为了履行对母亲临终前的承诺,叙事者胡安·普雷西亚多来到一个叫科马拉的地方,寻找自己的生父。
  路上碰到一个赶驴人,问他去科马拉干吗,他说去找爸爸;又问他爸爸长啥样,他说不知道,只知道他叫佩德罗·巴拉莫。赶驴人啊了一声,“我也是佩德罗·巴拉莫的儿子。”他说,“佩德罗·巴拉莫已经死了好多年了。”
  主人公告别赶驴人,来到半月庄,找到母亲的生前好友、妓女爱杜薇海斯,得知赶驴人早就死了,而爱杜薇海斯也是个死人。原来,科马拉根本不像母亲记忆里那么生机勃勃,而是一个残破、荒凉,遍布着游魂和幻像的地方。
  在他生前死后,或死后的生前,通过(未必是他的视角)一场又一场对话,一段又一段回忆,佩德罗·巴拉莫的面貌总算慢慢浮现。他是半月庄的大地主,有钱有势,随意杀人,任性奸淫,生下无数的私生子,又买通官府,包养律师,以洗刷一桩又一桩的罪行。
  但恶棍也有软肋,那就是佩德罗·巴拉莫少年时代暗恋的苏珊娜·圣胡安。她长大后嫁给别人,很快成了寡妇,回到娘家,又被乱伦的父亲霸占。佩德罗·巴拉莫杀其父,娶她回家,爱人却死于疯狂。佩德罗·巴拉莫从此万念俱灰,这个活死人只想报复社会,索性荒废了村庄,自己也死于赶驴人的刀下。

两场战争


  两场战争定义了鲁尔福的人生和作品,一场是1910年到1920年的墨西哥革命,另一场是1926年到1929年的基督战争。
  在大革命当中的1917年5月16日,胡安·鲁尔福生于墨西哥西部哈利斯科州一个名叫阿普尔科的村庄。战争和不可调和的政治斗争摧毁了他的童年。
  中文的拉美文学史普遍认为,鲁尔福的父亲是病死的或“谢世”。但他实际上死于谋杀。
  那是鲁尔福六岁生日刚过了两个礼拜,村长的儿子瓜达卢佩·纳瓦·帕拉西奥斯因为一件很小的邻里纠纷,便从背后开枪,杀死了他父亲。凶手受到了村里的保护,从未被捕,几十年后得以终老。
  1927年,鲁尔福的母亲也去世了。暴力和家庭的不幸让他的童年变得支离破碎。在那样的岁月,这又有什么奇怪的呢?中国学者李德恩在所著的《墨西哥文学》一书中甚至说,自打祖上1790年从西班牙移民而来,“鲁尔福家族的人都被人暗杀,没有一个人活过33岁”。
  基督战争1926年爆发时,鲁尔福就读的教会学校关闭,神父逃亡,临走前把藏书留给了他。这神父一贯自称审查员,拿一份禁书目录,代表教会到别人家去翻书,喜欢的就予以抄没,于是通过巧取豪夺,弄到了很多书,尤其是各种“诲淫诲盗”的作品,如大仲马、雨果的书,以及强盗特平、野牛比尔和酋长坐牛的传奇故事。
  就这样,街上子弹横飞,家家关门闭户的时候,十岁的鲁尔福窝在房间里,疯狂地读书,由此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启蒙。
  不死的游魂也与强烈的民间传统有关。三联书店1957年出版的派克斯著《墨西哥史》记载,革命领袖萨帕塔牺牲后“成为一个传说。他曾经有一时被认为是莫瑞洛斯最好的骑手,人们相信他现在还在山上骑着他的黑马,长生不死,所向无敌,在任何时间,南方的农民需要他的帮助之时,他会再出来帮助他们”。
  在死亡阴影的笼罩下,1927年,鲁尔福到瓜达拉哈拉上孤儿院,非常孤独,非常悲伤。1933年,他入读圣伊尔德丰索学院,毕业后进入内政部,担任档案分类员,并有机会到各地旅行。1942年,他开始在雜志上发表短篇小说。
  1955年,他出版了不朽的《佩德罗·巴拉莫》。

三本书


  《佩德罗·巴拉莫》很短。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曾以《人鬼之间》为名,出过一个单行本,只有155页。译林社的新版(仍然是屠孟超的译本),也没超过200页。
  《烈火平原》(另译《平原上的火焰》或《燃烧的原野》)长度也差不多,收入了17个短篇小说,短则三四页,长的也不过十来页,以革命后的墨西哥乡村为背景,同样讲述了孤独、暴力、死亡、荒凉和绝望的故事。
  他还有几个很短的、为电影写的故事,比如《金鸡》(后来由墨西哥大作家卡洛斯·富恩特斯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等人改编成了剧本),也曾结集为《金鸡和其他电影故事》付梓。
  他的作品只有这些了。
  可就是这些文字,在拉美文学史上却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读胡安·鲁尔福的小说,就仿佛回忆我们自己的死亡。”墨西哥著名作家富恩特斯说,“把死亡视为生命的一部分摆在眼前并作为起点时,鲁尔福便强有力地促进了一种西班牙语现代小说——即开放的、未完成的小说——的创作。”   加西亚·马尔克斯尤其大为受益。写完前五本书后,他遇到了创作上的瓶颈,不知道怎么写了。改变人生的命运的事发生在1961年。
  那一年的7月2日,海明威饮弹自尽,加西亚·马尔克斯同一天来到墨西哥。侨居在此的哥伦比亚作家阿尔瓦罗·穆蒂斯提着一捆书来看他,并从中抽出一本又小又薄的,大笑着说:“看看这本东西吧,有你学的!”
  这就是《佩德罗·巴拉莫》。
  “那天夜里,我读完了第二遍才躺下睡觉。”加西亚·马尔克斯后来回忆,自从学生时代读到卡夫卡的《变形记》以来,他还从未这么激动过。第二天他又读了《烈火平原》,同样惊讶不已。后来,他常对人说,他能背诵《佩德罗·巴拉莫》全书,“且能倒背,不出大错”。
  鲁尔福为加西亚·马尔克斯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让他看到了文学创作的另一种可能,并从中收获了写作的灵感。1967年,《百年孤独》问世。
  鲁尔福的影响在这本书中清晰可见:死亡、幽灵、暴力、非线性叙事、像苏珊娜·圣胡安出场时总有的雨水一样纠缠着梅梅的黄蝴蝶,但也许最明显的,还是那个大名鼎鼎的开头。当你在《佩德罗·巴拉莫》中读到下面这句话时,想必会莞尔一笑吧:“雷德里亚神父很多年后将会回忆起那个夜晚的情景。在那天夜里,硬邦邦的床使他难以入睡,迫使他走出家门。米盖尔·巴拉莫就是在那晚死去的。”

无比高明,依然现代


  《佩德罗·巴拉莫》是拉美文学的里程碑,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奠基石。
  人鬼不分,生死无界。活人和死人对话,死人和死人对话,死了的人活着时和活着时死了的人对话,死了的人活着时互相对话。对话连着对话,独白穿插着梦呓,打断时间顺序却不交待时间,说出行为却不评判行为。没有“客观”的描写,全是人的感觉和印象,一切都要读者介入,自行重组、连缀和判别。七万三千四百字的篇幅,生生写出了几百万字的丰富。
  自《佩德罗·巴拉莫》之后,鲁尔福再也没有发表过小说新作。(他讨厌《金雞》,认为它是个糟糕的故事和剧本。)“确实,他甘于寂寞已经有30年了”。他的乌拉圭好友胡安·卡洛斯·奥内蒂当年说,“他知道自己完成了文学使命。他是一个正直的人,尊重自己已经无力创作的事实。这对有些人来说,是个良好的榜样,他们白白增加印刷机的负担,却装得若无其事。”
  虽然早早封笔,鲁尔福的影响却与日俱增,很多名作家,如德国的京特·格拉斯、美国的苏珊·桑塔格、中国的阎连科,都是他的推崇者。而在去世35年后,鲁尔福作品的再版、翻译,以及衍生的各类解读和分析,仍然方兴未艾。
  无论如何,《佩德罗·巴拉莫》还是那样现代,还是那样迷人,吸引着我们一读,再读。
  也许,多年以后,加西亚·马尔克斯又一次翻开这本书,准会想起阿尔瓦罗·穆蒂斯带他第一次见识了《佩德罗·巴拉莫》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这不完全是戏仿:重读鲁尔福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确像当年那样感到无比惊讶。
  鲁尔福“的作品不过三百页,”他说,“但是它几乎和我们知道的索福克勒斯的作品一样浩瀚,我相信也会一样经久不衰。”
其他文献
美国迈阿密举办的巴塞尔艺术展上,意大利艺术家莫瑞吉奥·卡特兰用胶布把一根香蕉粘在墙上作为展品,命名为《喜剧演员》,售价12万美元。颇具喜剧效果的是,还真有人掏钱购买,很快就卖出了两版,但随后展出的第三版香蕉被一个看不过眼的行为艺术家扯下来吃掉了,导致展会须加派警力,看护更换后的香蕉。  这件事情的好玩之处,是观众对同一样东西的共鸣点各异。花12万美元买香蕉的人认为这是一个很新颖的创意,买下香蕉,自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世界各国的农业面临着严峻形势,一些国家为优先保障本国粮食安全,实施粮食出口禁令。一时间,粮食市场上“粮荒”相关信息和谣言剧增。在此背景下,农业农村部及时发布指导信息:中国粮食储备充足,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的水平,特别是两大口粮,小麦和稻谷库存,大体相当于全国人民一年的消费量,因而不必抢购囤积。  我们应对国际粮食市场
6月7日,数千民众躺在美国白宫附近的“黑人的命也是命广场”进行抗议。6月5日,华盛顿市长缪里尔·鲍泽下令,在华盛顿位于白宫前的16街路段用醒目的黄色油漆涂写上巨大的英文单词BLACK LIVESMATTER,并将该路段命名为“黑人的命也是命广场”。  进入6月的第二周,因非洲裔公民弗洛伊德之死而蔓延全美的动荡局势逐渐回归大规模和平示威。与此同时,抗议美国总统特朗普种族主义言行的游行在世界各地的美国
减税降费是每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今年的全国两会也不例外。  根据发布的2018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任务落实情况显示,2018年全年,共为企业和个人减税降费1.3万亿元。这意味着,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定下的1.1万亿元减税降费任务,已在当年年内超额完成。  目前,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减税降费被提到了突出位置。减税降费的根本目标是赋能中国经济增长,通过逆周期调节,确保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不
7月2日晚间,江苏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官网发布《情况通报》,称江苏赛麟汽车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法定代表人王晓麟等因涉嫌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司巨额资金等问题,已被正式刑事立案。  目前,赛麟汽车已被查封关停,千余名员工被迫辞职。仅一年多,这家以“新能源汽车”“超跑”为标签的新势力造车企业,已经濒临崩盘。  王晓麟自年初飞往美国后,至今仍以买不到机票为由留在疫情肆虐但可以“暂时避风
“你们想我了吗?”当地时间2021年2月28日,特朗普在离开白宫一个多月后首次发表公开讲话。面对台下持久的掌声和欢呼,身份已经转化为美国前总统的特朗普明确表示,将考虑在2024年再次参选美国总统,称“在第三次选举中击败他们(民主党)”。  在当天举行的保守派政治行动大会上,特朗普没有直接攻击如今共和党最重要的领导人、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自1月6日特朗普支持者冲入国会山以来,麦康奈尔三次
去附近的大青山,看望久已不见的秋天的树木。  夏天来的时候,这里风起云涌,气象万千,树木浩浩荡荡,在風中发出呐喊。今天再去,一切都变得开阔寂静,色彩分明。地上除了厚厚的松针、遍洒的松果、鸟粪,更多的是踩上去窸窣有声的落叶。一只俊美的喜鹊,踏着松软的落叶跳跃着向前。阳光透过清癯的枝干洒落下来,喜鹊额头一小片白色的羽毛,宛若耀眼的宝石,在秋天微凉的风里光芒闪烁。  夏天枯死的树木,被就地砍下做成木凳,
只要在镜头里,人物身上最幽微的细节都能抓住,老四有这个本事。网上刚刚放出一段短视频,他和乔杉、彭昱畅合作,为某个刚上映的电影造势,网友们议论:“就跟没演似的”,“演技不输专业演员”。老四演的大堂经理,在他抖音、快手的账号上有一个系列,和被老公宠着的“大玲子”、在丈母娘家总被对比的担儿挑“小涛”“大丰”、勤劳辛苦的单亲家政女工春娟、着急孩子学习的魏思彤妈妈等几十个人物一起,生活在那个被老四创造出来的
当地时间4月9日,英国白金汉宫发表声明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去世,享年99岁。  白金汉宫声明写道:“万分悲痛,女王陛下宣布,她深爱的丈夫——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殿下逝世。殿下今天上午在温莎城堡安详离世。”英国首相约翰逊4月9日在唐宁街10号就菲利普亲王逝世发表讲话,宣布“菲利普亲王赢得了几代人的爱戴,今天我们与女王一起哀悼”。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及包括习近平夫妇在内的多国领
“奶茶一代”是个听起来颇有趣味的选题,作为咖啡党的我人生第一次下单点了喜茶,尝试去理解“每天喝一杯奶茶”的人究竟是什么心理。  奶茶企业的上游是靠天吃饭的原料和农产品,下游又接触着最广泛的消费者群体,他们带着灵活性和服务感。“沪上阿姨”创始人单卫钧长相憨厚,个性亲切,很多参会者跟他要联系方式,仿佛误入追星现场。  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网红产品”的诞生没有那么简单,因为无论是消费者和制造者都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