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例小儿复杂性热性惊厥的临床诊治体会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45724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紧急症状,以婴幼儿期最为多见,9个月-20个月为发病高峰【1】。热性惊厥主要由各种感染性疾病引起,其中以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2】。其不仅可致神经系统损伤,影响脑功能,出现脑瘫、智力低下、癫痫等后遗症,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3】。根据患儿的临床经过及特点,将热性惊厥分为单纯性热性惊厥和复杂性热性惊厥,因复杂性热性惊厥临床经过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延误了早期及时的处理,可导致严重后果。因此,针对复杂性热性惊厥的患儿,能早期正确诊断和及时处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4】。本文对我院曾诊治的12例复杂性热性惊厥的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以科学地指导临床,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引入本文研究的12例研究对象为我院曾成功诊治的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男患儿7例,女患儿5例;7例为早产儿出生,5例足月儿出生,年龄6个月-3岁,平均(18.89±10.47)个月;其中9例父母双方至少有一方有热性惊厥家族史;8例小兒合并有上呼吸道感染,2例小儿伴有出诊性疾病,1例小儿伴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1例小儿伴有肠道感染性疾病;所有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均>39℃)及不同类型癫痫发作(如失神发作、持续或间断性肌阵挛);24小时内惊厥发作仅1次者3例,9例24小时内惊厥反复发作(2-4次);每次惊厥发作时间数秒至15min不等,平均(5.54±3.27)min。所有小儿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等检查,排除颅内感染和颅内其他疾病引起的急性惊厥。
  2 热性惊厥的诱因
  经过头颅CT、脑脊液、血生化、三大常规检查,并结合小儿自身的临床表现、家族史、过敏史及病史特点在排除颅内异常所致的急性惊厥的基础上,此12例小儿分别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8例(占66.67%),过敏性皮疹2例(占16.67%),急性化脓性中耳炎1例(占8.33%),急性肠炎1例(占8.33%)。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在所致小儿热性惊厥疾病中占主导,为首要致病原因。本研究中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热性惊厥的比率为66.67%,较之文献报道的70%【5】以上有明显差异,这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过少有关。
  3 复杂性热性惊厥的临床表现特点
  小儿均出现高热症状,体温>39℃;惊厥症状发生于疾病初期时的体温骤升期;惊厥多呈局灶行发作; 24小时内惊厥可反复发作(大多≥2次),整个疾病期累计发作惊厥次数可达5次以上;每次惊厥发作时间多可持续15分钟以上;较之单纯性热性惊厥更易诱发癫痫发作(对此类复杂性热性惊厥的小儿,如脑电图检查中出现新的痫性波发放,提示可能有癫痫发生的危险性)【6】。
  4 复杂性热性惊厥的治疗
  在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止惊、降温及对症支持治疗为原则。针对惊厥持续发作的小儿,应将患儿置于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避免小儿自身伤害行为发生。迅速静脉缓慢注入地西泮0.2-0.5mg/kg(对血管不宜穿刺的小儿也可采用0.5mg/kg地西泮进行灌肠),若20-30分钟无好转可重复静脉注入或灌肠1次。若小儿惊厥反复发作或惊厥呈持续状态,在地西泮控制惊厥症状后,还应给予1次负荷量的苯巴比妥钠10-12mg/kg,后续以每日3-6 mg/kg苯巴比妥钠维持量口服(为回避镇静药物所致的呼吸抑制,应做好相应急救准备)。同时,采用冷水擦浴、头部冰帽、冷盐水灌肠等方式行物理降温,必要时可酌情给予解热药物。针对此类复杂性热性惊厥小儿,为防治其复发,目前国内外学者多主张病愈后常规使用抗癫痫药物,其预防用药方式包括(1)间歇短程服药和发热立即服药至发热基础疾病痊愈:地西泮0.6-0.8 mg/kg·d口服,首次剂量最大至0.5 mg/kg,以尽快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如进行的是地西泮灌肠,0.2-0.45 mg/kg的药物剂量可在灌肠后20分钟达到治疗浓度,7 mg/kg的药物剂量则仅需3-5分钟即可达到治疗浓度。(2)长期连续用药:苯巴比妥钠4-5 mg/kg·d口服,2次/天或冰须算那20-30mg/kg·d口服。3次/天,小儿维持用药2年,停药时药物应逐步减量直至完全停药,停药时间多需半年。
  5 转归
  本文的12例复杂性热性惊厥的患儿,均于疾病早期及时入院,医生根据病史及检查结果明确诊断,早期及时地给予急救处理和相应对症治疗,患儿预后良好,无不良并发症和后果发生。
  6 小结
  小儿大脑发育尚未成熟,热性惊厥所致小儿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且复杂性热性惊厥往往缺乏特征性,临床诊断困难,处理延迟是导致小儿死亡的主要原因【4】。因此,是否能及时发现并做出诊断后给予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的关键。本资料结果显示,惊厥的发生主要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以伴有家族史的发病明显。所有在采集病史时注意病史收集,以协助诊断。
  总之,了解小儿复杂性热性惊厥的特点,以利于医务人员有目的地监测病情变化,及时作出诊断,针对症状和病因治疗,从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 Sanchez RM,Jensen FE.Maturational aspects of epilepsy mechanisms and consequences for the immature brain[J].Epilepsia,2001,42(5):577-585.
  [2] 张惊悸,魏克伦,薛辛东.新生儿急救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35-636.
  [3] Lombroso CT.Neonatal seizures:gaps between the laboratory and the clinic[J].Epilepsia,2007,48(Suppl 2):83-106.
  [4] 郭春来,李晓薇.新生儿惊厥42例临床分析及治疗[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48-49
  [5] 吴希如,林庆.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47-367.
  [6]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1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家庭访视开展产妇产褥期健康教育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方法:回顾我站2005年12月~20010-年12月143例产妇家庭访视情况。结果:143名产妇中对产后保健知识及新生儿喂养护理知识有需求的占95.04%,产妇疾患占36.88%。结论:产后访视是宣传妇幼保健知识的大好时机,及时发现和处理产妇出现的问题,使产妇安全的度过产褥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关键词】 产妇;家庭;访视
锁骨远端骨折约占锁骨骨折的10%[1],一般为直接暴力所致,尤其是伴喙锁韧带断裂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使锁骨得到解剖复位,重建喙锁韧带,恢复肩锁关节的持续稳定。我院自2006年6月—2009年6月,共收治锁骨远端骨折病例81例,其中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62例,患者复诊发现钢板断裂2例。经积极的处理,均获得功能恢复。  1临床资料  1. 1一般资料本组62例,男40例,女12例,年龄18-66岁,平
以前甲状腺癌(简称甲癌)并不常见,发现的病例也有地域限制,但近年来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研究发现,在治疗甲癌过程中通过测量血清中甲状腺球蛋白(Tg)的水平,及其对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对高危妊娠妇女进行监护所需要掌握的内容以及管理效果的观察。方法:及时掌握高危妊娠妇女的不同时间的各种情况,并将所掌握的情况及时告知医生。结果:由于护理人员对高危妊娠妊娠妇女进行了合理的护理管理,有效地控制了孕妇的危险因素,提高了本院产科的生产质量,胎儿发育良好,母婴的安全和健康得到了保证。结论:对高危妊娠妇女实施有效、合理地管理能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