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巴故事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300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珞巴!”
  越野车猛刹车,干燥的峡谷里卷起大片尘土,遮掩了前方那两个小小的身影。我们跳下车来,冲进尘土里。
  这是2012年的夏天,我们在从隆子县城通向斗玉珞巴民族乡的途中,这是我们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前来交易的“境外”珞巴人。
  两个人,短发,被峡谷里干燥的风吹得睁不开眼。年长的那位系着紧细的绑腿,夹克里套着红色的长褂,球鞋上破洞处被女人仔细地缝补过。另一人背着上大下小的竹篓,竹带勾在额头上,年轻,手插在裤兜里,嘴唇干燥,破胶鞋。
  两人都挂着木鞘的腰刀。竹背篓里是几把木鞘短刀,一张完整的兽皮,整齐叠好,还能看见锋利的脚爪;此外还有一两只赤红的螃蟹,在小竹笼里早已困厄而死,外壳发脆。
  他们要去哪里?没有人会说他们的珞巴语,年长者伸出食指向前:“达卡坡!”他们徒步翻越雪山,前进的方向是隆子县的卡波村,那是伟大的城,是鞋、藏刀和衣服之城,是永恒的峡谷之风所推动之城。他们的兽皮和珞巴刀会在这里交换为希望。
  “达卡坡!”他们向前走,消失在峡谷的另一端,衣服单薄,小腿有力。
  他们依旧遵守和喜马拉雅山古老的约定,走在最高的商道上,年复一年。珞巴人说,天地原本是一体,直到天对地说:我们必须要分开,才能养育子女。于是一把长刀割开天地,只剩一条脐带相连,在吼叫声中,人类和虎的始祖诞生了。
其他文献
唐卡,是指盛行于藏区的画有  佛像、历史故事和天文历算、藏医图等,  可挂展于墙上的一种布绘卷轴画,  主要分勉唐、噶玛噶赤、钦则、勉萨、  吉乌冈巴等不同的流派和分支。  今年46岁的西藏当代唐卡绘画师  勉冲·罗布斯塔是  西藏传统绘画唐卡勉萨流派的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勉萨画派源流考  根据罗布斯塔的主要弟子、西藏一级唐卡画师贡觉杰提供给的资料表明,西藏唐卡勉萨派的创始人为追古·曲英嘉
客栈店主固炅林东  夜晚,南伊沟琼林村的林东接到了一个电话,号码显示是山南地区。信号不好,因为两边都是崇山峻岭,还下着大雨,隆子斗玉乡的珞巴族邮递员高发断断续续地说:“喂,林东,南边的珞巴族来交易了,你快来!”  于是林东离开自己在南伊沟深处的小客栈“珞巴族部落山庄”,连夜向隆子开。一路会经过朗县、加查到隆子,基本上沿着实际控制线北侧前进。雨越下越大,雅鲁藏布江的峡谷里云雾沸腾,看不清路。林东的车
生如夏花,以梦为马展气韵  师徒之缘,是一种非常难得的缘分。闽军是我首批特级教师带徒班的学员。12名学员中,她的大气、爽朗是最值得大家称道的,往往是人到哪儿,哪儿燃起一片激情。  与闽军相识,已有二十多年了。人纯净、气韵清、课品逸,是她留给我的最初印象。2001年4月,只有26岁的她,在浙江众多佼佼者中脱颖而出,被推选参加全国思想品德优质课评比。虽说之前她获得过不少规格较高的赛课奖项,但我还是隐隐
简介:《五百佛像集》是瑞士苏黎世大学民族学博物馆编著的文物图书。该书将藏传佛教的主要尊神的图像进行汇总,是图像与经典文献比较研究极为难得的案例。全书尊神总数在500尊以上,每位尊神的姿态、手印、所持的法器多严格依据经典而绘,还有不少组合尊神,所以本书学术价值极高。通常所能见到的大部分的藏传佛教尊神均可以在此书中找到。  推荐:佛教尊神的图像学研究的目的之一是借助身色、手印、持物、坐姿、坐骑等元素以
我又一次踏进八廓街。  这是我在西藏工作两年里的最后一次进入八廓街。湛蓝的天空下,大昭寺的金顶发出灿然的光彩,阳光依然温和的洒在我的身上,人群依然如河流缓缓波动。  一切,是如此熟悉。  西藏,多少满足了一部分有小资情调的人的矫情的需要。  天蓝、山高、寺庙多;  大地是匍匐的温床,雪山是膜拜的神灵;  晃晃悠悠、对高反还是惴惴之中的男女们,恍然间被镇住了心神,心无所系中,感觉自己圣洁得如同无瑕的
青藏公路是构成青藏高原历史与现实图景诸要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堪称青藏高原第三城的格尔木雄踞荒漠戈壁,半个世纪以前她是挺进西藏的桥头堡中转站,而如今,她却成功地转型为了集多种矿产资源,冶炼、交通等于一体的高原现代城。无可替代的战略、交通和资源优势,加上“汉,藏,蒙、回、哈萨克等多民族文化并且凝练出了自己独特的内涵,已经使得这座建城不过一甲子的高原移民城,之于青海、西藏甚至整个青藏高原的作用与日俱
【摘 要】清晰的探究活动主线索有利于处理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之间的关系,让探究活动沿着学生概念构建的进程逐步展开。通过对教科版五年级下册“马铃薯的沉浮”相关内容的研究,扫描教材设计中的结构问题,分析教材和学情的内在关系,可以梳理出基于概念发展的视角重构探究活动主线索,并以此设计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构建相关的核心概念。  【关键词】探究活动 主线索 概念 构建  科学教育的目标不是引导学生获得
身心灵的共振冯帅  千百年来,佛教徒们一直在用西藏颂钵轻柔而又悠长的声音来开始以及结束他们的冥想。西藏颂钵,远在西元前六百年的印度就被人们发现,并赋予各种神秘的传说。  西藏颂钵,又被称为喜马拉雅钵(Himalayabowl),源于炼制喜马拉雅山上天然矿石中的金、银、铜、铁、锡、铅、汞七种金属凿击而成,每个钵的音频和质地都是独一无二的。  喜马拉雅钵,原本是僧侣们当作食器用途的器具,慢慢有许多人拿
英国人进入森林——胶片与枪  什么是阿萨姆?  阿萨姆是红茶,甜腻、香浓,这就是一切了。很少有人会关心这是印度东部一片丘陵起伏的亚热带丛林,是印度的一个邦。  但珞巴族的命运却以阿萨姆的茶叶为伤口,发生了最悲惨的改变。珞巴族没有文字,记事的方式是通过老人回忆。无论是口述或者是史书,真相都无法隐藏。  1824年12月15日,缅甸帝国首都仰光最后的枪炮声终于沉寂下去,滑膛枪、开花大炮也不再向着围攻大
已有的研究探明,在青藏高原,藏药用植物共有191科682属,2896种;药用菌类43科180属,180种;矿物药材70余种;植物、矿物、动物等天然药用资源总计3125种,其中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品种约占60%以上。  以米林为中心的雅鲁藏布江两岸,气候从暖温带到高寒带,生物多样性丰富。在这海拔2500~5000米一带的高山、裸岩、灌木丛地带,生长着数百种珍贵药材,如虫草、西藏延龄草、胡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