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差异性调控水稻根际nirK/nirS型反硝化菌组成与丰度

来源 :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sea0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磷作为一种重要的生命元素,对反硝化微生物的活性和功能有重要影响.反硝化功能基因nir K和nir S是编码亚硝酸还原酶的两种同工酶基因,但是,磷对具有同种功能的nir K和nir S型反硝化菌的调控是否存在差异尚不十分清楚.本文采集严重缺磷红壤性水稻土设置水稻盆栽试验,通过外源添加磷肥设置对照(CK,P:0 mg·kg-1),低磷(P1,P:15 mg·kg-1),高磷(P2,P:30 mg·kg-1)这3个磷添加水平,研究不同磷水平对水稻亚硝酸还原酶基因的组成与丰度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在长期缺磷土壤上施用磷肥对含亚硝酸还原酶基因nir K和nir S的细菌种群的调控作用有明显差异.不管是根际还是非根际土,含nir S的微生物种群均对施磷水平表现敏感,尤其是高磷(P2)水平,施磷可导致nir S丰度提高2~3倍,同时显著改变nir S型反硝化微生物的组成结构.相比之下,施磷后含nir K基因的微生物组成结构和丰度变异较小.与非根际土壤相比,高磷水平条件下根际土中nir S的基因拷贝数和群落结构均发生了显著变化,缺磷和低磷条件下水稻生长只引起根际土nir S种群组成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但其丰度与非根际无显著差异.但不同磷水平条件下nir K的基因丰度和组成结构在根际和非根际土之间几乎无显著变化.综上所述,在严重缺磷水稻土中加施磷肥会显著提高水稻根际和非根际土中nir K和nir S型反硝化菌数量,并改变其种群组成结构,且nir S比nir K型种群响应更敏感.不同磷水平条件下的水稻根系生长均显著改变了根际土壤中nir K和nir S种群组成结构,但除了在高磷水平条件下显著增加了nir S丰度外,对nir K和nir S丰度均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深入探究施肥对土壤反硝化过程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民法典的颁布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带来了新机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评价标准主要有三个方面,即社会矛盾是否依法得到解决、党和政府以及基层社会组织是否依法解决纠纷、群众在日常活动中是否具有法治意识。文章从评价标准出发分析,目前我国基层治理存在着基层纠纷复杂化、基层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基层群众法治意识淡薄等问题,由此提出构建“三治”结合的体系、提高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培育法治意识和民主思想
一、选题背景(一)选题缘由"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高中数学教学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由此可见,教师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过程中要创设让学生经历知识、方法发现的过程,创设知识证明、应用的问题情境,学生在此情境中能得到思维的
期刊
幼小衔接不仅是幼儿园的任务,也是小学一年级的重要工作,很多大班毕业的幼儿在刚踏进小学时,会出现失眠、胃口不佳、情绪抗拒等种种身心不适应的问题。儿童初入学能否适应,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今后对学校生活的态度和情感,并影响其将来的学业成绩和社会成就。因此,幼儿园、小学、家庭应协同合作,帮助大班幼儿做好入学准备,消除过度焦虑。下面根据我园作为“江苏省首批幼小衔接实验区结对试点园”的实践经验,简述有效推
期刊
采用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用菌中总砷。取可食部分的食用菌粉碎均匀,采用微波消解对样品进行消解,将消解液于140℃赶酸至0.5 mL,用超纯水转移定容至25 mL。以硝酸钯(1 g/L)为基体改进剂,塞曼扣背景,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总砷。方法检出限为0.4μg/L,线性范围为0~30μg/L,线性相关系数(r)大于0.998,采用精密度考察方法重现性,不同浓度水平的相对标准偏差R
目的 评估常州地区脊髓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SMN1)缺失的携带率及筛查效率。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对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5302例育龄妇女进行SMN1基因E7和E8的拷贝数检测。结果 113例育龄妇女SMN1基因存在杂合缺失(113/5302,2.13%),其中87例E7和E8同时缺失(87/5302,1.64%),2
众所周知,我国的幅员辽阔,各地区之间的教学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与此同时,随着新课改进程的进一步推进,以及原有教学模式的滞后性,导致校本课程开发应运而生。在具体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既要考虑本校的实际状况,又要结合个人的教学特点,并充分运用本校提供的各种策略,开展相应的校本课程教学,最终达到提升数学教学水平的目的。本文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因、意义、原则以及策略四方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