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Clara细胞蛋白浓度与重型颅脑创伤并发急性肺损伤的相关分析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419413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揭示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血浆Clara细胞蛋白浓度,探讨其对并发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112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用ELISA法检测血浆Clara细胞蛋白浓度,统计分析其与并发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性.结果 重型颅脑创伤并发急性肺损伤36例(32.1%),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4例(12.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Clara细胞蛋白浓度是并发急性肺损伤(Or=1.352,95% CI=1.121 ~3.457,P<0.01)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Or =1.442,95% CI =1.139~3.782,P<0.01)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Clara细胞蛋白浓度预测并发急性肺损伤(曲线下面积=0.847,95% CI =0.782~0.909,P<0.01)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曲线下面积=0.856,95% CI=0.791 ~0.917,P<0.01)有显著预测价值,判定血浆Clara细胞蛋白浓度大于26.6 ng/ml,对预测并发急性肺损伤有83.3%的灵敏度和76.3%的特异度,判定血浆Clara细胞蛋白浓度大于27.4 ng/ml,对预测重型颅脑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78.6%的灵敏度和83.7%的特异度.结论 血浆Clara细胞蛋白浓度能较好地预测重型颅脑创伤并发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其他文献
原发性颅内硬膜外脑膜瘤(primary intracranial extradural meningiomas,PIEMs)指原发于颅内硬脑膜外腔的脑膜瘤,包括原发于硬脑膜外层向硬脑膜外腔生长的脑膜瘤或颅骨脑膜瘤突破内板向硬膜外腔发展者,但未侵犯硬膜下腔及其结构[1-3].颅内脑膜瘤硬膜外发展与远距离转移不包括在内.PIEMs起源于硬脑膜外层[4-6],或来自颅骨板障或内板,侵入硬膜下腔生长[1,
期刊
我们于2011年5月至2014年4月共行7例急性期前额骨凹陷性、粉碎性骨折整复、前颅底重建、脑脊液漏修补术,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组内共7例,年龄23~47岁,平均年龄36岁.男5例,女2例.车祸6例,坠落伤1例.神清5例,昏迷2例.合并前额部开放性创口4例,合并视神经损伤2例,合并脑脊液鼻漏7例。
期刊
由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脑电图与神经电生理学分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承办的第三届“癫痫-神经生理北京峰会”将于2014年9月13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行。
期刊
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病死率和致残率位居各类创伤之首,是青壮年人群第一死亡和致残病因.TBI继发性损伤病理过程极为复杂,有多种机制参与,并且相互影响[1].至今尚无一种TBI神经保护药物获得循证医学一级证据.近30多年研究表明黄体酮(progesterone,PROG)不仅是性激素,还是一种在中枢神经系统能自身合成,有自身受体的神经活性甾体,对中枢和周围神
期刊
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8例,其中长期口服抗凝药手术患者46例.经过临床实践分析,现对长期口服抗凝药物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男26例,女20例,年龄46~81岁,平均年龄55.6岁,60岁以上31例,占67.4%.就诊时间为起病1~6h,平均4.6h.均有高血压病史,均长期口服抗凝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预防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1
期刊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规范化治疗培训班”定于2014年10月24~27日在山东省临沂市召开。培训班将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游潮教授主持,山东大学附属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重症医学科主任刘振川教授全程主讲脑出血的早期及围手术期的管理、不同部位壳核、丘脑、脑叶、脑室、小脑、脑干、硬膜下、硬膜外血肿的微创治疗方法学及并发症合并症的防治、颅内压的监测等;并邀请相关专家讲授神经重症医学
期刊
目的 探讨小脑脑桥角区肿瘤术后面神经离断患者行面神经吻合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小脑脑桥角区肿瘤术后面神经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House-Brackmann(H-B)评分法进行面神经功能评估,采用面神经端-端吻合和面-舌下神经吻合的手术方法.结果 7例均随访,随访时间1 ~ 48个月,平均23个月,1例随访时间较短,尚无法评估面神经功能,有效5例,无效1例,其中面神经恢复至H-BⅡ
一、骨折分型和手术适应证胸腰椎骨折为脊柱创伤的常见类型.在美国70%以上的脊柱骨折累及胸腰椎[1].全世界每年脊柱骨折的病患可达500万人左右[2-3].特别是胸腰椎交界处,尤其易发生创伤骨折.此外,腰椎的高度前弓、腰椎关节的矢状面结构,也决定了腰椎为脊柱创伤的高发区.虽然在临床上颇为常见,但其治疗方式及手术适应证尚存争议,何时应选用保守或手术治疗?哪一种手术入路为最佳方案?是否需要直接手术减压?
期刊
神经内镜技术自上世纪80年代被广泛应用到神经外科领域,经过30年的发展已相对成熟.目前神经内镜已经能够像“显微镜”一样,单独做为照明和观察工具,术者在神经内镜下进行神经外科操作,神经内镜如同“手持显微镜”[1-3].我科自2013年3月至12月应用神经内镜技术清除高血压脑出血1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手术结果报告如下,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期刊
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主办、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电生理术中监测专家委员会协办的第六届全国神经电生理术中监测技术培训班拟定于2014年8月15—19日在北京举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