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来源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ryli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户外活动作为幼儿体育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具有与其它体育活动形式相同的目的与任务,就是促进幼儿生长教育,增强幼儿体质。幼儿在户外进行体育活动,不仅能有效地锻炼身体,而且能更直接接收阳光、新鲜空气、水分等自然因素的刺激。这对于幼儿骨骼的发育以及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健康尤为重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一、现状分析
  在当今家庭育儿方式上存在着一些重智育轻体育、重保育轻锻炼的现象。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个个宝贝,因而造成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溺爱,随之而来的就是孩子物质生活上去了,但身体素质却下降了。而在幼儿园的实际工作中,常常偏重有形的、使用运动器械的活动,形式上热热闹闹,但运动质量却不高。有的老师认为户外体育活动的场地大,活动不好组织;有的老师以体育活动中孩子容易碰撞、发生安全事故为由,很少组织幼儿体育活动。因此,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常常流于形式,停留在计划上,而真正的实际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却得不到保证。调查显示,近几年来,我国少儿体质呈现持续下降趋势,最典型的就是肥胖和近视。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诸多活泼好动的孩子们丧失体育运动的兴趣、没有养成健身锻炼的习惯呢?“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受“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等观念的影响,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就热衷于给他们报各类兴趣班,而这些兴趣班多是绘画、英语、钢琴、奥数等坐着不动的活动。孩子们上学后,随着学习任务加重,运动时间更少了,“喜静不喜动”渐渐成为一种习惯。
  二、策略研究
  1.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首先根据目标选择。选择的体育器材绝对不能带有盲目性,要根据目标选择器材,通过使用器材达到锻炼目的并完成目标。如内容为练习投掷动作,教师选择内容有沙包、流星球、飞盘等等,通过科学合理、系统的安排,达到锻炼的效果。其次根据材料特征选择。幼儿习惯选择轻便、灵巧、既能一物多玩又能满足其多种多样需要的材料;再次是根据幼儿的年龄差异选择。为小班应多提供一些能促进其平衡、走、跑能力发展的活动材料;为中班提供能促进其身体协调发展的,发展钻、爬动作能力的活动材料;给大班幼儿我们提供的则是动作技能高、能满足幼儿一物多玩的需要、能促进综合素质提高,发展追逐、躲闪技能,运动强度较大的活动材料。
  新颖、独特的活动器材是促使幼儿积极、主动投入活动的重要因素。我们除了提供幼儿园购置的一些体育器械外,还和家长一起收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经过清洗、加工,做成孩子们喜爱的活动器材。例如:我们用饮料瓶制作投掷用的“手榴弹”,用铁丝制作了会滚动的铁环,用易拉罐制作了练习平衡能力及训练幼儿胆量的“梅花桩”等。毛线编织成的软飞盘、流星球;旧报纸卷的纸棒、揉成的纸球;塑料绳制作的毽子、编织的编网抛球;雪碧瓶做成的保龄球、拉上松紧带就成了跨栏;旧手套缝上毛刺,就能给幼儿互相抛接毛线球等等。经常更新这些材料,可以保证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也让孩子们有了更多自由选择活动器械的机会,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综合体育能力的发展。
  2.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活动的前提,对于幼儿来说,更是如此。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往往会产生自发性的学习和探索行为。选择活动内容,我认为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兴趣。如:小班的幼儿对球较感兴趣,因此我为他们选择了“熊猫滚球”“拖小猪”“我和球儿来赛跑”等游戏,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加活动。又如,我为中班幼儿选择了“猫捉老鼠”“狼捉小兔”等游戏,大班幼儿活动能力较强,对竞赛游戏非常喜爱,因此我就为他们安排了“袋鼠送信”“翻山越岭”等游戏,满足他们的兴趣。
  3.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的关注点不只是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某种动作技能的增长,还要关注幼儿是否能够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并通过游戏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因此,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很重要。
  教师在每次户外活动前,先向幼儿解说本次活动的目的和要求,让幼儿了解活动中他们必须遵守的规则,以及违反规则的后果。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严格遵守规则,长此以往,形成了习惯,幼儿有章可循,自然就不去违规了。这样,就避免了游戏过程中因幼儿违反规则而秩序混乱的情况发生。
  实践中,我发现幼儿在游戏时不喜欢重复单一地听规则,你们应该怎样做,不能做什么,而是喜欢有情节、游戏化、多样化的讲解。因此,如何运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方法来组织活动显得尤为重要。经过不断的反思和学习,我们尝试以儿歌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掌握活动规则。例如:滑滑梯是小朋友最喜欢的一项活动,玩起来他们会非常投入而忘记规则,于是我引导孩子们编儿歌“滑滑梯真好玩,排好队慢慢上,你先我后不拥挤,我们玩得真快乐!”幼儿通过朗诵儿歌,很快记住了规则。这一形式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也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4.加强户外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幼儿喜欢户外活动,能够让他们真正的放松,充分表现自我,但在户外活动中,需要教师有很强的目标意识,足够的指导能力,才能保证幼儿在安全的基础上,玩得快乐。
  在活动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不仅是引导者,更是富有童心的游戏伙伴。对于胆小、不爱动的孩子,或动作缓慢的孩子,应该鼓励或带动他们一起活动,对于需要帮助的孩子,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例如:孩子在跨跳活动中,我们把“小河”的宽度设计得有宽有窄,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在宽的地方一跃而过,能力差的可以在窄的地方跨过而不会踌躇不前,让每个孩子都能通过“小河”,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户外场地活动范围较广,幼儿四处分散活动时,教师的视线不能顾及每个幼儿。因此,在活动前要尽可能预计到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活动前老师要向孩子交待活动的规则和有关安全事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调节幼儿运动负荷,体弱儿和流汗较多的幼儿要及时更换汗巾;教师要四处巡回走动,纠正幼儿危险动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必要的安全指导和安全教育。
  户外体育活动,不但对幼儿身体成长有着促进作用,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也具有极大的价值。教师应做个有心人,让孩子从狭小的空间走出来,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儿童,永远离不开群体。伙伴教育,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形式和力量,父母和教师无法取代,先进的数码产品也不能替换。具备“相同密码”的孩子们在一起互相学习、为伴,可以快速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幼儿园工作经验,认为可从五个方面帮助幼儿获得伙伴教育。  一、自我介绍——留下美好印象  每学期开学初,我都会请班里的小朋友登台进行自我介绍,重点是在家长的指导下,跟全班的孩子介绍自己的性格、
实验器材:  1. 4升的黏合剂  2. 长方形的容器(制砖用的模具)  3. 一个带有刻度、测体积用的测量容器  4. 记录纸  5. 20升的沙  6. 用于记录的铅笔  7. 标准秤  8. 两张一样的桌子  9. 中孔、小孔沙网各一个  实验提示:  制造的砖要有同样的尺寸。  实验方法:  用三种粗细不同的沙粒做三块砖,比较它们的结实程度。注意:制砖块时,要用相同的调制方法,相同种类和数
【摘要】小学数学学科的学习为今后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了解数学科目教学的现状和特点,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要教育教学任务,也是数学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优化;探索;转变;创造性;多媒体;生活化教学  一、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  农村小学,许多学生是留守儿童,老师如果没有在课堂上给学生们预留时间做练习的话,回家后,由于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