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视角下解读《今夜百乐门》小品的幽默效果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f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今夜百乐门》是一档新的热门节目,节目里的蒋易和张海宇的小品更是引发了大众的一致好评,本文从关联理论出发,以二人的小品《学不会驾校》为语料,解读其中幽默效果的产生。以期提高人们的幽默鉴赏能力和为对此类预料的研究提供探索。
  关键词:关联理论;言语幽默;小品
  作者简介:何昊泽(1992-),男,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方向。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02
  1.引言
  幽默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从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开始,人类就已经开始研究这种现象。多年以来,不同的学者纷纷从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解释分析幽默,到了近代,语言学家们从语言学角度,对于幽默的产生,尤其是言语幽默的产生,在格莱斯的合作原则的指导下,根据原则和次则的合作与违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86年,Sperber和Wilson提出了语用学领域的关联理论后,也对于研究和欣赏幽默,提供了新的视角。根据关联理论,人们理解话语时总是以话语间的最大关联(maximal relevance)为取向,每一个明示交际的交际行为都应该设想为其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optimal relevance), 通过寻找最佳关联来解决冲突,即幽默理解成功,当寻求最大关联失败时,冲突产生,即幽默理解失败。因此,本文以《今夜百乐门》中演员蒋易、张海宇的小品《包你会驾校》为语料,探究言语幽默是如何产生的。
  2.《包你会驾校》中的言语幽默
  《包你会驾校》是东方卫视的一档人气节目《今夜百乐门》的一个子单元小品。《今夜百乐门》由金星主持,每期都会有不同的子单元节目呈现给观众,其中,最吸引人眼球和人气最高的就是蒋易和张海宇二人表演的小品。小品《包你会驾校》讲述的是驾校学员薛不惠上路学习驾驶与教练员发生的一系列幽默搞笑的情节。
  幽默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笔者在本文中主要是根据幽默的产生媒介而把幽默分为言语幽默和非言语幽默。所谓非言语幽默,指的是利用肢体语言、表情、场景、背景音等效果产生的幽默如卓别林大师的默片电影《摩登时代》的。相对于非言语幽默而言,言语幽默,利用演员们的话语来达到幽默效果,又可以分为语言幽默和文化类幽默。言语幽默与特定语境中语用意义紧密相连,利用语言手段的变异可以取得幽默效果。(李军华,1996),这种变异可以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如语音、词汇和句法等层面。在人物对白之间(故意)出现理解错误,以及利用话语前后语体不和谐等等都可以取得幽默效果。以下的例子可以体现这种幽默:
  (1)蒋:姓什么?
  张:薛
  蒋:名字?
  张:叫布惠。
  蒋:薛布惠(学不会)呗?
  张:对,薛布惠(学不会)。(谐音词的使用)
  文化类幽默主要指利用文化因素产生的幽默。在言语社团内,会有一些特定的词汇、表达方式可以带来幽默的效果,而理解这种幽默的效果需要了解这些特定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不少幽默会话都包含文化因素,同时,文化因素也是跨文化幽默理解的主要困难之一。如下面的这个例子:
  (2)蒋向张展示了一张表示“小心牲畜”的路标
  蒋:这是什么?
  张:前方有畜生。
  蒋:前方有牲畜!(文化内涵)
  3.关联理论与幽默的产生
  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Ostensive-inferential process)。其中明示是针对说者而推理是针对听者而言的。在此过程中,说者提供的信息是最佳关联,而听者为了理解说者的话语必须寻求最大关联,以减少自己的加工努力。幽默产生于最佳关联与最大的关联的差异之中,为了弥补这个差异,听者必须付出额外的加工努力,这些额外的努力就是幽默产生的源泉(胡光明,2007)。
  在《包你会驾校》这个小品中,幽默的产生就是在最佳关联和最大的关联差异的弥补之中。在例(1)中,当蒋易问张海宇的名字时,根据关联理论;“任何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其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Sperber
其他文献
摘 要:伊迪丝·华顿在其经典作品《欢乐之家》中塑造了一个在物质与精神之间摇摆挣扎的女性人物——莉莉,她一方面渴望豪华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却又追求高尚的精神世界。本文分析莉莉所面对的困境、秉持的追求及其最终伦理选择,旨在呈现当时美国女性生存状态。  关键词:欢乐之家;莉莉;伦理选择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01  伊迪丝
作者简介:孙宏(1993-),女,汉族,安徽省合肥市人,黑龙江大学2015级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日本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01  引言: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唯美派文学大师,不论是早期官能的唯美主义文风还是移居关西后的古典回归,谷崎一直坚持小说创作。其文学作品不仅数量丰硕,且艺术造诣颇高,
期刊
摘 要:江户时代是日本文论发展成熟的后期,是对前期文论成果进行吸收消化的时期,也可以说是日本古代诗学的成熟期和总结期,其中的特点之一就是大量诗话的登场,日本诗话根源于中国诗话,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带有日本本土特色,拥有较高的美学价值。作者广濑淡窗是日本后期著名的汉学家,教育家,诗人,对日本的思想史,教育史和文学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诗学流派上,广濑淡窗以神韵说为中心阐述其诗学主张。本文从兴趣,冲淡清
摘 要:冲突在戏剧创作中显然是一个重要的元素,除了荒诞派戏剧、先锋派戏剧等戏剧流派,冲突在戏剧创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至少剧作家不会故意压抑冲突元素去表现戏剧性。但是田纳西·威廉斯的几部较有影响力的剧作,分明是运用了压抑冲突元素而去表现戏剧性。现在从这个视角来阐释他的《玻璃动物园》,企图寻觅剧作家在具体的对人的关注视野下,如何借助压抑冲突元素达到个人想要的戏剧性。  关键词:淡化;冲突;戏剧性 
摘 要:多丽丝·莱辛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她的第一部小说《野草在歌唱》受到了国内外评论界广泛的关注。研究主要集中在白人玛丽身上,而对黑人摩西的研究较少。本文将借助后殖民主义对摩西杀害其女主人的动机进行分析。  关键词:《野草在歌唱》;后殖民主义;动机  作者简介:王歆瑞,女,汉,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人,天津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白鲸》是一部非常著名的作品,其中不仅仅阐释了西方神话中的神韵,还涉及了一些人与自然界的一些情怀,全文都运用了大量的叙事写作手法,不仅让读者深深地感受到了文学作品所具有的魅力,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白鲸》这部作品。该部作品中不仅孕育了人类精神上的追求,更加肯定了主人公亚哈求毁灭式的生命和意识,也更加凸显了人类生存的意义。  关键词:《白鲸》;西方神话;原型分析  作者简介:杨雯(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