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d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算1998—2010年的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技术进步率,运用面板VAR 模型方法研究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技术进步与农民收入有长期协整关系,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技术进步对中西部地区的农民收入有推动作用,而对东部地区的农民收入有负影响,据此,提出合理利用技术进步提高农民收入的相关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VAR模型;技术进步;农民收入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3-0040-03
  农民增收一直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与重点,也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因素,更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但近年来农民增收缓慢,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已成为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严峻问题之一。本文的研究思路:首先,使用DEA方法测算1998—2010年的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技术进步率;第二,进行协整检验,检验技术进步和农民收入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第三,运用面板VAR 方法研究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的动态影响,据此提出合理利用技术进步提高农民收入的相关政策和建议。
  一、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文采用Coelli(1996)给出的数据包络分析专用程序DEAP 计算出1998—2009 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即技术进步率变化指数tfpch 情况[1]。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是衡量单位总投入的总产量的生产率指标。本文的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各要素(如资本和劳动等)投入之外的技术进步等导致的产出增加,是剔除要素投入贡献后所得到的残差。本文采用中国1997—2009 年中国东中西部的年度数据。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个省级行政区,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12个省级行政区。文中的农业总产出采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单位: 亿元)表示。资本投入采用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农业固定投资数据(单位: 亿元)。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投入采用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人数(单位: 万人/年)。东中西部的数据分别为东中西部各省区数据加和所得。以上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
  通过以上原始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专用程序DEAP,我们可以得到1998—2010年的技术进步率(见表1):
  二、实证方法和结果分析
  (一)实证方法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
  1.单位根检验。为了弥补各种单位根检验方法的局限性,本文进行了主要包括了ADF检验、DFGLS检验、PP检验等三种检验,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对于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技术进步率(tech)和农民收入(income)的单位根检验中,水平值检验几乎都接受了“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但一阶差分检验都显著地接受了“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由此可得,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tech)和农民收入(income)都是一阶单整序列。
  2.协整检验。在以上单位根的基础上,本文将用基于回归系数的JJ检验进行协整检验,以检验技术进步与农民收入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检验结果显著的拒绝了“不存在协整关系(none)”的假设,所以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技术进步率(tech)和农民收入(income)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3.面板VAR估计。面板VAR 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是面板矩估计( GMM),说明变量之间的回归关系;第二是误差项的方差分析,可以说明误差项的影响因素大小;第三是冲击反应图,可以通过动态的冲击反应图,观察各变量对冲击反应情况。本文主要是定量分析技术进步与农民收入的关系,所以主要讲前两部分。
  (1)面板矩估计。首先本文先消除模型包含的固定效应,本文借鉴使用提供程序包中的Helmert 过程处理,即前向均值差分。运用横截面上的均值差分去掉时间效应。此时GMM 方法可以得到系数的有效估计,结果(见表4):
  由上页表4可知以下结果:(1)中部和西部地区,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技术进步率的系数都为大于1的正值,并且都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在中西部地区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有显著的正影响。同时滞后二期的影响比滞后一期的系数大,说明技术进步对中西部地区的农民收入的影响是逐步增大的过程。(2)东部地区技术进步率滞后一期的系数为负值,表明在东部地区技术进步降低了农民收入。
  (2)面板方差分解。为了进一步观察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本文进行了10个预期和20个预期的方差分解,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技术进步和农民收入受自身因素的影响很大,都在85%以上;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的相互影响基本维持在10%左右;10个预期和20个预期的结果变化较小,说明10个预期之后变量对所有变量误差项解释保持非常稳定。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通过建立技术进步与农民收入的面板VAR模型,分地区检验与分析了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影响关系,得出结论如下:(1)东部,中部和西部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民收入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这说明在长期内,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有促进作用。(2)对于东部,中部地区来说,农业技术的进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性不大,农民不是农业技术进步最大的受益者。而对于西部地区来说,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产量增加可以大大提高农民收入。
  (二)政策建议
  技术进步虽然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对农民收入的增加很有限,如何能利用技术进步提高农民收入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1.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研究的投入力度,提高使用效率。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 [2]。大力培养创新力度,提高有效的创新平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业技术创新推广平台,充分调动广大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加大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完善农村基础教育设施,通过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再培训和农业技术下乡指导讲座等形式,提高农业生产者文化程度和农业生产技能。同时,加大对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
  3.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积极吸纳农业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城市从业人数的增加将进一步扩大农产品的市场需求。这将改变原有的农村自给性消费的农产品生产方式,进而提高农业从业者的收入水平。
  4.强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农业技术传播中的作用,以带技术、带资金、带项目为主要方式,下派到全国各个特色产业重点示范村,广泛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指导、技术培训、领办经济实体。
  参考文献:
  [1] 魏丹,闵锐,王雅鹏.粮食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基于中国分省数据的经验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0,(8):140-145.
  [2] 孙秋霞.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政策差异[J].商业研究,2010,(10):145-149.
  [3] 程秋莲.中国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5.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更好地培养经济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经济管理类专业实习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得到很大提升和完善。结合广东财经大学校内仿真综合实习的教学实践,分析校内仿真综合实习的运作过程和特色,从学生和教师角度探讨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可行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校内仿真实习;经管类人才;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6-0152-02  
期刊
摘 要:现阶段,苏北农村公共物品短缺已成为制约苏北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障碍,进行苏北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创新以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是苏北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根据目前苏北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现状和需求特征,应构建以政府供给为主体,政府导向和市场导向相结合,供给主体多元、筹资形式多元和利益表达多元的“一体多元”、“双导向”复合制度模式,完善苏北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提高供给效率,增加
期刊
摘 要:为了国家的教育一体化,民办学校也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民办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有自己的发展方针和目标,一部分民办本科高校已经在实行学分制管理。作为高校的老师、学生的服务者,发现在民办高校在实行学分制中有很的漏洞和不完善的制度,需要一步步地改进和提高,并希望找出适合民办高校的一套学分制管理体系。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分制;困境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
期刊
摘 要: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环境和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外语教学改革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从知识灌输型教学向应用能力培养型教学转变,使学生真正能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关键词: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6-0173-02  21世纪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经
期刊
摘 要:财务共享服务是企业控制风险、提升价值的重要途径,也是财务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中国电信广西公司积极推进财务共享服务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以它作为案例分析财务共享服务推行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对其他公司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会计核算;必要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6-0214-02  财务
期刊
摘 要:以三网融合环境为背景,在对黑龙江省内高校大学生阅读倾向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考虑高校图书馆所受到的冲击,提出定期开展阅读活动、构筑良好阅读环境、结合大学生需求提供特色学习服务、加强大学生信息检索技能培训、提升馆员职业素养等服务创新举措。  关键词:三网融合;图书馆;阅读倾向;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6-0238-02  “三
期刊
摘 要:资金管理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企业能否正确选择资金管理模式关系到企业集团整体效益的好坏,所以管理模式的正确运用对于企业尤为重要。“收支两条线”是企业资金管理的有效措施和实现资金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通过对企业集团资金管理中“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的探讨,分析其在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中的应用,以实现其对企业集团发展起到更加高效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企业集团;资金;管
期刊
摘 要:如果公司法定代表人违反公司章程规定以公司名义与他人订立担保合同,该合同效力为何?公司对外担保合同的相对人是否负有审查义务? 若是担保相对人有此项义务,那么应当审查什么,按照什么具体标准审查,违反义务又当如何?有学者认为,基于资本维持原则的要求和实务中维护中小股东利益、防止法定代表人滥用代表权的需要,应当认为公司对外担保合同的相对人负有审查义务,但此观点合理性存疑。  关键词:《公司法》16
期刊
摘 要:通过选取沪、深两市共822家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SPSS 19.0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公司规模、公司成长性和债务期限结构与现金持有量显著正相关;财务杠杆和现金流量与现金持有量显著负相关;而股权集中度对现金持有量没有显著影响。在得到了现金持有量影响因素的有效模型后,取模型的残差作为公司2010年的超额现金持有量,并将它与2011年和2012年平均的总资产收益率及
期刊
摘 要:中小企业如何履行社会责任是当前社会责任研究的一个重点,从中小企业的经济功能和最新划型标准归纳其社会责任的共性,立足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背景下从共赢发展的视觉探析其履行社会责任的路径。中小企业更要转变思路从自身特色出发,关注消费者、合作商、社区的需求变化和利益要求,立足社会的长远发展,使企业在竞争中更具活力,共同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正常运转,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