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来源 :健康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eepOrW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营养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64例,采用数字單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与观察组(营养干预)各32例。比较两组骨密度、血钙磷、碱性磷酸酶、VAS评分。结果:观察组骨密度、血钙磷、碱性磷酸酶、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采用营养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存在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营养干预;预后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识别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 2019) 03-0115-02
  老年人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发群体,因为其本身各项机能衰退、激素水平降低、运动量减少,使得骨溶解增加、钙吸收减慢,使得骨密度呈现为持续降低的态势,最终发展成骨质疏松症状[1]。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临床主要通过药物途径来进行补钙,然而因为药物本身存在的局限性,整体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随着相关研究的持续深入,人们对营养干预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通过营养干预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就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64例,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与观察组(营养干预)各32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56-78岁,中位年龄为(67.5±8.3)岁。观察组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55-77岁,中位年龄为(67.3±8.1)岁。
  1.2 方法
  针对对照组患者,给予维生素D、钙剂、降钙素等基础药物的治疗,不给予任何健康教育、营养干预方案。针对观察组,进行营养干预,具体是建立营养干预小组,通过营养师定期针对患者日常饮食进行全面的调查,针对饮食层面实施分析,同时充分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骨质疏松症状,针对饮食结构、烹饪方法进行优化。此外,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定期针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帮助患者正确认知营养干预,且基于患者实际制定运动锻炼计划,指导患者坚持运动锻炼。具体饮食内容包含以下几点:①蛋白质:常规剂量,每日增加10%的蛋白质摄人,同时保持同等的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比例;②钙磷:每日牛奶500ml,控制钙摄入量在1200mg以上。③微量元素:膳食中加入红肉类、动物内脏及核桃花生等含锌量高的食物,补充含酮丰富食物。④维生素:基于日常饮食增加维生素含量丰富的蔬果。针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为期3个月的干预,同时进行3个月的随访,了解患者实际情况。
  1.3 观察指标
  干预后6个月,统计评价两组患者骨密度、血钙磷、碱性磷酸酶。此外,针对患者腰背痛情况,采用VAS评价进行评价,总分为1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疼痛症状越严重[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实施数据处理,骨密度、血钙磷、碱性磷酸酶、VAS评分选择(x±s)来表示,t检验。
  2 结果
  通过干预后,观察组骨密度、血钙磷、碱性磷酸酶、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3 讨论
  老年骨质疏松具有较强的隐匿性,再加上老年人群体本身所存在的特殊性,其往往会伴随程度各异的骨痛、活动首先以及易脆性骨折等现象,导致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3]。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分别围绕骨密度、血钙磷、碱性磷酸酶、VAS评分着手,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开展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方案。骨密度是针对骨质量进行有效反应的关键指标,不仅能够针对骨质疏松的具体程度进行有效的分析,且能够针对骨折危险性进行有效的预测。本组研究中,观察组进行营养干预之后,相较于未进行营养干预的对照组,其骨密度得以显著提升[4]。可以看出,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营养干预,能够帮助患者进行钙质的有效补充,提升钙吸收的效果,从而有效改善患者存在的骨质疏松症状[5]。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存在血钙磷水平失衡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高血磷、低血钙现象,而碱性磷酸酶在人体骨骼中进行广泛的分布,倘若被过度吸收或者骨质受到破坏的情况下,其会进入到学习,使得血清当中的碱性磷酸酶过高[6]。老年骨质疏松的治疗目的在于提升血钙水平,其则会引发磷及碱性磷酸酶发生变化。本组研究数据中,观察组患者本身的血钙水平显著上升,血磷及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降低,充分证明患者股吸收钙的明显增加,其也是观察组患者骨密度提升的重要因素。
  所以,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临床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患者血钙水平、骨密度,同时尽可能改善患者存在的腰背疼痛情况,从而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而本研究中,给予营养干预的观察组,其腰背部VAS疼痛评分同样显著优于对照组,证明营养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疼痛现象。
  参考文献
  [1]王静营养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9): 76
  [2]冯建兵原发性骨质疏松症30例患者诊疗体会[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29(05):579-580
  [3]王芳,袁丽护患对骨质疏松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的异同性现状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6. 31(07): 28-30.
  [4]眭文洁,陈小康,李惠玲,景秀琛,刘璐,陆秀珍,程敏,裴炜炜,王骏骅老年骨质疏松症椎体骨折患者钙营养知识及态度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4,29(24):31-32.
  [5]韩凤伟综合护理对骨质疏松症的干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 81):291-292
  [6]王彦平,韩二芳,钱志伟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成因及膳食营养防治方法探讨[J]河南农业,2016(30):63-64
其他文献
塔斯基从语义学角度提出真理定义,以完善古典真理概念,这一努力始于语言分层却止于形式语言。波普与戴维森支持塔斯基的语义理论,并对之做认识论的推进;反实在论者对塔斯基理
英国人不愿自称欧洲人.又懒得和美国人攀亲戚。rn美剧常拿地域说事。比如,说密尔沃基是个怪地方;笑犹他州荒无人烟,还有异端邪说似的摩门教;科罗拉多冻得死人;内布拉斯卡这样的中部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在高等院校中,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充分提升教师的工作绩效,挖掘个体潜力,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何从制度的层面通过建设教师激励机制开发教师的潜能,提高
摘要:运用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理论,研究少数民族八省区以及少数民族77个州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收敛情况。
摘要:高校质量保障模式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的维持和提升发挥着相当重要的功用。但是。与该体系的“理想模型”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相比,我国高校的传统质量保障模式不仅在结构上存在着严重的缺损,而且其功能失效现象也相当严重。科学地分析这两方面的缺陷,是我国高校在新世纪之初重建高效、合理的质量保障体系的前提。  关键词:高校质量保障模武 结构性缺损 功能失效 适应性困难  中图分类号:G
高校学生管理以服务学生为中心,既是一项教育工作,具有教育科学所包含的规律,也是一项管理工作,具有管理科学所包含的规律.由此,高校学生管理涵盖了学生教育、学生管理和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