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村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评价与分析

来源 :江苏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ifei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准确掌握区域农村生态环境发展水平,了解区域内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和发展特征,本研究以山东省为例,从农业生产环境、农村生活环境、农村环境治理三个方面选取了14个评价指标,利用综合指数法对山东省16个市的农村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进行测评。结果表明,山东省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和农业生产环境指数整体较高,各市间发展水平比较均衡;农村生活环境指数和农村环境治理指数相对较低,各市间发展水平差距相对较大;农村生态环境发展水平与各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并无必然联系。最后,依据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将山东省各地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划分为样板区、良好区、一般区和提升区4个等级,根据各个等级区域内每个市的发展特点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综合指数法;农业生产环境;农村生活环境;农村环境治理
  中图分类号:F224;X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440(2020)06-1583-06
  Abstract:In order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regional rural eco-environment and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Shandong province was taken as an example, 14 evaluation indicators were select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nvironment,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and rur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d the rural eco-environment development level of 16 c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was evaluated by using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ural eco-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index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nvironment index in Shandong province were relatively high, and the development level among cities was relatively balanced. The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index and rur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ndex were relatively low, and the development level disparity among cities was relatively larg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rural eco-environment was not necessarily related to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of each city.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of rural eco-environment,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eco-environment in Shandong province was divided into four levels: model area, good area, general area and promotion area,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rural eco-environment;quality evaluation;comprehensive index method;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nvironment;rural living environment;rur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農村生态环境建设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环境系统保护力度[1]。《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2]以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对加快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明确要求。山东省积极贯彻党中央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新理念、新要求和新部署,启动实施山东省跨越8年的治霾规划,全面推广“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土壤污染防治体系,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一定成效[3]。但是,山东省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农业资源环境压力大,面源污染依然严重,与美丽山东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4]。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省时,强调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并且要求山东省能够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准确评价山东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水平,认真分析山东省农村生态环境的区域差异性特征,是落实生态环境治理因地制宜原则的基本体现,更是建设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齐鲁样板的主要抓手,这对新时期山东省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生态文明评价成为研究热点[5]。目前该问题的研究一是以农村生态文明[6-7]、美丽乡村建设[8-10]、农村人居环境[11-14]为主体,对农村的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情况进行评价分析;二是以农村生态环境[15-16]为主体,对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环境治理、环境建设情况进行评价研究。本研究拟利用综合指数法对山东省各市农村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评,并分析区域发展差异性,以期为区域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3.4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指数
  图4显示,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最高值为0.69(青岛市),最低值为0.35(枣庄市),平均值约为0.49,最高值约是最低值的1.97倍。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的政务工程,其建设与地方政府工作密切相关。淄博市通过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实现农用地土壤环境分类管理;通过省级生态文明示范镇和示范村建设,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建立县乡环境监管网格,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缓释肥技术,控制种植业面源污染;通过使用标准农用塑料薄膜,推广可降解农用塑料薄膜,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通过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强化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制定了《淄博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24]重点任务分工表,详细列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明确任务的牵头部门。威海市根据中央和省政府要求,制定了《威海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5]和《威海市环境总体规划(2014-2030年)》[26]。滨州市在全省率先实施整建制厕所改造工程,实施美丽乡村“百村示范、千村提升”等系统工程,全市美丽乡村覆盖率达63%,实现了天然气“镇镇通”。青岛市非常重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在农业生产环境、农村生活环境和环境治理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4农村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布及发展对策分析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山东省农村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布,采用质量评价值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制定等级划分标准[12],把计算后所有市的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依据划分标准分为样板区、良好区、一般区、提升区4个等级,分布在提升区等级的城市居多(表2)。
  农村生态环境空间分布的样板区有青岛市、淄博市、威海市、滨州市4个市。样板区的特点是经济水平整体较高,农业生产环境指数、农村生活环境指数和农村环境治理指数高于或接近平均值。虽然样板区的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相对较高,但是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問题。淄博市农村生态环境发展极不平衡,农业生产环境指数全省最高,但农村生活环境指数与青岛市、滨州市差距较大,清洁能源使用率急需提高。威海市农村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但农村生活环境建设需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农村居民饮水质量有待提高。青岛市、滨州市需要加快环境治理建设步伐。对于上述这些城市,除了补好各自的短板外,山东省政府可依据各地区的经济条件,鼓励其大力发展水肥一体种植,探索农村垃圾、污水处理的付费机制,研制农村生态环境标准等,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样板。
  农村生态环境空间分布的良好区有济南市、日照市2个市。济南市和日照市的农业生产环境指数、农村生活环境指数和农村环境治理指数都高于全省平均值。济南市需要在清洁能源利用、居民饮水和生活污水治理上多下功夫。日照市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上需要全面发力。山东省政府可采取以奖促治的方式给予财政支持,帮助该良好区内的城市进一步提高其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水平。
  农村生态环境空间分布的一般区有东营市、潍坊市、济宁市、临沂市4个市。东营市和临沂市在继续提高农业生产环境建设水平的同时,要加强农村生活环境建设水平和农村环境治理水平,潍坊市和济宁市需要在3个评价维度上全面发力。
  农村生态环境空间分布的提升区有枣庄市、烟台市、泰安市、德州市、聊城市、菏泽市6个市。提升区内泰安市、德州市的农业生产环境指数高于全省平均值,德州市、聊城市的农村生活环境指数不低于全省平均值,其他城市的农业生产环境指数、农村生活环境指数和农村环境治理指数都低于全省平均值,而且在这3个维度上的发展水平存在不平衡。山东省政府在推动这些市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对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市(如烟台市),要求其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责令其制定合理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督促其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并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质量纳入政府年度考核;第二,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市,构建技术指导机制,成立技术帮扶团队,对农业生产中的测土配方、节水灌溉、污水处理、沼气利用等进行技术培训;第三,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市给予一定的财政资金支持,支持一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专项项目,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质量;第四,加强现场调研,了解地方政府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农村环境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给予相应的资金及政策支持;第五,建立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监督跟踪机制,落实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调研督导。
  5结论与政策含义
  本研究利用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构建面板数据,对山东省农村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评。研究结果能够客观反映当前山东省各市的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状况,但是与农村生态环境相关其他指标,如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率、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村庄绿化覆盖率等因无法获得全面准确的数据而没有在评价指标中得以体现。因此,本研究在农村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全面性上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农业生产环境指数、农村生活环境指数、农村环境治理指数和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指数4个评价维度中,山东省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和农业生产环境指数整体较高,各市间发展水平比较均衡;山东省农村生活环境指数和农村环境治理指数相对较低,各市间发展水平差距相对较大。另外,农村生态环境发展水平与各市所处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并无必然联系。本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农村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27],各评价维度对农村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农村生活环境和农村环境治理占有较高的权重,因此,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加大农村环境治理是提高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水平的重要手段。具体来讲,在农村生活环境建设方面,山东省农村住房改善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今后应重点加强自来水普及、厕所改造、清洁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工作;在农村环境治理方面,村内道路路面建设、村内道路路灯安装、村级垃圾集中处理建设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今后要多关注村级污水处理、村级厕所改造、天然气入村建设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0-51.
  [2]新华网.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EB/OL].(2018-09-26)[2019-04-2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9/26/c_1123487123.htm.
  [3]王安德.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生态山东美丽山东建设[J].环境保护,2017,45(22):40-43.
  [4]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EB/OL].(2018-05-11)[2019-06-20].http://www.sdfgw.gov.cn/art/2018/5/11/art_5080_836758.html.
  [5]陈盼,施晓清. 基于文献网络分析的生态文明研究评述[J].生态学报,2019,39(10):3787-3795.
  [6]赵明霞. 农村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路径思考[J].理论导刊,2015(8):77-80.
  [7]王丹华,刘子飞,李铁铮. 农村生态文明评价及城镇化对其影响——基于地市级层面的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7(2):115-121.
  [8]黄磊,邵超峰,孙宗晟,等. “美丽乡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4,30(1):392-394,398.
  [9]陈锦泉,郑金贵.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9):540-544.
  [10]叶晨曦. 河南省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5):202-208.
  [11]郜彗,金家胜,李锋,等. 中国省域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评价及发展对策[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5,31(6):835-843.
  [12]侯敬,王慧. 山东省农村人居环境评价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1(4):98-104.
  [13]顾康康,刘雪侠. 安徽省江淮地区县域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8,34(5):385-392.
  [14]孙慧波,赵霞. 中国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差异化治理策略[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9(5):105-113.
  [15]孟旭彤,宋川. 河北省北部山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及绩效评价[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10):57-61.
  [16]王晓君,吴敬学,蒋和平. 中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J].自然资源学报,2017,32(5):864-876.
  [17]郑满生,张静. 我国森林旅游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J].林业经济,2020,42(5):30-39.
  [18]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 生态文明乡村(美丽乡村)建设规范:第7部分 评价:DB37/T 2737.7-201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3-10.
  [19]山东省发展改革委.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EB/OL].(2018-07-30)[2019-03-16].http://fgw.shandong.gov.cn/art/2018/7/30/art_91082_7278934.html.
  [20]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EB/OL].(2018-06-21)[2019-01-21]. http://whhly.shandong.gov.cn/art/2018/6/21/art_100525_7262052.html?xxgkhide=1.
  [21]山東省第三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山东省第三次农业普查综合资料[Z].山东省统计局,2018.
  [22]山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 山东统计年鉴201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
  [23]赵新,方垒,窦俊伟. 山东启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EB/OL].(2018-11-13)[2019-01-11].http://www.chinawater.com.cn/newscenter/df/sd/201811/t20181113_724940.html.
  [24]淄博市人民政府. 淄博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EB/OL].(2017-12-30)[2019.01-19]. http://www.zibo.gov.cn/art/2017/12/30/art_1569_866138.html.
  [25]威海市人民政府. 威海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EB/OL].(2017-12-04)[2019.01-23].http://www.weihai.gov.cn/art/2017/12/4/art_38864_1013777.html.
  [26]威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同意《威海市环境总体规划(2014-2030年)》的决议[EB/OL].(2016-07-22)[2019.01-26].http://www.weihairenda.gov.cn/art/2016/7/22/art_3745_686414.html.
  [27]王欣,杨君,李婷.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生态补偿——以长沙市为例[J].江苏农业学报,2019,35(4):965-972.
  (责任编辑:王妮)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具有发展性,需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形成与发展。手机传感器较传统仪器更高效且易得、能观测到一些传统仪器无法观测的物理现象。本文以“声”为例,介绍通过phyphox软件,实现课程与手机传感器的整合,帮助学生利用手机传感器在课前对新知识形成感性认知、在课堂自主设计并开展实验探究、在课后解决知识疑惑或开展创新实验提供简便易行的方法,促进学生形成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培养探究能力。  关键
摘 要:针对初中物理STEAM教学“6E”教学模式探索环节,提出知识整合取向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归纳一教学流程。介绍了该流程在初中物理“6E”教学模式中的实践。同时从学生科学思维形成等角度介绍了教学感悟。  关键词:STEAM教学;“6E”教学模式;知识整合  知识整合(KI)取向的教学模式在国外物理课堂方兴未艾。笔者尝试将这种观念引入初中物理STEAM教学“6E”模式中,结合本人实验教学的长项,
摘 要:探究式教学是中学地理新课程改革后,地理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创新式教学模式,具有各种优点,但一般的探究方式对地理教学效果的提高仍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近几年,地理教师将思维导图引进地理探究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规划探究流程、构建地理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并不断引发教师自身对如何认识地理思维能力和如何在教学中培养进行思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探究教学;探究流程 ;知识体系;地理思维  地理新
摘 要:为了探明肌钙蛋白不同亚型在肌纤维增殖与类型转变上的作用和分子机理,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TNNC1基因和TNNC2基因在25日龄、70日龄和150日龄三个生长阶段的大白猪和山西黑猪的背最长肌、腰肌和股肌中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这两种基因在大白猪和山西黑猪的三种肌肉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极显著差异。TNNC1基因在大白猪的背最长肌和腰肌中的表达存在相似的变化趋势。在
一线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困惑,出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甚至疑难杂症,需要进行反思。这些是中学教师在教育实践和教育认识进一步发展中值得研究并解决的问题。要做研究型的教师,应先从实践中挖掘值得研究的问题,再从值得研究的问题中逐步筛选出可供选择和研究的课题并融合于实践。本文结合参与的“‘少教多学’理念下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实践研究”课题,谈谈中学一线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选取
摘 要:随着世界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和模式正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微课、微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模式快速地融入传统课堂教学。本文将当前火热的微课运用于传统课堂,在初中课程教学中,以《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这一课为例,探索微课的应用,以发挥不同教学手段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微课;传统课堂;教学;应用  随着世界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和模式正逐渐在全球范
摘 要:在使用全國卷后,2016年福建省高考物理平均46.2,到了2017年平均分为40.2。与福建省自主命题的平均分有不小的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很多。试题命制特点不同是一方面,本文以2014年第25题为例,探讨高考物理试题特点。  关键词:全国卷;高考物理;命题特点  高中的物理试题难度较大,特别是实行全国一张卷后,高考物理成为大多数学生的难以逾越的学习障碍,物理成绩在低分中徘徊,如何让教学
摘 要:近年来,随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施”策略研究的不断深入,提出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六步导学”模式,即情境导入、探究活动、实践体验、创新拓展、课堂总结和课外交流。以“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第1课时”为例,阐释“六步导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实施。  关键词:“六步导学”模式;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
摘 要: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热浪反复出现。人们对饲喂策略的调整进行了研究,以减轻急性热应激事件对哺乳母猪和育肥猪短期和长期生产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热应激;猪;饲料  中图分类号:S815.3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21)04-0004-03  过去十年,每年都会出现极端高温天气(称为“热浪”),且频率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严重。在春末和夏季出现的极端高温天气下,欧洲大
摘 要:学生自主创新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或相关实验启发下,围绕初中物理有关问题,任务驱动,自主选择实验器材,优化实验方法,经历设计实验、观察现象、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和质疑交流等探究过程,掌握物理知识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养成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它不仅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四动”,即动手、动口、动笔和动脑。本文以“滑轮”教学为例,阐述在课前、课中、课后以学生自主创新实验促进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