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detABD和nifA基因对苜蓿中华根瘤菌共生固氮效率的影响

来源 :湖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198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克隆有四碳二羧酸转移酶基因dctABD、nifA基因和发光酶基因luxAB的重组质粒pHN307经三亲本杂交分别导入苜蓿根瘤菌HNM1、HNM2、HNM4和1021中得到HNM1(pHN307)等4个转移接合子,进一步比较研究了pHN307在自生培养条件下传代的稳定性,并采用本室改进的双层钵无菌砂培盆栽法,分别将4个转移接合子和出发菌接种到苜蓿品种草原1号,公农1号和图牧2号结果表明.只有用转移接合子HNM4(pHN307)和1021(pHN307)接种到草原1号和图牧2号的植株鲜重和干重明显优于出发菌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教育的创新改革,高校发展科技产业已成为增强自身活力和持续发展的需要。
我国农业生产已逐步从数量粗放型转向质量效益型。针对目前农村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当前农村环保工作必须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机遇,找准切入点。从思想观念、工
对贵州北盘江流域喀斯特地区砂仁生产基地发生的病害进行了调查与病原鉴定,结果发现6种真菌病害,其中砂仁炭疽病、根腐病、叶斑病和褐斑病发生比较严重。
采用膜分离设备对大豆多肽酶解液的分离浓缩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分离浓缩的工艺流程、操作步骤和各项工艺参数。试验工艺可使酶解液中分子量10kD以上的蛋白质、大分子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