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初中班级管理的和谐曲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ds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所谓艺术,就是班主任既要有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的艺术,还要具有与学生民主沟通的管理艺术,与其他授课教师探讨交流的工作艺术,以及与学生家长融合教育的理念艺术。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会成为一首流淌着和谐和美妙音符的乐章,用良好的班风带动向上的学风,从而影响和推动学校校风建设;也会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催化剂,为初中生的品德培养、综合发展、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笔者就班主任如何开展有效班级管理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班主任的素质塑造成为班级管理和谐的前奏
  当确定和任命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时,学校管理部门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从每一名教师所具有的职业道德修养、专业素质、人格魅力等方方面面进行考察后研究决定的。身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要始终将自我道德修养放在工作首位,不断充电学习、涉猎多种学科知识从而提高专业水平和管理水平。作为“领头羊”的班主任在即将开展班级管理之前要对自身进行一些修正、审视和塑造。修正,即以将来要做学生的“表率”对自我言行进行规正,明白存在的不足从而及时调整、弥补、完善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审视,就是审查自我的思想理念是否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契合,是否能够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跟得上被管理者的思想发展趋势,从反观内心中树立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塑造,每一个成长中的人都需要在教学实践、管理实践中提炼出较高的人格魅力,其塑造过程则从敬业精神、待人之心、榜样发挥、综合素养上逐步得到完善,才能让学生可以“亲其师,信其道 ”。
  二、精诚所至是班级管理和谐的基调
  班主任的管理对象是一个班级的几十名学生,这项工作任务是项细致入微的系统工程。班主任对管理工作要做到有层次、有区别、有针对性。在对整体的学生状况进行大致的摸底后划分层次,从学生的学习状态、思想动态上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学习态度积极,生活态度明确,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管理的学生;第二类是学习上处于中等水平,思想波动较平稳,不善于表露自我,能接受班主任的各项分派任务的学生;第三类是学习上得过且过,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追求成人化的生活方式,内心则是脆弱自卑、方向感差、暗暗和教师对着干的学生。那么,班主任面对这么多学生,需要持久的爱心、坚毅的性格、无私的奉献。既要做到对全班每一名学生的一视同仁,避免因个别学生调皮捣蛋而表现出与其他学生截然不同的教育态度,也要关注区别,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逐一摸清学生的各种状况,甄别学生具体状况出现的根由。尤其是对待个别“学生不像学生,成人不像成人”的学生的思想动态,对这部分学生要做到跟进式教育说服,用极大的耐心和爱心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将其拉回到正常的学习轨道,帮其明确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各显其才,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各尽其能,享受到班级的温暖,为班级利益争光,树立“舍小我为大家”的集体荣誉感。
  三、与授课教师探讨交流成为班级管理和谐的间奏
  对于学生的管理,班主任要全面着手,不仅通过班级管理观察学生,还要及时与各个学科的教师沟通交流。有时候,单科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状况也会时有发生,而这同样是班级管理的组成部分。有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不交作业,或者课堂上大声喧哗、与同学交头接耳,或者与教师对着干……这些都需要教师课下与班主任及时沟通,反馈信息,让班主任对学生的处理有理有据,有方法、有策略。究其原因,不管是因为单科教师对待学生的方法有误,还是学生对教师有偏见,班主任出面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像是黏合剂,不仅拉近自己与本班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对处理的问题心悦诚服,还能拉近学生与单科教师的距离,使得师生之间消除误会和隔阂,双方都能找到正确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同时,还可以发动全部学科教师的力量帮扶一些思想薄弱、摇摆不定的学生,让他们在全部教师的共同鼓励和肯定下找到自信心,摆脱一些世俗化的影响,踏实学习,努力上进。
  四、与家长融合教育成为班级管理和谐的后序
  融合教育,是说班主任的教育要结合学生家庭的实际来开展,班主任要不定时积极地与学生家长联络。如今,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班主任可以建立班级群、家长联络站,通过家访、微信、QQ等多种方式,与家长共同探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好方法,班主任从家长口中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为实施更好的教育提供依据,家长从班主任处得知学生的发展状态,从而反省自己的家庭教育是否出现纰漏,及时改正一些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给学生提供更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家长与班主任双管齐下,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大有裨益。
  总之,班主任的管理是一门艺术,从多个方面充分展示出来,班主任的管要收放自如,从尊重、理解、信任、关爱学生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为将来的社会打造具有健康人格、积极向上的有为人才。
  (作者单位:甘肃省永登县龙泉寺镇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阅读能力是小学生必须拥有的语文学习能力,教师应帮助小学生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而正确阅读的习惯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广大语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学活动。基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就此问题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生阅读教学是为了帮助他们实现自主阅读,即能够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我們都知道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
摘 要:陈忠实的《白鹿原》问世以来,就获得了当代小说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成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当代文学的“扛鼎之作”。可以说《白鹿原》之所以会有今天的成就,跟其精练而雅致的书面语和地道的关中方言是密不可分的。作者陈忠实注重这两种语言材料的区别和调配,并且将书面语和方言的使用作明显的分化和对立,形成了亦庄亦谐、大雅大俗、相得益彰的效果,增强了小说语言的张力。关注陈忠实语言特色的别致,才能更贴近地理
把握文化教学主线,引领学生在主动积淀和开阔视野中感受其中特有韵味,对培养其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一定的内化推动作用。突出文化情境、特色、情感等方面的有效运用,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