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洋启示录

来源 :新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co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竞技商业 二元对立
  2014年12月16日,志在留洋的张稀哲终于梦圆沃尔夫斯堡。《图片报》估计,有4000万中国观众收看了CCTV5对张稀哲加盟的新闻发布会直播,而全德国的人口不到9000万。《图片报》还用“你好,张稀哲”的汉语拼音表达了对他的欢迎和期待,但更多的德国媒体却认为这笔签约只是一种营销噱头。毕竟,沃尔夫斯堡俱乐部的大股东是最早以合资形式进入中国的大众集团。
  《踢球者》杂志便对这笔转会的成色有所怀疑:“对于沃尔夫斯堡来说,张稀哲的签约是着眼于竞技方面的收益,还是打算做成一桩巧妙的营销式转会?”盡管德甲联赛官网等媒体肯定了这笔签约对俱乐部在竞技层面上的帮助,然而在张稀哲加盟前后,俱乐部不但上线了中文版官网,还和中国的玲珑轮胎签订了赞助合约,让人嗅出了商业的味道。
  张稀哲的本意是在德甲选择一家实力较弱的俱乐部落脚,一年前还位居德甲中游的沃尔夫斯堡正好符合他的期待。谁曾想,在他加盟之后,沃尔夫斯堡在冬歇期后的第一场联赛就以4比1大破拜仁慕尼黑,此后更是一路飘红,最终拿下德甲亚军和欧冠联赛的“入场券”。
  在有望夺冠的情况下,主教练黑金不敢轻易变动阵容,张稀哲没有机会出场还算可以理解。可赛季收官的关键时期,俱乐部在大众集团的要求下,把张稀哲派到上海出席商业活动,直接坐实了这桩交易的商业因素。因为此事,张稀哲也被网友调侃为“销售型中场”。他可以坦然面对批评自己不够好,却无法忍受俱乐部的漠视,这段在错误的时间相遇的“姻缘”不了了之。
  虽然在接受采访时,俱乐部体育主管阿洛夫斯反复强调“这不是一笔商业营销”,但在最终的结局面前,这样的辩驳显得十分苍白。
  张稀哲的境遇凸显了当代职业足球领域里竞技与商业的二元对立。一方面,每一位心中有梦的中国球员乃至亚洲球员都想在欧洲联赛踢上主力;另一方面,水平有限、无法在顶尖豪门立足的亚洲球员,都想先去中小球会碰碰运气。但中小球会财力有限,无法提供高额报价,也不会给出诱人薪水。在“金元中超”,这样的现状成了阻碍中国球员留洋的一道天堑。
  回首中国球员前赴后继的留洋之路,以新千年为节点,赞助商的推波助澜愈发关键。科健手机买下了英超埃弗顿的胸前广告,顺带为球队签下了李铁和李玮峰;大众集团在张稀哲的加盟上起了多大作用,相信明眼人也都看清楚了;稍后的张呈栋登陆西甲,身穿的巴列卡诺队球衣胸前赫然印着“钱宝”二字。以上几位球员在欧洲的短暂停留,充分说明商业赞助的模式虽然粗暴有效,但却无法持久。
  留洋先驱 赢得尊重
蒿俊闵

  因为不设任何限制,荷甲和德甲往往成为亚洲球员登陆欧洲的第一站。2002年韩日世界杯,希丁克率领韩国队大获成功。此后他出任荷甲埃因霍温队主帅,也顺便带去了自己的爱将朴智星和李荣杓。随后的若干年里,大批韩国球员乃至亚洲球员纷纷循着先辈的足迹,踏上了这片郁金香的国度。
  在埃因霍温的两年时间,朴智星出场64次,打入13球;李荣杓出场81次,兢兢业业。2005年,两人分别转会曼联和托特纳姆热刺,共同书写着韩国球员在英超赛场的传奇。此后,在两人的影响下,薛琦铉、李东国、赵源熙、李青龙、寄诚庸、孙兴慜等韩国球员纷纷来到这个极有竞争力的联赛打拼。
  在曼联的7年时间里,朴智星出场139次,打入19球,用不惜力的奔跑赢得了“朴三肺”的美誉,是弗格森账下的重要球员。在香川真司于德甲多特蒙德崭露头角之前,朴智星就是亚洲旅欧当之无愧的头号球星。2011年,美国媒体Bleacher Report将他选入“改变足球的50人”,评价他“重新诠释了无名英雄”,所言非虚。
  兴许是尝到了使用亚洲球员的甜头,埃因霍温在2007年1月从上海申花租借来孙祥。在埃因霍温的半年里,孙祥改写了中国球员欧冠联赛零出场的记录,并随队捧起了联赛冠军奖盘。后来,于海、周海滨都曾登陆荷甲,但都无甚出彩表现。小张玉宁在维特斯的两年虽然身穿象征主力前锋位置的9号球衣,却从不是主教练的第一选择。
  比起德国和荷兰,加盟英超的手续繁复许多。非欧盟国家的人到英国工作都要申请劳工证,英足总的相关要求,是该球员所注册的足球协会在国际足联排名前50位,且球员两年内出场率要超过一定比例。如果近期有过欧洲其它主流联赛或欧冠联赛、欧联杯的出场经历,又或者转会身价高于同时期75%的交易,可以酌情得到豁免。细数中国球员的奋斗史,成功获得劳工证的也只有范志毅、孙继海、李铁、李玮峰、郑智、董方卓和杜威7人而已。张玉宁2001年前往莱斯特、曲波2002年前往热刺的转会,都因为劳工证批不下来,只能停留在意向阶段。被中国财团收购的西布罗姆维奇引进小张玉宁后,也必须先租借到德甲不莱梅效力两年,以获取未来在英超注册的通行证。
  尽管登陆英超困难重重,但作为世界上最有钱和内部竞争最激烈的联赛,又使用着全球通用、较容易掌握的英语,英超联赛仍然令大批亚洲球员心生向往。在“二李”登陆埃弗顿之前,范志毅和孙继海早已是中国球员在海外的旗帜人物。其中“范大将军”1998年起在水晶宫、邓迪和卡迪夫城效力多年,担任过水晶宫队的场上队长。在范志毅加盟卡迪夫城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特别采访了在水晶宫执教过他的老帅维纳布尔斯。维纳布尔斯回忆道:“范志毅在中国享有崇高的威望。他个性很强,速度很快,可以踢后卫、踢中场甚至踢前锋。球队里的每个人都敬佩他。”
  另一位元老孙继海的留洋起点也是在水晶宫,2002年他加盟曼城。当时的曼城只是曼彻斯特的小弟,远非今日的阔绰。孙继海防守稳固、助攻犀利,牢牢占据着主力右后卫的位置,也客串过防守型中场,表现稳定。曼城球迷根据他的姓氏亲切地称呼为“中国太阳”。6年半的时间,孙继海出场130次,打进4球,屡有门前救险的高光镜头。在中东财团入主前,孙继海是货真价实的曼城名宿。   2012年,孙继海受邀出任曼城的中国形象大使。2015年10月,孙继海成为入驻英国足球博物馆名人堂的首位中国球员。ESPN称赞他说:“孙继海球商很高,他的退役是中国足球一个重要章节的结束。孙继海的职业素养堪称中国球员典范,和他同时代的球员大多数早已挂靴,在缺少职业精神和事业心的中超,孙继海是一个榜样。”
  相比于二位前辈,未来的中国球员想凭球技征服苛刻的欧洲球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巨大泡沫 裹住梦想
  相比亚洲其他国家球员乃至非洲和美洲球员,中国球员的实际交易价格远高于自身价值。在资本注入的大背景下,中超联赛空前繁荣,不差钱的俱乐部比比皆是。外援名额有限,自然要不惜一切代价抢购本国球员。从天津权健6600万元人民币签下孙可开始,本土球员身价一路飙升,远远超过了自身的水平。
  好球员坚决不卖,卖也要卖个好价钱,精明的欧洲经理人不会做冤大头。日韩球员前往欧洲的起始价一般只有同级别中国球员的十分之一。多特蒙德为香川真司才掏了35万欧元的转会费。在中超的巨大泡沫面前,对比一下日本当红球星初登欧洲的交易费用,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同样的道理,有实力登陆欧洲联赛的中国球员往往已经能在国内轻松赚取数百万元人民币的年薪,远胜于他们在欧洲能够得到的数字。出门在外,要适应新的环境,学习当地语言,还要拼命训练,那份孤独和无助是常人无法体会的。所以,每一名想留洋的球员都应该认真思考自己的动机,是为了提升自我,还是为名为利?足球是碗青春饭,球员的巅峰期最多也就十几年,只有像小张玉宁这样家境优渥、不着急拿足球变现,又有提升自我理想的球员,才敢抛下一切,踏上追求理想的征途。
  为了能让球员顺利踏上欧洲赛场,不管是俱乐部还是球员本人,都要有所“舍得”。那么,登陆后如何在欧洲站稳脚跟呢?如果能把眼光放得长远,从欧洲开始自己的足球生涯,未见得不是一种出路。韩国前锋孙兴慜就不是从本国K联赛开启职业之路的。16岁时,孙兴慜加入了德甲汉堡的青年队,两年后顺利升入一线队,在热身赛中踢进制胜球,绝杀切尔西,从而一战成名。5年时间,他在汉堡和勒沃库森踢进了41个球,德国媒体将他和德甲史上的韩国传奇射手车范根相提并论。2015年,孙兴慜以2190万英镑的亚洲球员身价纪录转会托特纳姆热刺,从此和这支青年军一道,在英超翻云覆雨。
  其实,也有不少中国球员很早就开始在欧洲联赛踢球。于大宝19岁签约葡萄牙本菲卡,张呈栋20岁委身于葡萄牙第三级别联赛的马夫拉,王上源20岁加盟比利时传统豪门布鲁日,都是留洋要趁早的典范。然而这一两年,随着处在当打之年的国家队球员被各家俱乐部瓜分殆尽,有远见的国内豪强开始对在海外效力的青年球员下手,把那些现阶段还在挣扎但未来有可能打上欧洲联赛的年轻人带回国内,以上三位概不例外。在高薪的诱惑下,那些少小离家漂泊在外的球员很难不动心。随着未来中超联赛进一步扩大年轻球员驰骋的天地,俱乐部对海外游子的争夺会愈演愈烈。

  “韩国梅西”李昇祐12岁就加盟拉玛西亚青训营,已经在各级青年大赛上不断大放异彩,与之相比,中国球员还是出发得太晚。
  留洋要趁早,主要还是考虑到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尤其是语言上的尽快适应。蒿俊闵、张稀哲的留德受挫,首先是因为在沟通上做得太差。如果听不懂主教练的指令,如果队友在逗乐,自己只能傻傻地坐在一边,球场上又怎么指望他们把球传过来,又怎么期待在这里长久地发展下去?
  当然,一段留洋经历的成功或失败,决定因素还是球员的水平和努力。董方卓加盟曼联的时候还不到19岁,已经展现了惊人的身体天赋。前曼联U18的主教练麦金尼斯回忆道:“董方卓很强壮,作为一名亚洲球员能拥有这样的身体素质,我们感到非常意外。”租借到比利时安特卫普的日子里,董方卓屡建奇功,却因为身体优势而疏于对技术短板的进一步锤炼,导致回归英超后极度不适应,最终黯然离开。
  縱观这些年来的中国球员留洋史,众多精英赴欧的新千年前后,正好对应着中国队历史性杀入世界杯的时间节点,可见留洋梦想能否实现,与球员水平息息相关。当下一波留洋潮到来之时,就是中国足球重新崛起之日了。
其他文献
在第二十三届冬季奥运会媒体中心,一身韩国传统服装的江原道知事崔文洵说,一方面,平昌冬奥会是参与国家和地区最多、设置奖牌数最多、参赛选手规模最大的一届冬奥会,另一方面,本届冬奥会总投资约为14万亿韩元(约合130亿美元),花费比上一届少很多,总体来看进展都比较顺利。办奥运 改变民生2002年,崔真浩还是一名刚上小学的孩子。那一年,韩国先后举办了世界杯足球赛和釜山亚运会。对他来说,这些赛事太遥远,因为
世界上有好多事情和做事的方式是无可替代的,体育就很典型。中国人口中有两个庞大的群体,那里的体育状况各是一景。一是青少年。体育是孩子们成长中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从小养成强身健体的习惯,绝非课堂和书本教育所能解决,一定要到运动场去,到大自然去,劳其筋骨,持之以恒,方能受益。孩子们要读书,也要锻炼,不可替代的被替代,弄得跟独木桥似的。二是农民。开展农村体育,有人主张农味当先,贴近生产和生活,更忘不了曾经
骑士队在今年总决赛中4比3击败勇士,夺得队史首座总冠军奖杯后,骑士队解说顾问克里斯·鲍勃激情大喊:“我们的小个阵容是击败对手的‘死亡阵容’,也是冠军阵容。”近两个赛季,以小个为主的“五小”阵容成为NBA的流行战术,勇士、骑士、雷霆以及本赛季雄起的黄蜂,是小个阵容的终极版。特别是骑士今年凭“五小”阵容,夺得了队史首个NBA总冠军,也是克里夫兰52年来首座四大职业体育总冠军奖杯,勇士则创造常规赛73胜
不知道童年时怎么就那样馋,还总是馋那些甜的东西。  早春二月,小河还未开冻呢,便约上几个要好的玩伴,兴致勃勃地到河边沟坎去拔茅针。茅针就是茅草的嫩芯,一层层严严实实地包裹得玉簪一般。剥开来,剥葱一样地剥开来,最后呈现在眼前的是雪白雪白的绣花线似的茅草花,当然是尚未开放的,等它开放就老了。茅针吃在嘴里嫩、软、绵绵的,有股子清香,甜,水汪汪的甜。那是我们尝到的春天的馨香与甘美。  茅草根也甜。寒冬腊月
1961年周恩来总理接见日本乒乓球队。1965年张燮林、徐寅生、李富荣与木村(右二)在第28届世乒赛上。1962年中日友谊赛后,韩玉珍(右一)、梁丽珍(右三)、狄蔷华(左二)与日本选手合影。前国际乒联副主席、日本乒协主席木村兴治和前世界女单头号选手松崎君代来了,沪上乒坛名宿徐寅生、杨瑞华、曹燕华、姚振绪等人也都来了。上海日新月异的发展,国际乒联博物馆的藏品,树德小学的乒乓苗苗,上海业余乒乓球热火朝
像俄罗斯这样的顶级大国,承办索契冬奥会后不久,还将承办2018年世界杯,却连能否派队参加里约夏奥会都未知时,可以想象这个国家的体育发生了多大的问题。来自国际反兴奋剂组织WADA的独立调查确认俄罗斯存在“政府资助的体育禁药行为”,这样一种嫌疑罪名对俄罗斯体育乃至国家整体的打击难以言喻。所以,国际奥委会也是头大如斗,对于是否禁赛俄罗斯,要寻找各种法律咨询以及风险和后果评估。  世界体育面对着一股由俄罗
去年12月中旬,邢傲伟出现在中国体操队训练馆。这位悉尼奥运会体操男团冠军成员来此看望备战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的山东队队员,为他们加油鼓劲。他的出现让人们很是好奇:退役这么多年,邢傲伟去哪儿了?从世界冠军到奥运冠军早在1999年,邢傲伟就在天津体操世锦赛上一战成名,和李小鹏、杨威等队友一起夺得了男团冠军。此后,他积极备战悉尼奥运会。中国体操队很渴望夺得奥运会男团冠军,因为此前从未获得过。那时,他们的强
羊年末猴年初的这个冰雪季,既冷又热,冷中有热,热中又有冷。不少地方出现的极寒天气、大雪多雪或数十年未遇的低温纪录,让国人见面就感叹——真冷。可来势迅猛的冬季项目竞赛和大众冰雪运动又像滚滚热浪,席卷东西南北中,提升着国人心中的温度。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冬奥成功无疑为这个冰雪季注入了热动力。此后的首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得到空前的关注,它给中国冬季项目带来的显著变化和不俗成绩也让人欣喜。更重要的是以“让3亿人
中考后,我是怀着失落的心情来到Tw中学的。虽然TW也不错,但不是我心中的理想学校——不过既然一切已成定局,唯有勇敢面对了。  在这个班上,我差点沦落到“举目无亲”的地步,幸好和初中同学咏莲成了同桌,在这陌生的环境里可以聊聊天。一天下来,知道了两个后桌的名字——罗旭和顾小宇。他们都是从这所学校的初中部直升上高中的,罗旭尤其厉害,有着免两年学费的待遇,这可是百分之一的名额!  第二天,咏莲跟我抱怨:“
World环球    2006年2月14日,在浪漫的情人节这一天,意大利都灵冬奥会的花样滑冰馆中上演了一幕浪漫舞剧。在经典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的伴奏下,俄罗斯著名花样滑冰双人滑组合托特米安尼娜和马里宁以一套完美的动作,成功演绎了现代版的冰上恋歌,以204.48分的成绩获得冬奥会双人滑的金牌,从而延续了前苏联及俄罗斯在奥运会双人滑项目上自1962年冬奥会以来的不败历史。    圣彼得堡·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