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血草》补遗

来源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d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写完以后,我特意去了趟新疆。这天是2017年10月2号,我是趁国庆假期策划这次出游的。从查找线路到最后作出决定只用了一个晚上,而这一天已是九月的最后一天。然后便是用一天的时间准备行李物品,转天的12∶30我已经在乌鲁木齐走下了飞机的弦梯。天气干燥而凉爽,风几乎能跟天上的云朵连在一处。这次的代价有点大,因为是第一次跟团出行,我特意找了个伴儿。从乌鲁木齐到鄯善,从吐鲁番到布尔津,从喀纳斯到天山,北疆走了个遍。但没有去奎屯。奎屯的路标一次一次从眼前掠过,每一次都让我心动。策划过脱团以后坐火车、自驾游,甚或像主人公屯屯一样用脚步丈量,但最终愿望没有实现。这有点像小说中的桂二奎,他也是走遍了北疆的人,他不去奎屯是因为心里有牵挂,所谓近乡情更怯,近人意更惶。隐衷在体内变成了青蛙,一不留神就会生出一群蝌蚪。
  我没去过新疆。我此次去新疆就是想感受一下氛围和环境。小说虽然写完了,但那些人物和故事在心头挥之不去。我想我到新疆看一看,他们就可以被放下了(在行程中,我特别想写个小说叫《旅行团》,可因为手懒,如今那些鲜活的面容和细节只剩下了影子)。我选定奎屯并不是主人公与奎屯有渊源,而只是行文需要。大巴停在路边,我问身边的人:“你听外面是什么声音?”没有。人家总说没有。可我分明听得到。我发了一条朋友圈:“第一次在新疆的土地上行走,我为什么总听见有人在哭?”后来终于弄明白了,后面跟了一条:“哭的是风,风也寂寞。”可是,时过境迁我依然觉得那是哭声,只不过是裹在猎猎的西风里,别人听不出。他们就哭给我一个人听也未可知。他们知道我是为什么来的。在我的心里,哭其实不意味着悲伤,而是意味着在天地无垠面前的渺小和卑微,我们的灵魂渺小而卑微,所以我们仓皇地在风中啜泣。
  从新疆回来,我把文字进行了修整。里面肯定多了属于新疆的元素,这是我去新疆的收获。其實,还有收获没能容纳到文字里。我要特别感谢一个叫香香的姑娘,她的故事首先触动了我,才有了《补血草》这部中篇和我的新疆之行。
其他文献
按照中央和北京市委统一部署,今年3月~8月,北京市属27所高校(含直属单位)参加了全市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顺利完成了3个阶段的各项任务。此次学习实践活动效果如何?有哪些成效和经验々针对这些问题,记者日前对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属高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刘建进行了专访。  记者: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覆盖各行各业和各个系统。高校本身有鲜明的特色,请问市委教育
在东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展示中国国旗和中国标识,彰显中国自信!(新华社图片)  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举行了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中国共产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创造了连续执政72年的历史。虽然在14亿多中国公民中仅有近7%的人是中共党员,但这丝毫不影响中国共产党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烈拥护。  2020年7月,美国哈佛大学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民对中国
本刊讯由北京市教委高教处和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共同主办,北京化工大学承办的高等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北京市大学生学情调查”成果报告会近日在北京化工大学召开。北京市高教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锡章主持了会议,在京各高校的6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北京市大学生学情调查”项目是北京市高教学会学习科学研究会组织申请立项,由北京市15所高校的20余位教师历时4年完成的全国高等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回顾总结首都高等教育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对于我们全面深刻地认识历史,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推进首都高等教育现代化,构建有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高等教育体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30年来首都高等教育发展的简要回顾    根据首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可以将30年的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全面恢复和加紧建
我好久没写阿尔巴尼亚的往事,几年来都没打开这扇记忆之门,但是总觉得这个门里还有几个人物被关在里面,他们经常会在里面敲打着门扇。尤其是其中的一个,他是一个不着眼的人,是一个从国内被招到阿国的下岗大学生。某种程度上说他是个倒霉蛋。娶了一个阿尔巴尼亚的姑娘,后来却被赶出家门。核心情節是他阿尔巴尼亚妻子在他回国时宣布他得SARS(非典)死亡,把他的物品当街烧掉,他到地拉那后进不了家门。这故事发生在二十年前
已经习惯了被人这么提问,你一天写多少字,写多长时间?这是个看似简单,其实很难回答的问题。我说不清楚,能說的就是,只要有可能,就会天天写。写多写少不一定,时间长短也不一定。在过去的半年里,几乎天天都是天不亮就起来写,我就是喜欢写,只是喜欢写。过多的解释会显得矫情,知道有很多人不屑这个,你写那么多干什么,写那么多又有什么用呢?   确实不想干什么,也知道写多了没什么用。《通往父亲之路》是我一直想写的一
何立千教授出生于1946年,现任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应用生物技术系教授、应用酶学和发酵技术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应用酶学和发酵技术”学科带头人,兼任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中心教授、中国农产品储运加工学会理事等职。她十分注重教书育人和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多次获得“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十佳女教师”和“学生最喜欢的教师”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选择做教师,就必须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和要求。本文仅就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近年来师德建设谈几点体会。    一、师德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是一所有着70多年办学历史的普通高校。70年变迁、5移校址、数易校名。31年前的1977年,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被批准升为大学。从此,她置身于改革和开放的大潮中,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开放的办学姿态,在改革中求索,在开放中发展,迈入了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新时期。  30年的奋斗求索,30年的辛勤耕耘,学校秉承“服务首都,知行并重”的办学传统,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为首都城市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务实
校企合作是华北电力大学的优良传统,是学校主动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服务社会、区域及行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渠道。学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调动人才、智力、信息资源,通过紧密的校企合作,准确把握企业发展脉搏,捕捉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为企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并且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逐步凝练和发展学科特色和办学特色,增强了学校的竞争能力。  近年来,学校领导审时度势,在建设“有特色、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