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教在完成其从事神到为仁、到独尊、再到科举制、最后到“吃人”的嬗变过程后 ,在前所未有的现代西方文化的面前 ,再难担负起民族认同的中轴作用。当礼教不可挽回地日渐式微之际 ,作为一种群体心理特质的华夏民族认同感之所以能不断生长 ,关键在于存在着一种能适应其不断生长的基质。其构成要素则是 ,以汉字为物化形态的民族思维模式和融人文风情与自然风貌为一体的民族文化心理场。礼教失落后 ,如何树立新的民族自觉 ,是华人教育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