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加压滴注报警器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中的使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3月在临沂市中心医院脑血管病诊疗中心行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患者80例,
【机 构】
:
临沂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临沂市中心医院介入医学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加压滴注报警器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中的使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3月在临沂市中心医院脑血管病诊疗中心行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行以弹簧圈栓塞为主的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研究组应用加压滴注报警器,对照组未应用加压滴注报警器.评价2组的治疗效果及因加压滴注滴尽而引起严重栓塞事件的情况.结果:对照组中有2例因未及时发现加压滴注滴尽而引起严重栓塞事件,其中严重空气栓塞1例,血栓栓塞1例.观察组中均能及时发现加压滴注滴尽,无
其他文献
提出一种利用压电材料对柔性机械臂进行末端轨迹跟踪控制的方法.利用假设模态法,采用压电作动器和传感器同位配置,根据Lagrange方程建立了单连杆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针对柔性
为了克服免疫算法在优化高维多峰函数时存在的早熟收敛问题,提出一种高效的混合免疫进化算法.动态克隆扩张、基于学习机制的超变异和多母体交叉是该算法的主要特点.同时,提出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评价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白质的改变,分析部分各向异性(FA)和局域各向异性(GA)参数对AD患者脑白质损伤的诊断效率。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确诊的AD患者12例(AD组),16例认知正常的健康老年志愿者为对照组,进行MRI常规扫描和DTI检查,测量上纵束、扣带束、胼胝体、内囊、额叶、顶叶、颞叶、枕叶脑白质的FA、GA值。应用ROC曲
一直以来,我国档案事业坚持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战略,搭乘信息化快车,逐步实现了档案信息化、数字化、网格化。本文立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视角,并针对档案建设基本内容及发展
为了解决常用高阶准则存在局部极小点问题。提出了一种约束最小四阶矩(LMF)盲多用户信号检测准则。它是最小均方准则(LMS)的一种高阶改进形式,通过Hessian矩阵对LMF目标函数的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