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真情流淌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q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把握文本情感的激发与感染是我们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新课标强调“以人为本”,指出“要诊视每一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也可以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你喜欢他吗?”“能说说你的理由吗?”“他的哪些地方令你感动?”“就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一起来读一读。”可以看出,语文老师在千方百计挖掘着学生内心深处的那份感动,努力追求着生命的本意、真意。但最后得到的答案往往是那样的苍白无力,学生毫无感动可言。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情四溢,让语文课堂温暖人心呢?
  
  一、走进文本,情由心生
  
  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产生于学生、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蕴涵着丰富的底蕴,无疑是衍生语文教学情感之“种”。因为,教材选编的课文都是文质俱佳的作品,包含着大量的理性信息和情感信息,字里行间无不浸透着真情实感。教学时,必先有教师与文本的“两厢情动”,才能为学生的情感引导产生创造条件,才能使学生在引导下和文本情感的感染下,产生共鸣。我国自古以来,就把学生进学校称之为“读书”,可见读的重要性。大教育家朱熹强调:“读书须是将本文读熟,字字咀嚼令有味。”所以,语文课应该以读为主,通过读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品评感悟及体味领会语言文字之美,用心灵与作者直接对话,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在一遍遍的朗读中,学生深刻体会“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苦苦期盼,感动于“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了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的泪眼婆娑,痛心于“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着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灰烬”的民族耻辱。
  
  二、师生互动,琴瑟和鸣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鼓舞和激励。”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其思想深度、文化水平、人生经验、艺术修养、审美水平都高于学生,可以起导向作用,使教学流程变得流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感应和升华。
  教师要精心选择拓展文本的内容,利用文本丰富的内涵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拨动学生的感情之弦。例如,在学习《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周总理的兢兢业业、不辞劳苦,教师引入“周总理最后一段日子的工作时间表”:
  1972年,周总理被确诊患了癌症。1975年,周总理的病情开始恶化,但他仍然拖着重病之躯继续顽强地工作着:6月10日,他会见了菲律宾总统马克斯;8月26日,他在医院会见了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9月7日,他不顾病情的严重恶化,坚持会见了罗马尼亚党政领导团;9月20日,他第四次大手术,在进入手术室前,他紧紧握住邓小平同志的手,鼓励他要把工作做好;10月24日,他做了第五次手术,这次手术后,他一再叮嘱邓颖超在他死后不要保留骨灰……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我们的总理永远离开了我们。
  学生完全进入了情境,他们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教师紧紧抓住了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并在两者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了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悟周总理博大的胸怀、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
  
  三、课了,余情未了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只有真情亘古不变,只有真情能感动一切。语文课绝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学生对世界的感受和思考,并最终积淀成学生精神世界中最深沉、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如王崧舟老师在执教《小珊迪》一文时,于结尾处安排了这样的说话练习。
  师:假如你就是故事中那个卖火柴的“我”,你亲身经历了这么一段过程,亲眼目睹了小珊迪的神情和面容,目睹了小珊迪的悲惨遭遇,目睹了小珊迪至死不忘那四个便士,至死不忘他弟弟的感人情景,你永远忘不了的是什么呢?
  生:小珊迪,我永远忘不了你。你的美好品质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师:是的,同学们,我们永远忘不了他那诚实的面容,我们永远患不了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多么可怜的一个孩子,多么可敬的一个孩子,让我们永远记住他。 在课的结尾处,老师善于捕捉情感的积蓄点,及时通过谈话,将学生的这种情感、感悟积淀下来,久而久之,就能凝结成学生的思想。 一堂语文课,如果给学生留下一段情,将影响其一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课堂需要感动、需要震撼、需要心灵的泪花,就像干涸的荒野需要甘霖,冰冻的雪原需要暖流一样。这种感动是学生与作品的直接对话,是师生之间的心灵交融,是作者之情、文本之情、学生之情、教师之情汇流而成的生命之歌。
其他文献
本文在研究了CEH,DQP和D(EOP)D三种漂白蔗渣浆循环回用过程中纸浆性质变化的基础上,通过使用生物酶对其进行改性,实验表明,在第一次循环时进行酶处理,纸浆的滤水能力有很大改善,纸浆
使用了环氧类湿强剂的湿强废纸存在再制浆困难的问题。本研究以育果袋纸(以旧瓦楞纸和PAE湿强剂为原料抄造而成)为湿强废纸的代表,考察了过氧化氢与次氯酸钠处理对湿强废纸再疏
据国家计生委统计,2009年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1.67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一。部分大中城市核心区和部分地市老龄化程度也相继超过20%。2011年,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1
戏剧,作为一种与小说、散文、诗歌并列的文学体裁,有独特魅力和学习价值。戏剧文学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地位,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为例,探究其戏剧选文的特点、原因
对Soda-AQ麦草浆少污染OHP漂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少污染OHP三段漂白,氧漂时NaOH用量3%,未漂浆的脱木素率达44.03%,随后的次氯酸盐漂白只需3%有效氯用量即可将浆
介绍了进出口纸浆、纸张在《法检目录》中的调整情况,通过对2007年进口纸浆、废纸和纸张的检验情况统计分析,提出在调整法检后,我国造纸行业在进出口纸浆、纸张贸易中应注意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