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任“五逐瘀汤”核心活血药及制方思路探析

来源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mj_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清代名医王清任“五逐瘀汤”的核心活血药及制方思路,为活血化瘀法的临床运用提供借鉴。[方法]以《医林改错》“方叙篇”和“少腹逐瘀汤说篇”所收录的五首逐瘀汤以及全书所载33首方剂为研究对象,结合《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本草品汇精要》等著作中的相关论述,对33首方剂及“五逐瘀汤”的药物运用频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王氏“五逐瘀汤”以“川芎-当归-赤芍-五灵脂-桃仁-红花”为核心活血药,其选取基于气血关系、药物质地、寒温属性等方面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重视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深刺下关穴结合耳穴电针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表评分、血浆P物质及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名三叉神经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深刺下关穴结合耳穴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毫针治疗,治疗15 d,观察治疗前、后的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表评分、血浆P物质及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表评分均有下降,且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简化McG
彩色血流编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C-DSA)是在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基础上,通过后处理软件(iFlow或Angioviz软件)处理得到彩色编码图像,从而定量分析血流动力学改变、观察参数变化的技术。CC-DSA具有不额外增加辐射量、耗时短等优点,近年来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不同的血流动力学方法各有其侧重点,本文介绍了在脑血管病方面应用较多的几种血流评价方法,并重点对CC-DSA在脑血管病方面的应用进
[目的]进行浙贝母药材的品质区划研究,指导浙贝母的合理栽培。[方法]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和采样,收集浙贝母药材样品和分布信息。基于浙贝母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含量,以及生态环境因子和空间分布数据,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ion,HPLC-ELSD)、Arc地理信息系统(Ar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ArcGIS)的空
目的 筛选哈蟆油和青蛙油中的差异蛋白质,发现这些蛋白质与高膨胀度和临床功效相关.方法 采用iTRAQ结合质谱技术建立哈蟆油和青蛙油蛋白质组数据库,通过比较两个蛋白质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