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村的水果蔬菜行业协会获得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集体啦!”。
日前,这个消息在下渌村村民间不胫而走,大家都为协会能获得全国荣誉感到高兴。许多群众都说,全靠协会建起了党支部,全体党员带头干,才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好成绩。
推行“支部+协会”模式探索“支部共建”新路子
2005年,广西武鸣县双桥镇下渌村水果蔬菜行业协会刚刚建立,时任会长韦世宁正巧也是下渌村的村党支部书记。为了让协会快速发展起来,韦世宁会长当下决定亲自组建协会的党支部,经协会会员商定,以后协会采取“支部+协会+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开展组织建设。协会的领导大部分由党员、村干部担任,从组织上保证了党支部在协会中的核心作用。
协会党支部建立起来后,经常主动和区、市科技部门取得联系,把专家请到协会来举办技术培训。协会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等方式,推广先进的管理技术,每个会员都积极參加培训和交流学习,保证了会员能及时掌握新技术。除此之外支部还组织会员到桂林柑桔研究所、广西科技园等先进示范基地参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使会员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促进新技术、新品种在协会的推广和应用。
为了加强与各级部门的联系,协会党支部与自治区科协科普部党支部、武鸣县科协党支部结成党支部共建单位,共同开展科普活动,以党建活动推动协会发展。结对共建以来,广西科协领导亲临协会,与会员开展座谈,向协会捐赠科普书籍,介绍专家给会员培训,联系开展科普项目建设,协会工作得到更好的推动和发展。
实施“党员示范”工程做好科技示范推广
协会党支部十分注重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抓好党员示范工程,在全村做好科技示范推广。党员“一带十”示范工程,就让群众领略到了党员的带头作用。党员“一带十”示范工程的具体做法是协会党支部的每个党员都建立1 个示范园,每个示范园带动10户农户开展科学种植。至今,协会共建设了示范果园23个。而示范果园的平均产量更高,产品质量更好。
协会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培育不少种植能手,这些种植能手不但自己科学种果致富,还能为其他果农开展技术服务。武鸣县乡土人才韦世林的示范果园就是协会党支部重点建设的示范基地之一,如今,他的果园里科学种植龙眼、砂糖桔、皇帝桔等,通过出售水果收入达30多万元。这一个示范果园带动了16户农户发展水果种植,每个农户也都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协会示范基地建设的成果吸引了各地水果种植者的关注,区内区外都有不少群众前来参观学习。2008至2010年间,协会接待各地群众到基地参观37次,参观人数3500多人次。同时,协会每年还接待各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到基地学习实践。
树立“科普惠农”理念推动下渌村科学发展
协会党支部在村里建立了一个科普惠农服务站,支部的17名党员全都是服务站的服务人员。支部党员积极联系外地客商来本村销售水果产品,每年都有广东、福建、云南、上海等外地商贩到村里收购产品。服务人员还将协会会员的供求信息发布在网上,既方便又快捷。协会支部经常协助各级部门在村里举办龙眼节、龙眼擂台赛、柑桔丰收节等大型活动,成为当地一大亮点,他们还带着水果产品参加广西科技大集、广西农产品博览会等推广活动。这些措施使全村所有的产品能以一个好价钱销售出去。协会支部党员争取申请无公害产品认证,制作下渌水果产品包装,为会员统一销售产品,使下渌的龙眼、沙糖桔打出了品牌,下渌的水果成为武鸣优质水果的代表。
有了特色的水果品牌,“农家乐”旅游项目在这里便渐渐兴起。会员积极参与村委组织的“农家乐”旅游开发,部分党员会员成为“农家乐”接待户,他们热诚迎接各方宾客到下渌村旅游,品尝下渌的优质水果,享受现代农民新的生活方式。
现在,当我们走进广西武鸣县双桥镇下渌村,就可以看到眼前一排排整齐的农家小院,一片片绿油油的果园和一群和谐相处的村民。许多群众都说,全靠协会建起了党支部,全体党员带头干,才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好成绩。(陈浩波)
(广西科协)
日前,这个消息在下渌村村民间不胫而走,大家都为协会能获得全国荣誉感到高兴。许多群众都说,全靠协会建起了党支部,全体党员带头干,才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好成绩。
推行“支部+协会”模式探索“支部共建”新路子
2005年,广西武鸣县双桥镇下渌村水果蔬菜行业协会刚刚建立,时任会长韦世宁正巧也是下渌村的村党支部书记。为了让协会快速发展起来,韦世宁会长当下决定亲自组建协会的党支部,经协会会员商定,以后协会采取“支部+协会+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开展组织建设。协会的领导大部分由党员、村干部担任,从组织上保证了党支部在协会中的核心作用。
协会党支部建立起来后,经常主动和区、市科技部门取得联系,把专家请到协会来举办技术培训。协会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等方式,推广先进的管理技术,每个会员都积极參加培训和交流学习,保证了会员能及时掌握新技术。除此之外支部还组织会员到桂林柑桔研究所、广西科技园等先进示范基地参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使会员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促进新技术、新品种在协会的推广和应用。
为了加强与各级部门的联系,协会党支部与自治区科协科普部党支部、武鸣县科协党支部结成党支部共建单位,共同开展科普活动,以党建活动推动协会发展。结对共建以来,广西科协领导亲临协会,与会员开展座谈,向协会捐赠科普书籍,介绍专家给会员培训,联系开展科普项目建设,协会工作得到更好的推动和发展。
实施“党员示范”工程做好科技示范推广
协会党支部十分注重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抓好党员示范工程,在全村做好科技示范推广。党员“一带十”示范工程,就让群众领略到了党员的带头作用。党员“一带十”示范工程的具体做法是协会党支部的每个党员都建立1 个示范园,每个示范园带动10户农户开展科学种植。至今,协会共建设了示范果园23个。而示范果园的平均产量更高,产品质量更好。
协会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培育不少种植能手,这些种植能手不但自己科学种果致富,还能为其他果农开展技术服务。武鸣县乡土人才韦世林的示范果园就是协会党支部重点建设的示范基地之一,如今,他的果园里科学种植龙眼、砂糖桔、皇帝桔等,通过出售水果收入达30多万元。这一个示范果园带动了16户农户发展水果种植,每个农户也都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协会示范基地建设的成果吸引了各地水果种植者的关注,区内区外都有不少群众前来参观学习。2008至2010年间,协会接待各地群众到基地参观37次,参观人数3500多人次。同时,协会每年还接待各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到基地学习实践。
树立“科普惠农”理念推动下渌村科学发展
协会党支部在村里建立了一个科普惠农服务站,支部的17名党员全都是服务站的服务人员。支部党员积极联系外地客商来本村销售水果产品,每年都有广东、福建、云南、上海等外地商贩到村里收购产品。服务人员还将协会会员的供求信息发布在网上,既方便又快捷。协会支部经常协助各级部门在村里举办龙眼节、龙眼擂台赛、柑桔丰收节等大型活动,成为当地一大亮点,他们还带着水果产品参加广西科技大集、广西农产品博览会等推广活动。这些措施使全村所有的产品能以一个好价钱销售出去。协会支部党员争取申请无公害产品认证,制作下渌水果产品包装,为会员统一销售产品,使下渌的龙眼、沙糖桔打出了品牌,下渌的水果成为武鸣优质水果的代表。
有了特色的水果品牌,“农家乐”旅游项目在这里便渐渐兴起。会员积极参与村委组织的“农家乐”旅游开发,部分党员会员成为“农家乐”接待户,他们热诚迎接各方宾客到下渌村旅游,品尝下渌的优质水果,享受现代农民新的生活方式。
现在,当我们走进广西武鸣县双桥镇下渌村,就可以看到眼前一排排整齐的农家小院,一片片绿油油的果园和一群和谐相处的村民。许多群众都说,全靠协会建起了党支部,全体党员带头干,才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好成绩。(陈浩波)
(广西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