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渗透传统领域,移动互联网的2014年

来源 :计算机应用文摘·触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72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互联企业的资本盛宴
  阿里巴巴(简称“阿里”)、京东、迅雷、新浪微博……,多家移动互联企业网企业奔赴美国上市,获得境外资本市场的认同,组成了新一届的中国网络概念军团。相对普通人而言,风投操盘手具有敏锐的嗅觉,资本市场更是以逐利为核心,如此多的中国网络概念企业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可,充分显示了其成长潜力。
  相比以新浪、网易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互联网上市企业,对传统领域的渗透甚至颠覆成为近年来登录纳斯达克的移动互联网企业的标签,阿里、京东和聚美优品均成为了互联网电商领域的宠儿,而京东同腾讯的股权交换,更显示出其对《微信》移动入口的期许和野心。
  除电商外,在线旅游的携程、艺龙等企业也在这一轮对传统领域的渗透和颠覆大潮中成为赢家。除了这些耳熟能详的高大上移动互联网企业外,以送餐业务为核心的“饿了么”、主打母婴用户群、力求将垂直网站做到极致的宝宝树等企业,也深受投资人的青睐,数次获得融资。
  海外资本市场的热捧,直接推动了移动互联网企业发展壮大,推动渗透进行。同时反过来,对用户流量和盈利的追求,则进一步加速了这些移动互联网企业对传统领域的渗透。
  向传统垂直领域渗透加剧
  资本市场不会跟企业谈什么情怀,利益才是将双方绑在一起的纽带,向传统垂直领域渗透并获得消费者是移动互联网企业崛起过程的必然环节。
  人头攒动的移动出行:2014年《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的烧钱大战,成功颠覆了消费者的习惯。不少用户第一次接触移动互联提供的垂直服务,甚至第一次体验移动支付,便是从打车软件开始。打车软件不单沉淀下庞大的用户群体,更带来巨额现金流,在众多APP中以黑马的姿态被移动互联网巨头相中,成为2014年崛起最快的移动服务。
  而后跟进的租车和拼车APP,同样是看到了围绕消费者“出行”这一核心应用背后的财富。这类APP兴起的同时,对于现有资源的分配和信息的对接进行了重构。而使用这些服务的消费者,则体会到了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便利。
  懒人经济下的在线点餐:从大众点评、美团等团购网站推出的餐饮团购这类最初级在线点餐模式,到“饿了么”和“点我吧”等一类更具移动互联网特色的点餐APP。这一经过多年原始积累的在线点餐领域,终于在2014年呈现全面爆发的态势。
  在今年,各个APP创业团队不但快速地完成了全国化布局,更同步推进PC网页和移动端的应用并获得大量用户,这些产品在线上流量和线下流量转换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通过线上流量降低运营成本的新兴餐饮模式,将在懒人经济的号召下快速崛起。
  成熟中的在线教育:从英语培训、考研公考到职业教育、K12教育和早教,整个在线教育的生态圈在2014年不断完善。而身处其中的YY旗下100教育、学而思网校和极客学院等在线教育机构,也在这股行业大势中快速壮大。
  在教育资源的整合、学员碎片时间的利用、教学成本的降低等方面的优势,让在线教育在2014年迅速崛起。事实上,不仅仅是交互方式和学习场景的改变,在线教育的创业者们通过对于学生、老师和内容的全新理解所设计的全新模式,也是对于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颠覆。
  巨头扎堆的移动健康:移动医疗和穿戴式智能设备,绝对可以成为2014年移动互联网当红明星。仅仅在2014年上半年,资本运作模式成熟的美国市场针对移动医疗的投资额就达到了23亿美元,同比增长176%。而据粗略统计,国内移动医疗和健康领域在2014年获得的融资额度也达到了10亿美元,庞大的资本运作,也显示了资本方对移动医疗领域的看好。
  我们不得不承认,从颠覆传统寻医问药模式,到围绕健康应用的新兴智能硬件,加上背后的消费者大数据,移动医疗市场的确充满了前景。而多年的市场布局和沉淀,各类医疗APP也从最初简单的挂号、买药向诊断服务渗透,开始全方位入侵传统医疗领域。同时,层出不穷的智能硬件更从运动和常见病监控等领域入手,在移动医疗的基础上,衍生出一个全新的领域。
  支付方式再革命:超市购物、KTV包房、餐厅用餐……,人们在2014年体验到了越来越丰富的移动支付种类。其实,当人们用APP软件打车并完成支付时、当朋友圈出现大量商品销售信息时,才猛然发现移动支付已融入我们生活的诸多方面。有意思的是,2014年四季度登场的支付宝移动开放平台,开始倾向于满足个人和组织的线下交易场景,此举让移动支付能够更好地渗透入餐饮、娱乐、购物以及旅游等众多传统行业。
  盒子遇阻,内容受宠
  相对于医疗、教育和餐饮等领域,2014年对于智能电视和电视盒子领域的创业者来说,日子却并不好过。在2013年疯狂增长的电子盒子,在2014年却迅速进入寒冬。从2014年6月起,广电总局的组合拳出击,从内容到应用的严格管制成功让电视盒子市场“冷静”下来。转瞬即至的寒冬,甚至让部分二三线品牌喊出“从零开始”的口号。
  不过,寒冬也从另一方面证实了内容对移动互联网企业的重要性。继版权大战后,视频网站资本倾轧随之而来,阿里入股优土、搜狐收购56网、小米入股爱奇艺,诸多资本运作显示视频大战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单纯的视频网站很难保持市场份额更不用说实现增长。
  掌控大量的在线视频资源,然后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电视盒子、智能投影仪,甚至智能路由器等产品,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视频生态,并从中延展出有效的商业模式,是目前越来越多巨头共同的选择。
其他文献
深挖痛点,用技术革新提升体验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巨头们在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布局,让工具类APP迎来了全新的机会和舞台,众厂商都急于抓住这个机会让自己的APP华丽地站在“舞池”中央。  以浏览器为例,和以往单纯追求体积小巧和全面功能的发展方向不同的是,现在的浏览器朝着更实用的方向发展。如《傲游云浏览器》不仅有为大屏手机用户提供的“手势 标签”操作模式,还提供了便捷的云服务和聚合阅读,给用户带来了
80%支付宝移动支付份额提升  春节期间,微信支付通过红包对支付宝发起了“偷袭”,一时间风光无比,让众多人认为微信支付将雄起并抢占不少支付宝的市场份额。然而艾瑞咨询近日的统计数据显示,半年后,支付宝钱包在移动支付市场的地位不降反升,市场份额从一季度的76.2%上升至了79.9%。艾瑞认为,今年一季度以来,由余额宝带领的互联网金融浪潮,使得移动支付用户数快速增长,并且潜移默化地促成了用户移动支付习惯
既然是横向评测,就要制定一个评测的标准和项目。在跟编辑部多位评测编辑交换意见后,我们决定将本次评测分为4个部分——外观和材质(20分),用户体验(30分),定位精准度(30分),音质(20分),总分为100分,得分最高的耳机将成为本次横评的优胜者。当然,由于市面上的电竞耳机价格差距较大,在评比的最后,我们将给与售价较低的耳机一定的得分加成。既以售价最高的产品为标准,价格每降低100元,得分提高6%
七月酷暑难耐,有“火炉”之称的重庆更是高温不断。空调?在“人才济济”的PCD编辑部办公室里也只是杯水车薪。对于编辑部的几位“重量级编辑”来说就有点远水不解近渴了。他们的秘密武器就是冰块矿泉水,没有写错哦,是结成冰的矿泉水,就用自己灼热的体温硬生生把冰块化成冰水来解渴。“砖家”我没有那么多过场,手捧清茶一杯,心静自然凉嘛!^_^  最接近正式版的Windows 7的RC版本已经发布,据说在这个版本中
一直想把小米做成中国苹果的雷军,终于和苹果创始人之一沃兹对话了。1月12日,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斯蒂夫·沃兹尼亚克与小米创始人雷军,在位于北京的小米公司进行了一场“极客巅峰对话”。事实上,这是沃兹继参加了小米的公司年会后,第二次公开为雷军和小米“站台”。雷军和他的小米,借此想释放怎样的信号呢?
理想化和市场化?我选择后者  2005年以前,刘晓屿已经在广州、上海等地从事过互联网、动画和广告等不同行业。当时,沿海城市已经面临激烈的产业分化,传统制造业的未来已经渐渐暗淡,涉及到动漫、游戏、创意和设计等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未来逐渐受到重视。  刘晓屿说:“从2001年我离开艺术院校后,心态一直是相对理想化、文艺化的。于是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就跟随一个朋友回重庆创业。但当时包括老板在内,团队成员都很
作为本年度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iPhone 5s上的创新亮点主要体现在Touch ID指纹识别功能上。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似乎Touch ID指纹识别也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不断有用户抱怨识别速度变慢、准确率降低等现象。这该怎么办呢?其实,有些小方法可以帮我们解决偶遇的“故障”。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产品  实际上在2010年底的时候,周超然和范峻苹就有了创业的想法。跟其他70、80后一样,周超然一直都对手机这样的科技产品有浓厚的兴趣,对数码圈的事情也很关注。但在当时没什么经验,就是觉得对于手机周边这一块应该会有市场,于是就白手起家开始做了。  才开始创业的时候,周超然遇到的困难很多,那时候基本上就是从零起步,自己和搭档都没制造产品的经验,也没有渠道和人脉。但就凭着一股
用智能手机抢火车票技巧  每年春节前后什么是最抢手的东西?毫无疑问是一张回家的火车票。除了去售票窗口排队购买,现在最常用的就是电话订票了。你是否为了订一张火车票拨电话拨得手指都酸了?那么请安装一款自动拨号软件吧!目前iOS和Android系统下都有这样的软件可以选择,可以使用它来进行自动连续拨号,而且能在挂断后快速重拨,节约抢线时间,大大提高了抢线成功几率,降低了手工拨号的“劳动强度”。除此之外,
Change:像游戏一样的生活  玩过FPS游戏的朋友一定有过类似的体验:当你把准星对准某一名敌人时,他的个人资料(比如生命值、身份和攻击力等)便会显示在电脑屏幕上。这种将系统提示信息叠加到人物身上的功能,就是AR技术的雏形。  通过计算机系统提供的信息,AR技术可以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人物和场景的解析服务,从而提高用户对生活方方面面的感知力,最终实现对现实生活的“增强”。简单来说,就是当我们配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