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3歲半了,生性活泼好动,酷爱汽车模型,不管国产汽车还是世界名车,他都能叫出品牌,令大人们也刮目相看。
记得儿子刚上幼儿园时,由于年龄偏小,缺乏跟小朋友相处的技巧和经验,所以天天有小朋友跟在老师屁股后面告他的状。爸爸在家的教育理念是“人不犯你,你不犯人”,但调皮聪慧的儿子不用调教,已经照“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去做了。每次小朋友对他稍稍有点触动,他都会还击。每当儿子犯错误,作为家长跟老师交流,我都感觉儿子的“不省心”,看见别的小朋友乖巧懂事,我真是羡慕不已。开始时,我耐心地说服教育他,他态度诚恳很快认错发誓再也不犯,但没过几秒钟就又犯了,几次下来不奏效,失去耐心的我每次在他犯错后,都以“打”告终。
一天,老师又对我说,儿子因为跟小朋友抢桌花,把小朋友的嘴巴咬了(儿子很积极,每次加餐加点都会主动去拿桌花)。走到班里,我顾不上是当着很多小朋友的面,怒不可遏地一顿呵斥:“妈妈不要你了,老师也不要你了。”儿子哭得更凶了,加之天气炎热,浑身上下都湿透了,最后很委屈地跟小朋友道了歉。
周末带儿子去理发,理完发途经一家玩具店,儿子看好一列悬浮式托马斯小火车,129元,类似的车在家已经有2辆,我当然不答应。一会儿下起了雨,儿子始终没有丝毫让步,任凭我使尽浑身解数也无济于事。想到家里还晒着被子,我急得六神无主,怒气将理智冲到了九霄云外,当着很多人的面,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拖过来一顿狠打。挨完打的儿子吓得浑身发抖,刚才的傲慢和自信已经荡然无存,乖乖跟我回了家。
晚上我在沙发上做艾灸理疗,儿子好奇地问爸爸:“妈妈怎么了?”爸爸很认真地跟他说,因为你今天惹妈妈生气了,把妈妈气病了。听了爸爸的话,儿子一改刚才的顽皮淘气,走到我身边,乖乖地把小脸蛋贴在我的脸上亲了又亲,眼睛红红的泛着泪花,像只温顺的猫咪,一会去给我倒水,一会又要给我按摩,我从来没见儿子如此乖巧过,想想白天的~幕,我心里隐隐作痛……
想想儿子平日里的表现,我一直是把他跟坏孩子划着等号,难道儿子就没有优点吗?是否自己的教育方式不恰当?记得儿子生病在家休息时,帮奶奶择菜、洗莱,虽然到头来菜没洗净,还弄得满地水,但他帮大人做事的出发点是好的。每次吃饭,他会等所有家人都坐下再按顺序分筷子,说这是尊老爱幼(因为分筷子是儿子的一大乐趣,他可以练数数,如果拿对就会受到表扬)。儿子虽然在幼儿园经常犯错,但儿子很诚实,从来不撒谎。还记得那天在幼儿园咬了小朋友,我说儿子是不是小朋友先咬你你才咬的别人,儿子很诚实地说:“妈妈,没有,小朋友没咬住我的嘴我咬住他的了,是他抢我的桌花,我才生气咬人的。”儿子看电视从不机械地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谁也没刻意教他,他却能随着音乐,从第一个城市一直背到最后一个,顺序从来不会搞乱……
带着疑问,我咨询了一位研究儿童心理学的朋友,朋友告诉我说:“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孩子,不能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孩子聪慧、模仿力极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的行为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朋友的话深深触动了我。想想儿子入托半年来,我一直以成人的眼光看孩子,以大人的标准来严格要求孩子,这是犯了一个多么愚蠢的错误。在他犯错误受罚的时候,在他幼小稚嫩的心灵深处,是否也有很多话想对妈妈和老师说。孩子同样需要尊重、理解,3歲的幼儿也不例外。当妈妈在未弄明白原因的前提下,当着那么多孩子的面呵斥他,当着外人的面当街打骂他,他也有自尊,他也要面子。这种不尊重、打骂式的教育只是助长了他的坏脾气。换位思考,如果尊重孩子,发生问题时先冷处理,然后蹲下来小声跟他说话,问清原因,因势利导,再教他跟同伴相处的技巧、方法,教他正确的消费理念,也许就会是另一种结果。
尊严,3歲的宝宝也需要理解、尊重、宽容,教育孩子,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记得儿子刚上幼儿园时,由于年龄偏小,缺乏跟小朋友相处的技巧和经验,所以天天有小朋友跟在老师屁股后面告他的状。爸爸在家的教育理念是“人不犯你,你不犯人”,但调皮聪慧的儿子不用调教,已经照“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去做了。每次小朋友对他稍稍有点触动,他都会还击。每当儿子犯错误,作为家长跟老师交流,我都感觉儿子的“不省心”,看见别的小朋友乖巧懂事,我真是羡慕不已。开始时,我耐心地说服教育他,他态度诚恳很快认错发誓再也不犯,但没过几秒钟就又犯了,几次下来不奏效,失去耐心的我每次在他犯错后,都以“打”告终。
一天,老师又对我说,儿子因为跟小朋友抢桌花,把小朋友的嘴巴咬了(儿子很积极,每次加餐加点都会主动去拿桌花)。走到班里,我顾不上是当着很多小朋友的面,怒不可遏地一顿呵斥:“妈妈不要你了,老师也不要你了。”儿子哭得更凶了,加之天气炎热,浑身上下都湿透了,最后很委屈地跟小朋友道了歉。
周末带儿子去理发,理完发途经一家玩具店,儿子看好一列悬浮式托马斯小火车,129元,类似的车在家已经有2辆,我当然不答应。一会儿下起了雨,儿子始终没有丝毫让步,任凭我使尽浑身解数也无济于事。想到家里还晒着被子,我急得六神无主,怒气将理智冲到了九霄云外,当着很多人的面,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拖过来一顿狠打。挨完打的儿子吓得浑身发抖,刚才的傲慢和自信已经荡然无存,乖乖跟我回了家。
晚上我在沙发上做艾灸理疗,儿子好奇地问爸爸:“妈妈怎么了?”爸爸很认真地跟他说,因为你今天惹妈妈生气了,把妈妈气病了。听了爸爸的话,儿子一改刚才的顽皮淘气,走到我身边,乖乖地把小脸蛋贴在我的脸上亲了又亲,眼睛红红的泛着泪花,像只温顺的猫咪,一会去给我倒水,一会又要给我按摩,我从来没见儿子如此乖巧过,想想白天的~幕,我心里隐隐作痛……
想想儿子平日里的表现,我一直是把他跟坏孩子划着等号,难道儿子就没有优点吗?是否自己的教育方式不恰当?记得儿子生病在家休息时,帮奶奶择菜、洗莱,虽然到头来菜没洗净,还弄得满地水,但他帮大人做事的出发点是好的。每次吃饭,他会等所有家人都坐下再按顺序分筷子,说这是尊老爱幼(因为分筷子是儿子的一大乐趣,他可以练数数,如果拿对就会受到表扬)。儿子虽然在幼儿园经常犯错,但儿子很诚实,从来不撒谎。还记得那天在幼儿园咬了小朋友,我说儿子是不是小朋友先咬你你才咬的别人,儿子很诚实地说:“妈妈,没有,小朋友没咬住我的嘴我咬住他的了,是他抢我的桌花,我才生气咬人的。”儿子看电视从不机械地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谁也没刻意教他,他却能随着音乐,从第一个城市一直背到最后一个,顺序从来不会搞乱……
带着疑问,我咨询了一位研究儿童心理学的朋友,朋友告诉我说:“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孩子,不能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孩子聪慧、模仿力极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的行为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朋友的话深深触动了我。想想儿子入托半年来,我一直以成人的眼光看孩子,以大人的标准来严格要求孩子,这是犯了一个多么愚蠢的错误。在他犯错误受罚的时候,在他幼小稚嫩的心灵深处,是否也有很多话想对妈妈和老师说。孩子同样需要尊重、理解,3歲的幼儿也不例外。当妈妈在未弄明白原因的前提下,当着那么多孩子的面呵斥他,当着外人的面当街打骂他,他也有自尊,他也要面子。这种不尊重、打骂式的教育只是助长了他的坏脾气。换位思考,如果尊重孩子,发生问题时先冷处理,然后蹲下来小声跟他说话,问清原因,因势利导,再教他跟同伴相处的技巧、方法,教他正确的消费理念,也许就会是另一种结果。
尊严,3歲的宝宝也需要理解、尊重、宽容,教育孩子,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