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可普遍化道德视角的两种“移情”路径

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chi7m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自身换位于他人地位进行考量是可普遍化道德理论的核心特征。这一特征在现代社会科学中被称为“移情”。在可普遍化道德理论中可以推演出两种基本的移情路径:一是换位于自身可能的对反处境之上的移情,二是换位于他人处境之上的移情。经过分析将发现,在前一种移情的基础上可以合理地推论出可普遍化的道德原则,而后一种移情方式由于存在着人格同一性问题,因此在其基础上无法合理地推论出可普遍化的道德原则。
其他文献
大学生冷暴力在高校中常常出现,因其非显性、隐蔽性等特点,不易被家长、学校、老师所重视,却对受害者心理层面、精神层面造成严重伤害和长期影响。本文从分析大学生冷暴力现
本文通过对意识形态概念史的梳理和反思,分析并批判了关于意识形态经验基础和观念系统的形而上学;在以“当下”时间结构的分析阐述了意识形态的三种简单类型及其混合之后,对宣称
劳动教育并不单纯指代劳动,而是教育化之后的劳动。在新形势下,国内部分青少年在日常生活学习活动中表现出对劳动成果不珍惜、不会劳动、不愿意劳动的现象,部分教育工作者也
《新型工程材料》是力学、土木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安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以《新型工程材料》作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梳理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
以“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为例,在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整合教材,结合信息技术,以问题驱动,注重证据和逻辑,有效促进生物学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的
《德国悲悼剧起源》与其说是一部文艺学著作,不如说是本雅明历史认识论的思想蓝图。通过对主体性历史的反思,本雅明指出了主体性历史哲学的弊端,认识到历史认识不能简单套用传统
朱陆之间的主要分歧在于朱熹混淆了道德与知识。回溯朱、陆二子的辩论过程,分析有关尊德性与道问学、博与约、太简与支离的争论,陆九渊实际上并不否认道德的知识性,他所反对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发展良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行业在进行电气设备安装的时候需要良好的安装技术,而低压电气安装技术就
安全管理工作是高校行政后勤支部工作中一项尤为重要的工作。本文从安全管理工作评估分析,安全管理工作标准制定与执行,支部对安全工作检查与监督实施,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处
针对社会对海洋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根据海洋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总结出海洋信息技术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和方法,对海洋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