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

来源 :启迪·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mmer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幼儿园的管理中,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引导幼儿遵守规则,适应集体生活,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无论是对教师、幼儿还是班级,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班级 常规 科学 有序
  重视班级常规培养,这是幼儿园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叶圣陶先生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幼儿园的管理中,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引导幼儿遵守规则,适应集体生活,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无论是对教师、幼儿还是班级,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以尊重儿童为前提
  在建立常规的过程中同样也要遵循我园“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而体现对幼儿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的尊重是首要前提。例如,小班幼儿刚刚入园,从早上入园保持良好的情绪、到独立洗手、吃饭、换鞋、穿衣服等等,一日生活各环节的顺利完成对他们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所以,在小班上学期的常规中,早饭后孩子们可以自由看书或玩玩具,并没有擦拭任务。而中班的孩子早饭后需要先把自己的小椅子搬到集体活动区域,取抹布把自己的小椅子擦干净,然后按照先后顺序把小椅子摆到线上,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再玩会儿玩具。到了大班,每个孩子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卫生区,早饭后孩子们要去擦拭自己的卫生区,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班级环境更加整洁、卫生。
  二、以科学有序为关键
  幼儿园对常规的核心要求应是:科学、有序。“科学”反映的是常规的质量,常规要能体现科学保育、科学教育的原则与规律;“有序”指的是常规实施的流畅性,师生熟悉并能有条不紊地完成一日生活的流程。
  例如,我园喝奶时配一片饼干的常规,就很好地体现了常规的科学性。我园根据保健室的建议,从促进牛奶吸收的角度,在每天喝奶时为每个幼儿增加一块饼干,让孩子们边喝奶边吃饼干,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保证喝奶环节更科学。家长对此也给予了积极的肯定。有一位中班幼儿家长在班级互动论坛中这样写道:“今早送孩子到幼儿园,正巧碰上班级小朋友喝奶。令人感到惊喜的是,每个小朋友在喝奶的同时还可以领到一块美味的饼干!我们知道,这样更有利于牛奶被身体吸收,同时又增加了孩子们的口感,看到每位孩子有滋有味的神态就知道——小朋友们爱这样喝奶。小小饼干大智慧,让我们看到幼儿园工作的细致入微、精益求精”。
  同样,孩子们午睡前与教师拍手、拥抱、道午安的常规体现了常规的自然性,一方面能让孩子们在教师温柔的拥抱和问候中获得温暖、平和、愉悦的体验,带着放松的心情进入睡眠环节,另一方面,拥抱的同时教师也能完成对幼儿的午检,了解孩子手中是否有不便于睡觉带的小东西,了解孩子是否有发烧或其他不适。
  三、以幼儿体验为方法
  对于常规要求,教师不是借助权威通过反复强化要求孩子遵守,而是要以适宜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这些规则和要求,在活动中体验规则的意义和必要性,从而发自内心的愿意遵守规则,这也是幼儿从他律阶段过渡到自律阶段的重要表现。在经验中学习是幼儿理解常规要求的关键。有学者将经验分为四种类型:直接经验、模拟经验、替代经验和语言经验。对于幼儿来说,直接经验和模拟经验对于理解常规要求更有效。
  例如,对于小班幼儿容易出现的撕书现象,小六班的吴老师没有直接的批评和要求,她找到那个有时会撕书的小朋友,说老师今天给你讲一个新的故事好不好,孩子很高兴地答应了。于是“我拿出那本‘特殊的书’,开始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故事的内容很有意思,可是,马上就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我停了下来,冬冬急忙问我‘后来呢,后来呢’,我对着冬冬满脸疑惑地说‘哎呀,我也很想知道后来怎么样了,可是故事的结尾不知道哪儿去了,真可惜’……”,于是,在接下来的谈话中,孩子很认真地说,他下次一定观察周围谁不会看书,他也提到自己有时候也不爱护书籍,下次不会了。通过这样巧妙的方式,让孩子直接体验到了自己撕书行为的后果,而不是简单要求幼儿不能撕书。
  四、以促进自理为目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部分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培养幼儿的自律”。有研究者指出,以管理为目的,剥夺幼儿自由的强制性的纪律,体现了教师的高控制,而教师的高控制形成了幼儿对教师的依赖,这种依赖使幼儿的自主性和规则意识很难形成,导致幼儿缺乏对行为的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而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教师对幼儿的控制。这种常规教育将幼儿的主体性教育的内容抽空了,使得“培养幼儿的主体性”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总之,在建立和制定班级常规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师一定要思考这些常规要求对幼儿可能产生的短期、长期影响。常规培养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方便教师管理,更不是为了控制幼儿,而是要促进幼儿的自主发展,让幼儿学会自律、自理,最终将幼儿培养成为一个具有规则意识和道德自律的人。
其他文献
[摘 要] 将游戏引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可以优化小学信息技术课,优化教师的教和促进学生的学,营造出一个宽松、活泼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利用游戏的形式教学,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主动地建构和表现自己对新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有利于学生全面、积极主动地发展。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游戏 学习 初探  著名作家严文井先生曾提出,“玩也是学习”,而且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学习,会玩的人才会
校本培训是实现青年教师教学专业化的重要手段。针对地方综合性大学学科类型多、教学技能基础弱的特点,本着“学思践悟,重在实践”的培训理念,构建了多角度、多层面地方高校
[摘要]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性学习能够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能够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取语文知识。本文首先阐述了实施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再对当前我国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对策,希望能够对提高我国高中语文教学水平的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字] 高中语文
突发事件是令教师头痛的事,有时它会打乱课堂秩序,有时会分散学生注意力,有时会影响班级风气。不可避免的是这些“意外”时常出现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教师如果能凭着高超的语言技巧、怀着一颗宽容的心,灵活处理、巧妙引导,就能化消极为积极。  一、幽默的言语让“意外”变得轻松  幽默,是一种智慧,是一门艺术,是一种生活技巧,是一种人生态度。如果教师能让幽默走进课堂,就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创造轻松、活跃的课
义务阶段的数学教育应当是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必需的重要的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有意义的、实际的、有挑战性的;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与生活是相辅相成的,老师在课堂上要联系生活实际,在习题的设计上也要贴近生活,让学生从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使之产生亲近感,变得具体而生动,诱发学生动手
城市形象主要是指城市展示给公众的综合性的文化形象,包括城市的历史底蕴、城市经济水平和精神文化等。一个拥有良好城市形象的城市,对外可以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的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