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农村小学作文的有效资源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xs8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長期以来,作文始终困扰着农村的学生和教师,老师挖空心思地教,学生硬着头皮“挤”,结果许多学生写出的作文不但语言干瘪,而且内容贫乏、空洞,缺少真情流露,尤其缺少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作文题材虚假、单一。究其原因,除了农村学生阅读面窄,信息量小,语言积累相对不足,语言运用能力偏低外,农村作文教学的城市化现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一、农村作文教学城市化现象的原因
  首先教材内容的城市化。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材越编越美,但从课文到习作、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甚至词句训练,更多反映的还是城市生活。
  其次众多的儿童读物多以城市生活为背景。以近年来颇受儿童欢迎的童话、小说为例,主人公几乎均出生在城市,他们各种有趣经历大都是城市生活的反映。各类学生作文选、报刊发表的优秀学生作品,也是以反映城市生活居多,这些读物无疑对学生作文的题材取向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最后作文教学方式封闭,学生闭门造车,很难将作文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教师为学生提供“引路”的范文,立意高,选材新,并且多出自城市学生之手,反映的是城市学生的生活与感受。
  二、农村小学作文必须立足农村实际
  笔者认为,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必须立足农村实际,发挥农村学校独特的优势,积极开发利用农村作文教学资源,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得作文不竭的源泉,进而感受作文的乐趣,更加热爱农村、热爱生活。
  1.从农村生活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作文生活化理论认为,小学生作文应是学生真实世界和想象世界的反映,只有储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学生才能有话可写,有事可叙,有情可抒。农村教师应根据农村学生的生活特点,引领学生积极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1)观察自然山水之美。农村虽没有城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但有碧空沃野、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有春之绿、冬之雪、夏之花、秋之果,可为什么学生感受不到这些自然之美,表达不出这些自然之韵呢?关键是缺少“对美的发现”。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使他们都有一双敏锐的眼睛、细腻的心灵。除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自由观察外,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教师要重视对观察的引导,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2)了解丰富的人文风情。我国农村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悠久的文化、独特的地域风土培育出了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这些民俗风情往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并且蕴涵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了解、感受当地农村人文风情,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这方面的写作素材,而且可以拓展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
  一是感受乡情。受生产生活方式、居住环境和亲缘关系的影响,农村人憨厚、纯朴、真诚,与城市相比,农村人更注重交往和互助。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搜集这些素材,鼓励他们将这些素材引入习作中。
  二是了解乡俗。俗话说十里不同俗。不同地区具有各自独特的风俗,这些风俗在节庆、婚丧嫁娶等重要的场合表现尤为突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农家传统文化的体现。这些风俗大多反映美好的愿望和理想。教师可以利用节庆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当地民俗,探究民俗的来历、演变,捕捉其有趣的故事。
  三是体察乡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的面貌、人们的生活、精神状态等都发生了变化,通过观察、访问、实地调查等,了解和感受这些变化,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观察能力和辨别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习作开拓广阔的空间。
  (3)体验农村生活的甘苦。农村的孩子多数在耳濡目染中真实地感受农村生活,但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独生子女的增加,许多农村孩子也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不能深切地体验农村生活中的乐和苦,这对他们人格的形成也是不利的。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多和家长交流,主动承担家务。也可以利用农村学校的独特优势,有组织地参加力所能及的助老、助残活动,在活动中增加体验,积累生活经验。
  (4)感受有趣的乡村生活。学生的乡村生活较之城市的孩子,多了几分自由,多了几分快乐,天地更广阔,生活更是惬意。农村学生春天到野外放风筝、摘野花,夏天到小河里捉小鱼、摸螃蟹,秋天到野外逮蚂蚱、摘野果,冬天还可以跟着叔叔、伯伯到野地里逮野兔,真是乐趣无穷。老师要引导学生用心观察、感受生活,学会捕捉生活中精彩的瞬间,把丰富多彩的事物记下来,让学生从这些有趣的生活中有所发现,使身边这些小事成为写作的“素材仓库”,作文时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从农村生活中学习生动的语言
  (1)农村谚语。农村谚语是农民群众口头流传的固定的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立秋摘花椒,白露打黑桃,霜降采柿子,立冬打晚枣”……都非常生动形象。学生通过收集、交流这些丰富的农村谚语,既提高了农事作文的科技知识含量,又积累了写作素材。
  (2)春联。春节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春联则是我国独有的一种传统文化。春节来临,家家户户总要贴上新的春联,以示辞旧迎新,期冀新的一年生活更加甜美、富足。春联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各个方面,且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的陶冶和艺术的享受。
  (3)惯用语。惯用语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口头创造出来的,表义精炼准确。这些词语格式大都较固定,具有特定的意义且具有强烈的修辞色彩。
  (4)专用术语。各类农事活动,都有其专用术语,教师引导学生经常参加劳动,有意识地积累这方面的语言。如种瓜要“浸种”、“压秧”,果农要“疏枝”、“疏果”,等等。这样指导学生写出文章,既学到了农技知识,又积累了语言,又扩大了题材的范围。
  “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淌不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叶老的话道出了作文的真谛。只要我们善于开发、充分利用农村生活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其他文献
期刊
当前独立学院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规定尚不够明晰.其法律地位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与我国现行民办高等教育法律体系不协调;独立学院法律地位规范的内容不健全;规范性法律文件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致力于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合作体系提出的“中国方案”,为世界共同均衡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日本各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识也逐渐发生着转变,
新千年 ,新世纪第一春。中共中央统战部、全国政协民宗委、国家宗教事务局于 2 0 0 1年元月 1 9日 ,在京举行“喜迎新千年新世纪”座谈会。全国五大宗教团体领导人和首都宗教
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本文分析了当前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存在的一些不足,对加强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意
期刊
教育部出台的首次对学生的权利和权利救济制度作了明确规定.高校学生申诉制度是其中着重强调的一种学生权利救济制度,既能全面保护学生的权利又能保障高校能够依法行使职权,
近几年来,我国大多数的电力企业亏损普遍较为严重.为了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要加强物资采购控制,通过价值管理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重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仔细分析上海自贸区的创新,不难发现,其重要原则是把握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的对接,力求金融改革服务实体经济。我们也看到,上海自贸区的所有金融政策都是出自实际需求的归纳和提炼,都是从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出发,服务于跨境投资贸易。  有媒体梳理了这些“结合点”,一是按照目前自贸区的金融政策,区内中资、外资企业和金融机构均可以以其实缴资本为基数从境外借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