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闻人物”的诈骗术

来源 :廉政瞭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N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度“十大经济新闻人物”、“中国公益慈善大使”、浙江浙商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投资公司董事长……一般人很难把拥有这些头衔的人和诈骗犯罪挂上钩,然而,35岁的郜银河就是这样的人。
  
  寒门子弟衣锦还乡
  2004年前,郜银河的人生堪称是部贫寒子弟白手起家的奋斗史。
  1993年,18岁的安徽少年郜银河为了能筹到去北京的路费,把亲友借了个遍,也只筹到了330元。在北京摸爬滚打10年后,郜银河凭着自己的勤奋与才智,不仅立业,拥有了一家东北菜馆和一家四川麻辣火锅酒楼,还成了家。
  2004年,根据北京市政府建设规划,郜银河拥有产权的酒楼被拆迁,他得到了223万元的一次性政府补偿金。而此时,他也获知了另一个喜讯:妻子柴凌英怀孕了。
  “现在我事业有成,可以衣锦还乡了,也可以在妻子的亲戚朋友面前长一下志气。”饱经风霜的郜银河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快乐。
  意气风发的郜银河先是带着妻子回到了安徽老家,把当年欠下的人情都加倍奉还上,一时在村里传为美谈。随后,郜银河随妻子到了她的家乡浙江桐庐县,在初为人父的喜悦中准备开创新的事业。
  “负翁”的疯狂包装
  郜银河觉得,开餐馆挣的都是小钱,因此决定“另辟疆场”,干大事业。
  浙江是工业大省,郜银河认为煤炭供应非常赚钱,况且他在产煤大省山西还有一定的人脉。为此,郜银河注册了桐庐诚信贸易有限公司,正式涉足煤炭生意和建材生意。
  然而,这一次并没有天遂人愿。2004年到2006年间,郜银河在煤炭生意和建材生意上基本就没赚到钱。
  2007年初,郜银河无意间翻阅到一本《胡雪岩传奇》,让他“豁然开朗”:“中国自古官商不分,声势大,才能成大事。”
  从此,郜银河没有心思管理公司的生产经营了,而是把全部心思扑在谋划他的“商场圈地”棋局上。
  一向低调的郜银河突然活跃起来,到处联系老同学、故知己,想方设法联系上一切掌权人物。老乡会、同学会、高尔夫会员聚会,他更是每会必到。为增加身价,郜银河买下一辆奔驰轿车作为自己的座驾。
  “小钱不出,大钱不入,想办大事必须要大手笔。”这一年,郜银河账面上的收入是400万元,但是花出去的超过了总收入。这时的郜银河手上连包装自己的钱都捉襟见肘,只好到银行申请贷款。不过,郜银河的名气已越来越响了,各种媒体上经常出现他的名字。
  2008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郜银河的企业资金链陷入断裂的边缘。他一边向银行申请贷款,一边求助于各类朋友,希望能帮助自己的企业挺过寒冬。
  早年艰难的人生经历,使郜银河成为一个不肯轻易认输的人,他在谋划一个更大的计划。他要在桐庐建立桐庐安徽商会,并出任会长;他要网罗更多的商界朋友,树立自己的形象,出了名,借錢就更加容易了;他还报名参加了浙江大学总裁培训班,因为这时的他太需要“朋友”了。
  郜银河把所有资金都抽出来,又找准会员们借了一部分,终于筹得2000万元,开始大张旗鼓地筹建商会。在联络家乡企业的过程中,郜银河总会厚礼相送,出手阔绰,为自己博得了仗义之名。
  “我们商会一定会成为安徽人的骄傲,只要是安徽商人来到我们商会,不管遇到任何困难,找到我郜银河,一定帮忙解决……”商会落成那天,郜银河请来了不少媒体。他还宣布了商会慈善捐助失学儿童计划,大打慈善牌。他在剪彩仪式上的演讲,成为了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主题。果不其然,之后,有关郜银河的报道传遍了社会各界,他扬名的目的达到了,成了外人眼里的“商界名流”。
  2009年初,郜银河在杭州注册成立了郜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但这是一个空壳公司。而此时,他的桐庐诚信贸易有限公司已经在多家银行欠款。负债累累的郜银河只好拆东墙补西墙,还一度求助过民间借贷,利息最高时甚至达到9分。
  “商界名流”锒铛入狱
  2009年6月,正焦头烂额的郜银河,突然得到朋友提供的一个讯息——中央媒体在组织“2009年中国十大经济新闻人物”评选活动。郜银河认为机会来了。他先以自荐的形式,报名参加了“经济新闻人物”的评选活动。在递交相关材料的同时,他聘请写作好手,整理他的素材和故事,编造出可以令人信服的创富故事。同时,他又想尽一切办法联络上评委会成员,以期能被“照顾”。而这时,多个债权人上门逼债,银行的一笔300万借款也到期了,但郜银河顾不了那么多,决定赌一把:“先办‘经济新闻人物’的事,只要有了这个重量级的光环,就什么事都好办了。”
  因为郜银河没能还债,几名债权人将他告上法庭,此时他已经欠下债务4000余万元,而他的资产根本不足以抵债:27亩工业用地、一套129平方米的商品房、5辆汽车,总价值2500余万元。2009年11月,法院查封了郜银河的工厂、房产和汽车等抵押物。
  在参评“经济新闻人物”的过程中,他见到了浙江缙云商人陈艳——浙江大学总裁班里的同学。本来就是同学,这时又都“事业有成”,陈艳和郜银河就更加亲近起来了。生意人,谈得最多的自然是生意。陈艳说现在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她手上有500万元现金,不知做什么生意好。
  “我的煤炭生意是暴利生意。我们可以合作,稳赚不赔。实在不行就算我借你的好了,资金回笼后还可以提高一点利息给你。”郜银河试探性向陈艳抛出“绣球”。不明就里的陈艳对郜银河的能力信服不已,随后爽快地借给郜银河600万元,双方商定利息为2分3,两个月后还款。
  2009年12月,“中国经济新闻人物”评选活动揭晓,郜银河如愿高票当选。陈艳对郜银河满是赞美之词,对借给他的巨款更是格外放心。
  “妹子,这不到年底了吗,煤炭要涨价,这时屯下一批货,明年出手就可以大捞一笔。可我的资金还没回到位,你看能不能再借我些钱周转下?”陈艳刚回到缙云,郜银河就又打来电话,再度借钱。这时的陈艳骑虎难下,她不想得罪这个“经济新闻人物”,可刚借出去的钱还没收回呢。
  随后,郜银河和妻子柴凌英驱车来到陈艳的家中,带了很多礼品给陈艳及其家人。在郜银河夫妇再三承诺10天后一定准时还款的情况下,陈艳勉强凑了600万元给郜银河。然而,10天后,陈艳并没等到郜银河前来还款。
  “放心,妹子,哥哥嫂嫂还能坑你?再容我两天,款只要到账,我立马给你划过去!”接连拖了数天后,陈艳再也坐不住了,上门找郜银河还钱,郜银河被逼无奈,才东挪西借还了陈艳330万元。此时,陈艳对郜银河产生了怀疑,她委托律师查了郜银河的相关资产,当她获知郜银河的公司及个人所有资产已经被银行查封时,才知道自己掉进了一个骗局中,遂向公安机关报案。
  2010年5月7日,郜银河被刑事拘留。6月10日,他被缙云县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批准逮捕。柴凌英也于7月12日被逮捕归案。
  12月13日,缙云县人民法院对郜银河和柴凌英诈骗案作出一审判决:郜银河、柴凌英犯诈骗罪,郜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并处罚金100万元,柴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60万元;继续向郜银河、柴凌英追缴赃款,返还给受害人陈艳。郜银河、柴凌英表示要上诉。(本文拒绝上网或转载)
其他文献
微博是成功人士的照妖镜?一个又一个成功人士在微博群众的围观下现出了原形。大家发现原来成功人士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他们其实和每个俗人一样,时有虚荣、幼稚和无聊的一面。在微博混久了,会觉得所谓成功人士,不过是在某一领域高于常人一些,其它的地方,和咱隔壁邻家那个喝多了或摔桌子砸板凳、或流口水骂大街的怪叔叔差不多。  最新一尊成功人士形象大坍塌事件發生在当当网老总李国庆身上,作为微博新人,他迅速以一组口味奇
有次打出租车,一路上总有车横来直去乱夹塞,但我这辆车的司机师傅却总是让。我忍不住说,明明是你有理,为何你要让他们?司机苦笑着回答说,这年头,就是有理的让着没理的。后来,我在一本京城的出租车杂志上,看到介绍一个司机25年无事故的事迹,也是说他开车,总是有理时让着无理的,并号召出租车司机向他学习。  这样的让法,很有中国特色。中国的传统道德,对于一个“忍”字,很是在意。无论有理没理,遇事先忍。于是“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