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文化建设新时期到来的背景下,文章结合传播学中的大众传播“四功能说”,提出电视节目的“文化引领”功能,并浅析了娱乐节目发挥文化引领功能的重要性,以呼吁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寓教于乐”的本位回归。关键词:娱乐节目 文化引领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要求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认真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为新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指导纲领,《决定》认为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并指出“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电视媒介作为人们日常接触最为频繁、影响力最大的大众媒介,其对社会的导向作用不容忽视。我国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及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更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媒体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消费需要,中国电视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便是电视娱乐节目的过度娱乐化倾向泛滥。这主要体现在电视娱乐节目在节目数量上的极度膨胀、同质化现象极其严重和“低俗、庸俗、媚俗”化倾向明显。许多电视媒体在制作娱乐节目只着重了娱乐节目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却基本上没有引领文化的意识,也没有去考虑媒体的社会导向功能和媒体在塑造时代精神、建构人类文明方面的重大作用。一味地追求高收视率和广告效益使许多电视台以“出位”博眼球,“庸俗、媚俗、低俗”之风大行其道,这无疑是与“文化大繁荣”的要求相悖的。二、电视娱乐节目的文化引领功能及其重要性1.电视节目的“文化引领”功能根据传播学相关理论,大众传播有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和提供娱乐四大基本功能。传递信息,即向受众传递各种信息,包括正在发展变化中的客观事实及文学、艺术、科学、广告等;引导舆论,即通过信息的传递、解释是大多数受众对形成基本一致的意见、态度和看法,用以调节社会内部冲突、协调关系;教育大众,即通过对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传播保持和发展文化遗产、促进个人的社会化进程;提供娱乐,即为受众提供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缓解生活、工作中的紧张和压力。结合我国媒体所担当的导向作用,本文将媒体的引导舆论功能和教育功能概括为“文化引领”功能:即通过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先进文化的传播,引领社会风尚、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媒体是社会的“守望者”、“监视者”,也是“引领者”。尽管由于电视节目类型的不同,某一种功能在特定节目类型中会相对更突出一些,但是并不意味着其它功能就可有可无。一档新闻节目若只重视说教,就会流失观众人群;一档娱乐节目若只关心娱乐,就会背弃社会责任。因此,电视节目只有同时发挥信息传播、娱乐和文化引领的功能,才能同时兼顾媒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电视娱乐节目发挥文化引领功能的重要性斯宾塞的“受众商品论”提出,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产品是受众的注意力。节目在广播电视中只是“免费午餐”,受众才是广播电视媒介的真正商品,媒介通过节目将受众吸引过来并打包出售给广告商以获得利益。因此,一档节目能够吸引到越多的观众,就越能受到广告主的青睐,也就越有盈利价值。从这点出发,娱乐节目无疑是最优选择:受众喜欢收看娱乐节目,媒体和广告商也乐在其中,不同的目的汇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将大众媒体的娱乐功能推上了顶峰,而其它功能则一再被忽视。但与此同时,传媒是公共资源,应当体现公共利益,即使是娱乐节目也不例外。过度的娱乐将导致文化的枯萎,而伴随着文化的枯萎,娱乐也将变成单纯的嬉笑游戏,最终丧失其生命力。美国学者波兹曼在《娱乐致死》一书中提出:“电视的一般表达方式是娱乐,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娱乐至死的物种”。随着“文化大繁荣”政策的提出和国家广电总局“限娱令”最终出台,娱乐节目迎来了更为激烈的竞争,面临着新一轮的优胜劣汰,改变势在必行。“以才事君者久,以色事君者短。”纵观如今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花俏的包装、大量的噱头、空洞无味的实质内容,以及“庸俗、低俗、媚俗”之风的盛行,不正是“以色事人”么?娱乐不等于愚乐,中国电视娱乐节目要走出发展的困境,就必须回归本位,重新审视自身作为大众媒体的基本责任,塑造自身的文化内涵、发挥文化引领功能,才能内外兼修,“才”“色”兼备。充分发挥娱乐节目的文化引领功能,用对优秀文化的践行和传承来打造一批有思想、有内涵、有营养、有市场的娱乐节目,既是对“文化大繁荣”的时代要求的积极回应,也是从节目自身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做出的正确选择,更是我国在发展文化产业和对外文化贸易过程中有效抵抗外来娱乐节目入侵、积极地进行对外文化输出的关键所在。总之,纯粹娱乐,已走向没落;寓教于乐,开始回归。只有将娱乐与文化中某种更根本更深层次的东西融合起来,发挥娱乐节目的文化引领功能,笑思并重、以人为本,节目才富有价值,才能长青。参考文献:[1]《娱乐至死》,(美)尼尔波兹曼,章艳,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3]《媒介泛娱乐化现象批评》,时统宇,《新闻实践》,2006年第2期[4]《浅析电视娱乐节目的庸俗化倾向》,冯力强,《新闻传播》,2001年第1期[5]《中国电视娱乐化现状研究》,宋艳,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