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民办高校本科生“新生年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构想,来改变我国传统闭塞的民办教育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新生年实践性教学模式”课题的研究,使本科新生能成为大学教学资源优势的分享者,并能充分利用丰富的研究和实践资源,从新生年开始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
【关键词】新生年 指导思想 实践性教学模式
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和各具特点的教学模式,我国的高职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10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也初步探索了一些适合国情的高职教学模式。对民办高校的本科新生年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有利于深化高职教学改革,进一步充实、完善和深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民办高校教学模式。
一、指导思想
(一)以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建构新生年教学模式”的依据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发展新阶段,民办本科高校应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民办高校应该“造就出一种特殊的人才,他们掌握技能,富有探索精神并渴望解决问题,拥有清晰思维和熟练掌握技能,拥有丰富的多样化的实践经验。这样的人将是二十一世纪的生力人才”。
(二)以重新配置的教育资源为“建构新生年教学模式”的基础
重新配置各种教育资源、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改革基础课程教学,让本科生通过各种形式共享优势资源,获得多样化的整合教育经验与技能,在他们的专业方向内探索不同的领域,对其专业技能进行补充,确保学生能充分利用校内及周边社区的技术、智力和文化等资源。
(三)以重构课程体系为“建构新生年教学模式”的前提
1.改革课程结构。从更新教育观念入手,带动课程体系的创新,以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作为基本内容,以技能训练、实验实训为核心课程,建立起合理的课程结构。
2.跨学科教育。跨学科主修课程通常占课程计划的50%以上,主要类型有三种:一是以文化传统为基础的课程,二是以问题为基础的课程,三是以技能训练为基础的课程。学生在完成必修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打通各院系所有的选修课程,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基本技能。
3.实践教育。普遍建立与工业界、企业界和商业界的相互联系,积极鼓励学生从低年级起就深入到企业、公司实践学习、服务学习,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获取自身发展的机会。
(四)以改革教育手段与教学方法为“建构新生年教学模式”的保证
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直接影响到新生年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实施和操作。因此在建构新模式的同时要充分关注和慎重选择好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相结合,选择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多样化手段和方法。
二、建构以应用型为主的 “新生年实践性教学模式”
(一)概念提出
实践性教学主要指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专业知识和下厂实习、实验实训的方式,培养学生具有从业岗位必需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的教学方式。
(二)设计原则
建构“新生年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以问题为先导”原则、“以任务为驱动”原则、“以新生年为起点”原则、“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原则等。
1.以学生为中心
在实践性课程教学中,学生从理解和接受式的被动学习转变为探索和实践结合的自主学习;教师不再是“讲台上的圣人”,而更多地起“场外教练”的作用。
2.以任务为驱动力
给学生开放性的、实践性的材料进行练习,并将问题同时提出,使学生带着问题(即任务)进行探索和实践,这种问题贯穿整个求解过程,给学生以自主获取知识的引导。
3.以新生年为起点
如果说本科教育的四年是一个整体,第一年便是这个整体的奠基部分。农事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教学的第一年也正像育种、播种等操作一样具有关键的作用。
(三)重点强化
1.新生年本科生分享民办高校的实验室资源——参与实训
民办高校培养的是应用型的人才,本科生在一年级时就应该接触实验室资源,参与生产实训。新生入学后,要充分发挥烟台南山学院硬件资源优势,有秩序的组织学生参与到专业的实验实训中去,使其在新生年就对专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加强校企合作,促进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
根据学校“建合作机制,创校企双赢”的实施方案,学校将急企业所急,做企业所需,努力实现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大力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烟台南山学院相关部门也正在与企业研究,细化培养方案,将企业请进校,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走上大学讲台,根据企业实际需要讲授实用知识技能,保障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工作,实现企业零选择、就业零距离、上岗零适应。
总之,“新生年实践性教学模式”,是以本科生新生年为开端,在大学学习中始终注重对“探求新知识”“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培养,激发新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操作的主动性。同时还应该立足于中国国情,将本科生新生年实践教学作为民办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新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广泛的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熟练掌握并积累他们自己领域的技术和方法,为其专业工作和就业做好准备。
【关键词】新生年 指导思想 实践性教学模式
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和各具特点的教学模式,我国的高职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10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也初步探索了一些适合国情的高职教学模式。对民办高校的本科新生年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有利于深化高职教学改革,进一步充实、完善和深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民办高校教学模式。
一、指导思想
(一)以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建构新生年教学模式”的依据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发展新阶段,民办本科高校应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民办高校应该“造就出一种特殊的人才,他们掌握技能,富有探索精神并渴望解决问题,拥有清晰思维和熟练掌握技能,拥有丰富的多样化的实践经验。这样的人将是二十一世纪的生力人才”。
(二)以重新配置的教育资源为“建构新生年教学模式”的基础
重新配置各种教育资源、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改革基础课程教学,让本科生通过各种形式共享优势资源,获得多样化的整合教育经验与技能,在他们的专业方向内探索不同的领域,对其专业技能进行补充,确保学生能充分利用校内及周边社区的技术、智力和文化等资源。
(三)以重构课程体系为“建构新生年教学模式”的前提
1.改革课程结构。从更新教育观念入手,带动课程体系的创新,以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作为基本内容,以技能训练、实验实训为核心课程,建立起合理的课程结构。
2.跨学科教育。跨学科主修课程通常占课程计划的50%以上,主要类型有三种:一是以文化传统为基础的课程,二是以问题为基础的课程,三是以技能训练为基础的课程。学生在完成必修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打通各院系所有的选修课程,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基本技能。
3.实践教育。普遍建立与工业界、企业界和商业界的相互联系,积极鼓励学生从低年级起就深入到企业、公司实践学习、服务学习,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获取自身发展的机会。
(四)以改革教育手段与教学方法为“建构新生年教学模式”的保证
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直接影响到新生年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实施和操作。因此在建构新模式的同时要充分关注和慎重选择好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相结合,选择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多样化手段和方法。
二、建构以应用型为主的 “新生年实践性教学模式”
(一)概念提出
实践性教学主要指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专业知识和下厂实习、实验实训的方式,培养学生具有从业岗位必需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的教学方式。
(二)设计原则
建构“新生年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以问题为先导”原则、“以任务为驱动”原则、“以新生年为起点”原则、“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原则等。
1.以学生为中心
在实践性课程教学中,学生从理解和接受式的被动学习转变为探索和实践结合的自主学习;教师不再是“讲台上的圣人”,而更多地起“场外教练”的作用。
2.以任务为驱动力
给学生开放性的、实践性的材料进行练习,并将问题同时提出,使学生带着问题(即任务)进行探索和实践,这种问题贯穿整个求解过程,给学生以自主获取知识的引导。
3.以新生年为起点
如果说本科教育的四年是一个整体,第一年便是这个整体的奠基部分。农事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教学的第一年也正像育种、播种等操作一样具有关键的作用。
(三)重点强化
1.新生年本科生分享民办高校的实验室资源——参与实训
民办高校培养的是应用型的人才,本科生在一年级时就应该接触实验室资源,参与生产实训。新生入学后,要充分发挥烟台南山学院硬件资源优势,有秩序的组织学生参与到专业的实验实训中去,使其在新生年就对专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加强校企合作,促进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
根据学校“建合作机制,创校企双赢”的实施方案,学校将急企业所急,做企业所需,努力实现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大力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烟台南山学院相关部门也正在与企业研究,细化培养方案,将企业请进校,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走上大学讲台,根据企业实际需要讲授实用知识技能,保障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工作,实现企业零选择、就业零距离、上岗零适应。
总之,“新生年实践性教学模式”,是以本科生新生年为开端,在大学学习中始终注重对“探求新知识”“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培养,激发新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操作的主动性。同时还应该立足于中国国情,将本科生新生年实践教学作为民办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新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广泛的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熟练掌握并积累他们自己领域的技术和方法,为其专业工作和就业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