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乡村旅游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旅游方式,人们在都市的生活、工作压力之下,想要追寻质朴、放松的生活状态,这也促进其极大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规范服务流程,加强服务意识、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加强规划管理,凸显特色、加强促销推广等解决对策,希望可以促进乡村旅游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对策
城市生活节奏较快,人们的压力也较大,在这种环境下,人们越来越注重追求生态自然,渴望质朴、放松的生活状态,这也让乡村旅游不断发展壮大,其和度假村以及酒店等不同,因为其特殊性也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乡村旅游中有效的利用了当地的风景、生态环境、文化资源、建筑等各种资源,具备休闲旅游、农业体验游等项目,这种新的旅游形式还在不断的发展,然而在发展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其发展效果受到了限制,这就需要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促进乡村旅游更好的发展,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一、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当前人们的生活及工作压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越来越向往田园生活,对自然环境也越来越渴望,加上政府的强力支持,这些都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类型,每个地区都出现了多样化的旅游项目及景点,如休闲山庄、观光农业、特色民宿。相关资料显示,2016年我国总体休闲农业以及乡村旅游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累计接待了游客数量达到了约21亿人,在这两项的营业收入金额上已经高达5700亿元,这些发展让672万农民受到了益处。在2017年我国休闲农业及农村旅游大会上证明其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扩展,无论是在速度还是规模上都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可以说是发展的蓬勃期。
二、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乡村旅游在不断的发展,这也为当地的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旅游方面的收入有了极大的提升,然而高速、大规模的发展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我国的乡村旅游还是在发展的阶段,在发展中追求发展速度,就使得景点众多,而投资小,让品质无法得到保证,在乡村旅游总体的管理能力、开发模式、专业水平方面都存在不足,还处于发展初期,无法跟上快速的开发速度[1]。
(一)重复投资没有特色
要发展乡村旅游,就离不开地域资源以及区域文化等因素的支持,但是我国的乡村旅游在开发中存在简单复制的问题,进而使得乡村旅游项目之间有同质化高的问题,没有乡村性等,主要体现在乡村建设设施开始向城市化发展,旅游的产业也变得商业化等,这严重影响了其乡村性的特点,让消费者满意度不高,这就无法确保较高的消费回头率。而导致这一根本问题的原因就是乡村旅游在开发上的规划以及管理力度不够,且有很多地区的乡村旅游是以合作组织或者是家庭作为单位发展的,这就限制了市场主体的综合竞争力,缺乏有效的组织,让旅游项目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在规划上不足,建设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管理水平较低[2]。
(二)服务管理不规范
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中一般都缺乏先进的基础设施,在服务水平上不高,缺乏管理等问题。因为乡村旅游有关人员没有完整、正确的认识乡村旅游者的心理情况和行为动机,欠缺较强的服务意识,在旅游服务产品的设计上不足,这些都影响了客户对乡村旅游项目的满意程度,无法有效刺激客户的长久消费能力,项目发展中的增值服务费不够。管理者没有全面、正确的认识乡村旅游的特性就是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乡村旅游是一种服务产品,除了需要为客户提供多样化分散的服务环节之外,如餐饮住宿消费、旅游参观、旅游产品购买等,还需要加强科学规划以及管理,要注重加强旅游者在该地区的全程导游观光服务,需要整合好7P,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价格策略、整合促销、旅游产品设计、全流程管理、多渠道分销、服务人员培训与管理等[3]。
(三)促销推广没有创新性
乡村旅游在促销推广上不足,没有创新性,促销推广的方法落后,宣传方式单一。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让乡村旅游项目被人所知的途径还是人际传播,这就使得很多乡村旅游项目虽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是还是不能有效的被外界人们所知。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三方面,第一是投资主体实力不足,使得在促销推广的预算上不够;其次,项目规划的层次不高,没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及挖掘乡村旅游资源;最后,促销推广上的专业人才不够。
(四)形式简单,核心竞争力欠缺
很多的乡村旅游产品形式简单,还是停留在餐饮、住宿上,很多农家乐都是居民自己的家,收费较低,没有进行规划,在管理上也很欠缺,住宿环境较差。一些旅游景点位于自然资源环境较好的地区,然而因为没有进行有效的规划,使得乡村旅游中没有乡村民俗、乡土文化的内涵,没有让人参与、体验的地方。各旅游景点没有自己的特色,这就使得无法给人们留下独特的印象,缺乏核心竞争力[4]。
(五)配套设施不齐全
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时间还不长,基础不足,且乡村旅游开发单位缺乏有效的组织等,这些都让乡村旅游缺乏齐全的配套设施,在景区开发以及道路交通等方面都较为滞后,餐饮住宿文化娱乐等一些配套设施的层次不高,不够齐全,这就无法满足旅游消费者的多样化的需求,让乡村旅游停留在单一的餐饮游或者是参观游上,因为旅游产品的单一化发展,使得乡村旅游在开发上不够深度,创收能力也受到了影响。
三、乡村旅游发展意义
(一)可以改善劳动力过剩问题
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改善劳动力过剩问题,我国的农村一直都有很多的剩余劳动力,当前我国最少有400多万剩余劳动力,多则1亿多人。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帮助缓解这一问题。世界旅游组织的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发展旅游业可以创造很多的就业岗位,在一些旅游业发展较早的地区,其已经成为当地的第三產业中的支柱产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各个行业的发展,很多农户都可以在家挣钱,不断有更多的外出打工农民纷纷回到家乡从事旅游接待工作。 (二)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改造
很多农村旅游区在没有开发之前的条件比较落后,这体现在交通、卫生以及通讯等方面,而在开发旅游之后,政府也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不同的投资方式为其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这也让农村居住条件以及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5]。
(三)可以加快以城带乡的步伐
我国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而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也让城镇居民农村消费得到提升,让城市的多种资源可以更快的流向农村,包括资金、技术以及信息等,还可以促进城乡经济融合以及三次产业的联动发展,这些对实现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四、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一)规范服务流程,加强服务意识
要确保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提升旅游者对该地区旅游项目的满意程度,这就需要对服务的流程进行规范,加强他们的服务意识。以往乡村旅游中一般都是乡村或者是农户自己进行相关的工作,包括规划、设计以及运营,这些都是独立开展的,一般当地农民是经营服务人员,这样容易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互相之间争抢客源、竞争层次低、服务质量不高等。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引入专业的旅游开发公司进行这一系列工作,要将当地的闲散乡村旅游资源有效整合起来,要协调好每个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服务的提升,让其更加规范、更流程化,让旅游者可以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包括风土人情、自然风光以及乡村美食,满足他们放松身心的需求,进而得到美好的旅游消费体验,提高他们的满意度。
另外,需要加强村民的服务意识,服务意识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是因为他们对都市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以及心理特征等缺乏全面的认识,进而限制了服务水平的提升,这也让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受到影响,会降低满意度。服务人员以及管理者需要注重加强服务意识,除了商业服务意识之外,还有具有淳朴性及乡土性,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乡村旅游的魅力。
(二)加强规划管理,凸显项目特色,发展特色旅游项目
为了避免出现重复开发,乡村旅游没有特色的问题,就需要注重对乡村旅游开发项目进行规划、评审以及管理,加强规划的水平,防止出现低层次的开发以及重复建设问题,在开发建设中需要避免出现破坏、掠夺旅游资源的问题。另外,需要提高开发的组织水平,乡村旅游就是对乡村中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这一般包含很多的自然人文要素,还要每家每户都能积极的参与到开发建设中,需要让专业的旅游开发公司整合资源,进行统一的开发,让总体规划更加科学、有效,建设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项目。专业的旅游公司有资金以及专业能力,能够对乡村旅游进行综合开发,如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服务产品、旅游商品、推广旅游线路等,如果旅游产品缺乏特色,那么就很难会让游客有想要购买的欲望,这就需要加强自身的竞争力,要结合本地区在资源以及区位上的特点,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创新性的开发旅游产品,种类要多,还要具有显著的特色,进而可以有效发挥出其特色优势,变成乡村旅游项目的外在竞争力,吸引更多的人,让旅游产品的层次提升,可以获得更多的增值,促进商品的销售。比如,一些地区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民族特点,这些地区就可以开展民俗游;而一些地区具有特色资源,就可以建设古镇游;一些地区的环境良好,那么就可以建设休闲度假旅游区或者是养生养老旅游区;而一些地区中具备红色资源,就可以建设党性教育基地。很多地区中有很多的乡村旅游点,这就使得一些商家经营的乡村旅游项目是同样的,在有多种选择的情况下,游客就会比较,这就需要政府能够全面的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包括商户条件、游客需求以及当地旅游资源等,进而让商户可以发展出自己的特征,通过个性以及特色去吸引更多的游客,需要防止出现恶意竞争的情况。
(三)注重人才培训
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和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这就需要有目的性的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及培训工作,进而提升他們的业务素质以及综合素质。在培训中,需要让从业人员学会先进的旅游服务理念、掌握系统的管理知识以及营销技能,进而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加强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另外,还需要让从业人员更加深度的了解本地区的风俗风情、文化、景区旅游等,加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为游客提供更全面的服务。除了本地区人员之外,还需要引入外部人力资源,如让专业志愿者也参与到乡村旅游建设发展中,可以让他们设计或者规划旅游景点等。
(四)加大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旅游景区一般都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配套服务设施不全问题,这就严重影响了当地的乡村旅游发展[6]。这些设施也是乡村公共设施,主要是政府提供资金进行建设,因为这样的建设需要很多的投资,但是回收时间比较长,且收益不高,因此民间资本不喜欢涉足。虽然在发展乡村旅游中需要加强公共设施建设,但是这些设施并非单独为旅游而建,而是要促进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这就需要政府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先考虑开。
(五)大力度宣传,提升知名度
乡村旅游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需要提升其知名度,因此,需要加强宣传推广工作,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可以知道,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在该区域内的竞争力提高。乡村旅游需要提高影响力,正确建立品牌,可以逐渐形成有效的乡村旅游经济圈。另外,也可以通过定期举办乡村旅游产品的说明会、旅游展览会、推介会等方式进行宣传推广,加强乡村旅游的声势,凸显出其实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旅游具有积极作用,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当前乡村旅游还是高速的发展中,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服务质量、自身特色等,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作者单位: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李瑞品,1978年生,男,讲师,研究方向:旅游区域发展和旅游文化多元化。
参考文献
[1]卢小丽,赵越,王立伟.基于DEMATEL方法的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索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33(2):209-213.
[2]张文香.山海关区北营子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实践[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27(1):41-44.
[3]赵华,于静.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5,(4):102-103.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对策
城市生活节奏较快,人们的压力也较大,在这种环境下,人们越来越注重追求生态自然,渴望质朴、放松的生活状态,这也让乡村旅游不断发展壮大,其和度假村以及酒店等不同,因为其特殊性也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乡村旅游中有效的利用了当地的风景、生态环境、文化资源、建筑等各种资源,具备休闲旅游、农业体验游等项目,这种新的旅游形式还在不断的发展,然而在发展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其发展效果受到了限制,这就需要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促进乡村旅游更好的发展,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一、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当前人们的生活及工作压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越来越向往田园生活,对自然环境也越来越渴望,加上政府的强力支持,这些都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类型,每个地区都出现了多样化的旅游项目及景点,如休闲山庄、观光农业、特色民宿。相关资料显示,2016年我国总体休闲农业以及乡村旅游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累计接待了游客数量达到了约21亿人,在这两项的营业收入金额上已经高达5700亿元,这些发展让672万农民受到了益处。在2017年我国休闲农业及农村旅游大会上证明其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扩展,无论是在速度还是规模上都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可以说是发展的蓬勃期。
二、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乡村旅游在不断的发展,这也为当地的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旅游方面的收入有了极大的提升,然而高速、大规模的发展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我国的乡村旅游还是在发展的阶段,在发展中追求发展速度,就使得景点众多,而投资小,让品质无法得到保证,在乡村旅游总体的管理能力、开发模式、专业水平方面都存在不足,还处于发展初期,无法跟上快速的开发速度[1]。
(一)重复投资没有特色
要发展乡村旅游,就离不开地域资源以及区域文化等因素的支持,但是我国的乡村旅游在开发中存在简单复制的问题,进而使得乡村旅游项目之间有同质化高的问题,没有乡村性等,主要体现在乡村建设设施开始向城市化发展,旅游的产业也变得商业化等,这严重影响了其乡村性的特点,让消费者满意度不高,这就无法确保较高的消费回头率。而导致这一根本问题的原因就是乡村旅游在开发上的规划以及管理力度不够,且有很多地区的乡村旅游是以合作组织或者是家庭作为单位发展的,这就限制了市场主体的综合竞争力,缺乏有效的组织,让旅游项目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在规划上不足,建设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管理水平较低[2]。
(二)服务管理不规范
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中一般都缺乏先进的基础设施,在服务水平上不高,缺乏管理等问题。因为乡村旅游有关人员没有完整、正确的认识乡村旅游者的心理情况和行为动机,欠缺较强的服务意识,在旅游服务产品的设计上不足,这些都影响了客户对乡村旅游项目的满意程度,无法有效刺激客户的长久消费能力,项目发展中的增值服务费不够。管理者没有全面、正确的认识乡村旅游的特性就是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乡村旅游是一种服务产品,除了需要为客户提供多样化分散的服务环节之外,如餐饮住宿消费、旅游参观、旅游产品购买等,还需要加强科学规划以及管理,要注重加强旅游者在该地区的全程导游观光服务,需要整合好7P,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价格策略、整合促销、旅游产品设计、全流程管理、多渠道分销、服务人员培训与管理等[3]。
(三)促销推广没有创新性
乡村旅游在促销推广上不足,没有创新性,促销推广的方法落后,宣传方式单一。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让乡村旅游项目被人所知的途径还是人际传播,这就使得很多乡村旅游项目虽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是还是不能有效的被外界人们所知。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三方面,第一是投资主体实力不足,使得在促销推广的预算上不够;其次,项目规划的层次不高,没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及挖掘乡村旅游资源;最后,促销推广上的专业人才不够。
(四)形式简单,核心竞争力欠缺
很多的乡村旅游产品形式简单,还是停留在餐饮、住宿上,很多农家乐都是居民自己的家,收费较低,没有进行规划,在管理上也很欠缺,住宿环境较差。一些旅游景点位于自然资源环境较好的地区,然而因为没有进行有效的规划,使得乡村旅游中没有乡村民俗、乡土文化的内涵,没有让人参与、体验的地方。各旅游景点没有自己的特色,这就使得无法给人们留下独特的印象,缺乏核心竞争力[4]。
(五)配套设施不齐全
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时间还不长,基础不足,且乡村旅游开发单位缺乏有效的组织等,这些都让乡村旅游缺乏齐全的配套设施,在景区开发以及道路交通等方面都较为滞后,餐饮住宿文化娱乐等一些配套设施的层次不高,不够齐全,这就无法满足旅游消费者的多样化的需求,让乡村旅游停留在单一的餐饮游或者是参观游上,因为旅游产品的单一化发展,使得乡村旅游在开发上不够深度,创收能力也受到了影响。
三、乡村旅游发展意义
(一)可以改善劳动力过剩问题
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改善劳动力过剩问题,我国的农村一直都有很多的剩余劳动力,当前我国最少有400多万剩余劳动力,多则1亿多人。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帮助缓解这一问题。世界旅游组织的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发展旅游业可以创造很多的就业岗位,在一些旅游业发展较早的地区,其已经成为当地的第三產业中的支柱产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各个行业的发展,很多农户都可以在家挣钱,不断有更多的外出打工农民纷纷回到家乡从事旅游接待工作。 (二)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改造
很多农村旅游区在没有开发之前的条件比较落后,这体现在交通、卫生以及通讯等方面,而在开发旅游之后,政府也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不同的投资方式为其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这也让农村居住条件以及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5]。
(三)可以加快以城带乡的步伐
我国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而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也让城镇居民农村消费得到提升,让城市的多种资源可以更快的流向农村,包括资金、技术以及信息等,还可以促进城乡经济融合以及三次产业的联动发展,这些对实现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四、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一)规范服务流程,加强服务意识
要确保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提升旅游者对该地区旅游项目的满意程度,这就需要对服务的流程进行规范,加强他们的服务意识。以往乡村旅游中一般都是乡村或者是农户自己进行相关的工作,包括规划、设计以及运营,这些都是独立开展的,一般当地农民是经营服务人员,这样容易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互相之间争抢客源、竞争层次低、服务质量不高等。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引入专业的旅游开发公司进行这一系列工作,要将当地的闲散乡村旅游资源有效整合起来,要协调好每个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服务的提升,让其更加规范、更流程化,让旅游者可以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包括风土人情、自然风光以及乡村美食,满足他们放松身心的需求,进而得到美好的旅游消费体验,提高他们的满意度。
另外,需要加强村民的服务意识,服务意识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是因为他们对都市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以及心理特征等缺乏全面的认识,进而限制了服务水平的提升,这也让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受到影响,会降低满意度。服务人员以及管理者需要注重加强服务意识,除了商业服务意识之外,还有具有淳朴性及乡土性,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乡村旅游的魅力。
(二)加强规划管理,凸显项目特色,发展特色旅游项目
为了避免出现重复开发,乡村旅游没有特色的问题,就需要注重对乡村旅游开发项目进行规划、评审以及管理,加强规划的水平,防止出现低层次的开发以及重复建设问题,在开发建设中需要避免出现破坏、掠夺旅游资源的问题。另外,需要提高开发的组织水平,乡村旅游就是对乡村中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这一般包含很多的自然人文要素,还要每家每户都能积极的参与到开发建设中,需要让专业的旅游开发公司整合资源,进行统一的开发,让总体规划更加科学、有效,建设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项目。专业的旅游公司有资金以及专业能力,能够对乡村旅游进行综合开发,如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服务产品、旅游商品、推广旅游线路等,如果旅游产品缺乏特色,那么就很难会让游客有想要购买的欲望,这就需要加强自身的竞争力,要结合本地区在资源以及区位上的特点,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创新性的开发旅游产品,种类要多,还要具有显著的特色,进而可以有效发挥出其特色优势,变成乡村旅游项目的外在竞争力,吸引更多的人,让旅游产品的层次提升,可以获得更多的增值,促进商品的销售。比如,一些地区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民族特点,这些地区就可以开展民俗游;而一些地区具有特色资源,就可以建设古镇游;一些地区的环境良好,那么就可以建设休闲度假旅游区或者是养生养老旅游区;而一些地区中具备红色资源,就可以建设党性教育基地。很多地区中有很多的乡村旅游点,这就使得一些商家经营的乡村旅游项目是同样的,在有多种选择的情况下,游客就会比较,这就需要政府能够全面的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包括商户条件、游客需求以及当地旅游资源等,进而让商户可以发展出自己的特征,通过个性以及特色去吸引更多的游客,需要防止出现恶意竞争的情况。
(三)注重人才培训
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和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这就需要有目的性的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及培训工作,进而提升他們的业务素质以及综合素质。在培训中,需要让从业人员学会先进的旅游服务理念、掌握系统的管理知识以及营销技能,进而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加强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另外,还需要让从业人员更加深度的了解本地区的风俗风情、文化、景区旅游等,加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为游客提供更全面的服务。除了本地区人员之外,还需要引入外部人力资源,如让专业志愿者也参与到乡村旅游建设发展中,可以让他们设计或者规划旅游景点等。
(四)加大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旅游景区一般都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配套服务设施不全问题,这就严重影响了当地的乡村旅游发展[6]。这些设施也是乡村公共设施,主要是政府提供资金进行建设,因为这样的建设需要很多的投资,但是回收时间比较长,且收益不高,因此民间资本不喜欢涉足。虽然在发展乡村旅游中需要加强公共设施建设,但是这些设施并非单独为旅游而建,而是要促进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这就需要政府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先考虑开。
(五)大力度宣传,提升知名度
乡村旅游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需要提升其知名度,因此,需要加强宣传推广工作,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可以知道,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在该区域内的竞争力提高。乡村旅游需要提高影响力,正确建立品牌,可以逐渐形成有效的乡村旅游经济圈。另外,也可以通过定期举办乡村旅游产品的说明会、旅游展览会、推介会等方式进行宣传推广,加强乡村旅游的声势,凸显出其实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旅游具有积极作用,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当前乡村旅游还是高速的发展中,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服务质量、自身特色等,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作者单位: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李瑞品,1978年生,男,讲师,研究方向:旅游区域发展和旅游文化多元化。
参考文献
[1]卢小丽,赵越,王立伟.基于DEMATEL方法的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索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33(2):209-213.
[2]张文香.山海关区北营子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实践[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27(1):41-44.
[3]赵华,于静.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5,(4):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