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肉毒毒素皮下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后残余疼痛的效果

来源 :中华疼痛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hilei19850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A型肉毒毒素(BTX-A)皮下注射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DRG-PRF)治疗后残余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浙江省人民医院疼痛科收治的PHN患者28例纳入本研究,性别、年龄不限,病程大于3个月,所有患者经规范的药物治疗后数字等级评分(NRS)≥5分.首先选择1~4个“责任神经节段”给予CT引导下DRG-PRF治疗,治疗参数设置为温度42℃、频率2 Hz、脉宽20 ms、电压55~99 V,治疗时间为每节段8 min.治疗后3d针对残余疼痛区域行BTX-A皮下注射,用生理盐水20 ml对BTX-A 100 U进行稀释,每隔1~2cm给予BTX-A 5 U(1 ml)皮下注射,总剂量不超过100 U.采用NRS和睡眠质量评分评估患者术前、PRF治疗后3d及BTX-A治疗后1周、1个月和3个月时的疼痛强度和睡眠质量,并比较治疗后各随访时点的疼痛缓解≥50%的患者情况.结果 28例PHN患者中,26例PRF治疗后存在残余疼痛,进行了BTX-A注射治疗.治疗前、PRF治疗后3d及BTX-A治疗后7d、1个月和3个月时的NRS评分分别为(7.5±1.4)、(4.4±1.0)、(2.4±1.1)、(2.2±1.0)和(2.3±1.0)分,治疗后NRS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08,P<0.05).治疗前、PRF治疗后3d及BTX-A治疗后7d、1个月和3个月时的睡眠质量评分分别为(1.2±0.9)、(2.3±1.2)、(3.2±0.9)、(3.4±0.8)和(3.3±1.0)分,治疗后睡眠质量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27,P<0.05).PRF治疗后3d及BTX-A治疗后7d、1个月和3个月时疼痛缓解≥50%的患者比例分别为54%(14/26例)、81%(21/26例)、81%(21/26例)和81%(21/26例).结论 BTX-A皮下注射有助于缓解DRG-PRF治疗后残余疼痛,进一步提高PHN患者的疗效.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外生菌根菌及盐碱地土壤真菌为对象,运用菌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方法,对不同pH值培养液和土壤滤液对外生菌根菌生长的影响、外生菌根菌生长对不同pH值培养液和土壤
以甘谷和邢台果园阿月浑子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和自动气象站结合,记录分别调查了其物候期和果园气象因子,以阿月浑子枝条叶面积和枝条长度变化为着眼的,分析了物候期和气象条
目的 探讨颈脊神经脉冲射频联合针刺肌筋膜触发点(MTrPs)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颈源性头痛患者60例
本文报道一例严重心脏电风暴患者,经艾司洛尔、胺碘酮等药物治疗无效,经偏振光近红外线照射星状神经节后,频发的室性心动过速与室颤消失,电风暴得以治愈,并文献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