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教学资源引导问题解决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0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教学环节资源、学生习题资源等,对学习材料进行有意识的拓展,引导学生亲身经历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从而构建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动态开放的教学过程,真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解决问题 策略 列表 习题
  解决问题的教学更加关注问题的发现与提出、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等。如何在深化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盘活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的策略,笔者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列表法解决问题”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研读教材,了解学生认识起点
  在解决问题的例题教学中,教材一般都是以情境来展示教学目标的。它给了教师较大的研读教材的空间。教材上的每幅图都有其深刻的含义和目的,在教学中,我们首先应该仔细研读教材。
  “列表法解决问题”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也是新教材新增加的内容。用列表法解决问题,学生在一、二年级就有接触,曾进行过许多不完整的填表活动,因此对表格并不陌生。但学生在列举时可能会有遗漏,所以本节课例题的教学应指导学生有序思考,让学生经历从列表整理信息到根据表格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体会通过列表一一列举的策略可以解决问题,掌握运用列表策略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考过程和方法。
  教材中呈现的例题(见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3页第9题)是在教学“吨”的认识之后,解决与吨有关的实际问题。但例题只局限于涉及“吨”这个单位,没有涉及到质量单位之间的转化。该例题要学生明确“可以用2吨的车,也可以用3吨的车”运煤,同时要理解“每辆车都装满”“恰好把8吨煤运完”的意义,学生要关注的问题比较多。笔者在教学中利用教材作为原型,创设了适合学生的情境,尝试改变例题,从学生熟悉的游乐园门票入手,换成图文结合的例题(见下图)。改变例题后降低了难度,为下面的教学作了一个铺垫。
  二、巧设环节,构建学生有效课堂
  环节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出示例题:小红有4张5元人民币和10张2元人民币,游乐园门票20元一张,她可以怎样付钱呢?
  提问: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直击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和能力,进而培养他们读图、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环节二:自主探索,交流感悟
  在设计付钱的方案时,学生的想法是多样的,如果思考不是有序进行,方案则是无序的,结果就会出现重复或遗漏,因此,教师适时地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1.问题引入。
  师:小红可以怎样付钱呢?(生列举,师课件演示,见下图)
  师:我们列举了这么多方案,可看着总觉得有些凌乱,你们有没有好办法能让这些符合要求的方案看起来更简单、更直观、更有条理呢?
  生:可以用表格。
  2.列表呈现。
  用列表格的方法整理信息,教学的重点之一是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收集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并按照一定的结构填写在表格里。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用表格整理信息,如果不具体展开填表的过程和方法,不经过教师的有效指导,直接放手让学生填表,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填写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这个环节中,如何既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让学生按照一定的结构填写表格,又有亲身经历和体验的过程,这个度如何把握呢?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师:你认为哪些有用的信息要在表格中呈现出来?
  生:5元人民币和2元人民币。
  生:为了看得清楚些, 5元和2元各有4张和10张也要记下来。
  师:非常棒!如果列表格,已知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该怎样摆放?
  生:可以把2元和5元放在最上面。
  师:你们觉得最简单的方法是选择5元的人民币还是2元的人民币?
  生:选4张5元的最好了,张数最少,钱也刚刚好。
  师:最简单的方法是优先考虑取5元,那么,我们把5元的人民币放在2元的前面吧。大家同意吗?
  师:这张表格我们刚才是怎样列出来的呢?
  教师用具有启发性、激励性的语言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呈现合理、简洁的文字摘录,再加上边线就形成了表格。整个过程不仅简单易行、自然流畅,而且将如何列表的方法渗透其中。表格整理后的反思虽笔墨不多,但不可或缺,对于如何列表是一个回顾和提升。
  3.小组讨论。
  师:小红可以怎样付钱呢?
  四人小组合作用列表法解决问题,填一填、算一算、想一想:怎样才能使你们列的表格看起来更简单、更直观、更有条理。
  4.集体交流。
  投影反馈:呈现两种列表方法,对比总结出有序思考是列表解决问题的好帮手。课件演示有序思考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有序”的理解。
  5.寻找合理方案。
  对有序找到付钱方案逐一进行检验,用算式验证后找到合理方案并打上“√”。
  6.交流反思。
  展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用列表法有助于不重复、不遗漏地列举各种方案,感受这一策略的特点和价值。
  从几个不同的设计方案中,选择合适的最佳方案,是小学数学开放题常见的一种类型,在解决此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意,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境和具体条件设计不同的方案,每种方案的设计既要有一定的合理性,又要符合题目的具体要求。列表不仅能直观反映出信息的外部特征,更能直观反映信息间的内在关系,并且只有充分感受到这种内在的关系,学生才能对列表的价值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教材例题列表派车方案中,根据人的直觉思维及生活实际,一般是先考虑3吨的汽车辆数,再考虑2吨的辆数,而教材呈现的表格(见下图)中把2吨的放在3吨的前面,笔者觉得有不妥的地方。
  三、活用习题,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教材仅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基本线索,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合理地加工、活用习题资源,从而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空间。在例题之后,笔者出示以下两个情境:
  情境一:我们一共16人。小船限坐4人,大船限坐6人。如果每条船都坐满,可以怎样租船?
  学生有了例题的学习经验,对列表法解决问题有了初步认识,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明确“每条船都要坐满”的含义。如果方案中的“总人数”超过16人,说明有的船没有坐满,不符合题意应该舍弃。让学生独立运用列表法列出所有方案,并注意列举时的有序性,最后要求学生检验结果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通过租船这一具体的生活情境,巩固所学的用列表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情境二:如果租一条小船8元,租一条大船10元,哪种租船方案最省钱?
  在学生把符合情境一要求的租船方案的费用算出来后,通过比较得出最省钱的方案。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大、小船的数量和费用之间的关系,适当向学生说明原因,坐小船每人2元,而坐大船平均每人不到2元,因此,租大船越多越省钱。情境二在尝试练习保底的基础上作适当的拓展,成为例题知识的补充和延续,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优化思想。既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再次掀起课堂教学高潮。
  在整堂课中对于各方面表现好的学生给予五角星的奖励。在课结束前,采用兑换五角星的游戏(见右图),让学生在兑换活动中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又一次巩固了解题方法。
  通过以上练习进一步丰富学生运用此策略的体验,掌握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数学的思考,将有效地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数学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盘活各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为学生有效掌握问题解决的策略而不断实践。
  参考文献:
  [1]周菲.盘活教学资源 探究问题解决[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4(1-2).
  (浙江省慈溪市贤江小学 315326)
其他文献
两手对搓1分钟 两手掌快速对搓300次,刺激手掌穴位可通六经、强内脏,调和阴阳之气,治疗肩痛、眼睛疲劳。  手指摩头1分钟 手指由前额深摩头顶至脑后,每秒2~4次,可促进脑部血液回流,使发根得到充分营养,令头发黑亮。  揉耳轮1分钟 双手轻揉左右耳轮至热,有通经散热、保健听力的作用,尤其对耳鸣、目眩、健忘有防治功效。  转睛1分钟 眼球顺时针和逆时针各转动30次,可提神醒目,有强化眼肌、防治慢性角
星期天,我叫它为捡垃圾活动日。因为这一天,我要和许多小伙伴一起去小区的花园里捡垃圾,维护小区环境卫生。  上午九点三十分,我们各自带着捡垃圾的工具集合了。我们有的人带着一次性筷子,有的带上铁叉,有的戴上塑胶手套,最重要的是我们都带上了装垃圾的袋子。  捡垃圾原来这么好玩:走在前面的很快装满一袋子垃圾,走在后面的就想赶到前面去。每发现一块垃圾,我们就听到“我捡到垃圾啦!”的欢呼声。一路上,我们看到许
诗人往往有一些美称、雅号,比如李白是“诗仙”“谪仙人”,杜甫是“诗圣”(其作品是“诗史”),刘禹锡是“诗豪”,李白和王昌龄又分享“七绝圣手”,王昌龄还是“诗家天子”……这些都是时人或者后人给他们的评价,而不是绰号。  绰号是对一个人略带戏谑(往往抓住某特征)的称呼,诗人被注意并且夸大的特征往往与诗作内容或者特色有关,因此也更加有趣。  比如,骆宾王被起了个外号“算博士”,因为他在诗中喜欢用数字作对
摘 要:提高学生的自适应能力,是推进育人方式的变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本文分析了高一新生不适感的表现,探寻了学生不适感产生的原因,并从加强调整融合,提升自适应能力;加强沟通交流,培养和谐的心理场;转变教学方式,给学生展示的舞台;实施齐抓共管,共同塑造健康的心理;提高学习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学习;选准参照系,指导学生正确定位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消除不适感的对策。  关键词:不适感;表现;缘由;对
除人之外,其他动物也打哈欠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会!我们熟知的猫、狗、兔子、田鼠、刺猬、考拉等小动物,以及马、老虎、狮子等大型动物,都会打哈欠。爬行动物中的蛇、龟、鬣蜥等,以及鸟类甚至鱼类,它们也都打哈欠。总之,所有脊椎动物都存在打哈欠的行为。  有一种说法——脑子越大,打哈欠的时间就越长!这是真的吗?  为了证实这一说法,研究人员从动物园和在线视频中收集了1291条独立的关于打哈欠的数据,共涉及
科学信息来得更快  21世纪的技术使科学迅速地向前发展。最新的COVID-19信息通过网络传播速度极快,媒体报道直接传送到我们手中的智能手机上。2020年5月,麦吉尔大学的生物伦理学家乔纳森·基梅尔曼在《科学》杂志上与人合著了一篇评论文章,强调在危机期间“疯狂”地进行研究需要保持科学的严谨性。  基梅尔曼说,解决方案是研究团队之间的协调,以巩固他们的研究。一些进行临床试验的组织正在实现这一目标。牛
据日媒报道,日本第一大樱桃产地山形县东根市于6月14日举行了“2015吃樱桃吐核世界大奖赛”,来自县内外的约1000名参加者在市内公园展开了激烈角逐。据报道,参加者在吃完一粒高级品种“佐藤锦”樱桃后,在台上深吸一口气,加上助跑或者撮起嘴唇挑战好成绩。在普通组的比赛中,来自宫城县加美町的男性以15.12米的成绩夺冠,将获赠2公斤的佐藤锦樱桃。
摘 要: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从课本走进生活,使他们能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应用和价值,体验到自己所学习的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生活课程”,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质量,提高教育的质量,提高生活的质量.  关键词:生活实践;数学意识;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9-047
读书重在“深造自得”  “深造自得”语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下》: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意思是说,君子通过正确的方法来获得高深的造诣,在这里强调的是自觉地获得即“自得”。自觉地有所得,就能牢固地掌握它而不动摇;牢固地掌握它而不动摇,就能积蓄很深;积蓄很深,便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所以君子要自
非洲刚果河的下游,其仅320公里的印加河段,却有着美国密西西比河5倍的流量。那轰然如雷鸣般奔腾的流水,千万年来,让陆地上的一切生命望而生畏、退避三舍。  印加河段那湍急的水流像无数急骤而力量巨大的鞭子,重则将鱼儿于一瞬间抽打成水浆齑末,轻则将那鱼群冲撞得七零八落,最终因各个鱼儿不能相遇,无法繁殖而消亡。多少年來,科学家皆认为这一段湍流是鱼鳖虾蟹等水中生命的坟墓,仿佛是地地道道的死亡之水。  然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