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一鼻窦炎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而言,慢性鼻一鼻窦炎(CRS)在发达国家的发病率达16%,可分为CRS不伴鼻息肉(CRSwithoutnasalpolyps,CRSsNP)和CRS伴鼻息肉(CRSwithnasalpolyps,CRSwNP)两型,后者的发病率为0.5%~4%,占全部CRS的20%。

其他文献
慢性鼻-鼻窦炎(CRS)的疗效评定是这次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年,昆明)(简称指南)修改中争议最多的内容,主要原因是国内外相关方法比较多,并且各种方法均有理论方面的依据,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观察目标采用不同的方法。为了正确、客观评价CRS的整体疗效,应该考虑多方面的相关因素,例如病因学、发病机制、炎性反应特征以及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目的研究慢性鼻-鼻窦炎鼻黏膜中糖原合成酶激酶3B(glycogensynthasekinase313,GSK3p)与P13K/Akt信号通路以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deukin,IL)6之间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分别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rhinosinusitiswithnasalpolyps,CRSwNP)
慢性鼻-鼻窦炎(CRS)的病因学比较复杂,传统观念中,细菌感染一直是CRS的致病因素之一,抗菌药物的应用也是CRS治疗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慢性鼻一鼻窦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12年,昆明)中对抗菌药物的使用问题作简要的论述。
患者女,23岁。18年前无意问发现右侧耳屏后出现约黄豆大小、质地较硬的肿物,2007年5月肿物进行性增大,无其他不适,1个月后来甘肃省肿瘤医院就诊。体格检查:右耳屏后可触及一约1.5cm×2.0cm的肿物,与周围界清,触之较硬,颌下腺及舌下腺正常,颈部活动正常。B超示右侧腮腺实性占位,考虑为右侧腮腺混合瘤。患者于全麻下行右腮腺浅叶及瘤体切除,将切除标本全部送检。临床诊断:
I型变态反应在慢性鼻一鼻窦炎(CRS)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新近的研究表明,CRS(伴或不伴鼻息肉)与变应性鼻炎(AR)和哮喘关系密切,且存在相似的气道黏膜炎性反应机制。从抗炎治疗的角度来看,鼻内糖皮质激素作为CRS伴或不伴鼻息肉的首选用药已得到充分肯定(证据水平Ia,推荐强度A);与此相比,
目的分析成人急性鼻-鼻窦炎眶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4例保守治疗无效后行内镜手术或联合眉弓切口手术治疗的急性鼻-鼻窦炎眶并发症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急性鼻-鼻窦炎患者中并发眶内脓肿2例、眶骨膜下脓肿者2例。其中2例患有糖尿病。所有患者术后随访9~19个月,全身症状及眼部症状均消失。结论成人急性鼻-鼻
一、黏液溶解促排剂; 临床上可以影响呼吸道黏液性质和促进分泌物清除的药物统称为黏液活性药(mLlcoactivemedications),其中包括祛痰剂、黏液溶解剂(mucolytics),黏液调节剂(mucoregulators)和黏液促动剂(mucokineticdrugs)。在鼻科领域,特别是针对急性或慢性鼻一鼻窦炎(CRS)的治疗,主要应用的是祛痰剂和黏液溶解剂。
微创手术的原则就是在准确去除病变的同时,使手术引起机体的局部创伤和全身反应达到最小程度的外科技术。2006年11月至2008年8月我们采用环甲膜穿刺置管的微创方法救治27例急性喉梗阻患者,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目的总结分析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2年5月期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28例甲状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首发症状、组织学分级、肿瘤临床分期、治疗方式及治疗效果。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单因素分析和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法计算生存率和预后相关因素。结果28例原
难治性鼻-鼻窦炎(difficult-to-treatrhinosin-usitis,DTRS)为病程超过6个月,经规范的药物和鼻内镜手术治疗,患者仍有鼻塞、脓涕及面部胀痛感或嗅觉功能障碍等症状,术后影像学检查可见鼻窦内黏膜水肿、黏脓性分泌物、囊泡、息肉等呈迁延不愈的慢性炎性改变。诊断标准应符合:①经过鼻内镜手术治疗;②经过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及鼻腔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