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微课”走进初中信息技术课堂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do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在生活中的大范围应用,信息技术在初中课堂教学中也开始大范围普及,但是由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尚且处于不成熟阶段,再加上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导致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落后,从而导致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而把微课应用于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微课是指针对教学内容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几分钟以內以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在线教学视频。它具有:突显的主题,清晰的指向;资源多样、情景真实;“短小精悍”、用途广泛;并结构化、易于扩充等区别于传统教学资源的显著特点,因而,一经推出就受到师生的喜爱、媒体的关注,应用前景非常广泛。下面就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谈几点认识。
  一、以学生为中心,将微课的运用精炼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充满了好奇,但随着学习的深入,理论晦涩难懂,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很少让学生操作,学生越来越感到乏味,渐渐失去原有的热情。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在融洽的学习氛围里,学生与教师良性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主动学习的习惯。
  比如在讲解“如何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时,可以利用微课的方式讲解和演示“如何在因特网上使用搜索引擎”,让学生掌握常见的网络信息搜索方法。
  二、微课可以给学生答疑解惑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各种疑问,疑问的存在不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也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而答疑型微课可以详细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答疑型微课是老师专门针对同学们学习过程的疑难问题开设的专题讲座,解释学习过程经常出错的典型问题知识点,帮助学生整理学习问题、点拔疑难、总结反思。答疑型微课有经典错误、典型解题、综合疑难等,这些微课均能让学生听到老师的详细分析讲解,解释学生心中的学习疑惑。高中生物学里有好多容易混淆的知识,比如,很多学生分不清楚生长激素与生长素,把它们的化学本质也混淆在一起;有的学生对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不能很好的理解。把这些内容做成微课,就可以使他们轻松而有效地掌握这些知识,提高他们学习兴趣与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生物世界丰富多彩,生命奥秘如此神奇,很多学生对这些很感兴趣,但有限的课堂不可能展示这些,所以,简短的微课可以满足课余时间有限学生对这些知识的需求。
  三、微课的“小”容量,实现了学习的自主和创新
  时代飞速发展,我们已经处于了一个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和了解这一课程,掌握更多的新兴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在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对于学生已不足为奇,但是对于很多的学生所寻找的资源都是传统教学的资源,这种资源占据过大的储存空间,很容易造成储存空间的浪费,不仅如此,学生学习这些比较古板的教学资源时,容易造成视觉疲惫,学习效率极低,但是简单的微课已把古板的教学资源的缺点全部弥补,微课概括了学生们不易掌握的知识点成为简单易懂的的简短视频,这些微课视频学生可以储存到手机或者电脑里面,在课下进行复习和巩固。
  对于那些难度较大的课程,由于每一节的时间有限,所以并不是很扎实的掌握了知识点,教师可以把这堂课程的知识点制成微课视频,让学生有时间继续学习,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只要有学习欲望,就有老师在身边,真正做到“哪里不会点哪里”。微课,给学生提供了再学习的机会,张扬了他们的个性,很好地实现了学习的自主创新。
  四、提升学生们的合作学习能力可以通过微课来实现
  学生们的自信心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可以通过微课来培养,微课的开发有助于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运用;微课的实践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参与度,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微课的参与度能够有效的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团队意识,有利于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聆听等优良心理品质的形成。课堂合作学习的时间有限,即使布置了任务,在几分钟之内,他们也不懂该如何去做,所以合作学习也不能充分开展,同时这样的合作学习盲目性也较大。“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这使得学生的合作学习目标性强。其实,大部分学生是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见解的,只不过在课堂他们怯于表现或者没有机会表现。教师可以在假期布置学习任务,让他们自己通过微课的学习,与同学相互交流,小组人数不多,所以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并且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对于发表见解学生来说是学以致用,又可以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生生之间的交流比师生之间的交流会更有效。他们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在学习中可以获得更大的乐趣与学习动力。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如果不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学生在接受上就会更加困难。目前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的融入还不够成熟,尚且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和学生多加沟通交流,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微课的融入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而使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能够更加科学、合理,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丽.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14(9).
  [2]郑良美.网络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探索和应用[J].高中生学习,2014(4).
  [3]王秀梅.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新探[J].新课程: 2015(5).
  (作者单位:广西贵港市港南区第二初级中学 537100)
其他文献
比较菜青虫不同部位及不同生长期的菜青虫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EC3.2.1.52)的比活力,发现五龄幼虫表皮来源的NAGase比活力最高。通过解剖获得五龄菜青虫表皮,用0.
摘要:中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我将从本人的教学经验出发,浅谈一些趣味数学课堂的构建方法,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数学;趣味;中学生;课堂  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教师在写教学目标时定位基本是正确的,但在“高效”这个指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营养器官和花器官虽然不是最终的产量器官,但它们的发育对于籽粒的产量与品质形成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阐明这些器官发育关键调控基因的功能对水稻高产、优质育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报道了一个矮化并花发育异常突变体dwarf and deformed flower 2 (ddf2),来源于水稻籼型恢复系602的组织培养后代。本研究在抽穗期,以野生型为对照,对ddf2株高、主穗长
对长江江豚抚幼行为的研究不但有助于了解该物种的基础生物学习性,而且还有利于保护这种极度濒危的淡水鲸类。2014年5至9月,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对栖息在铜陵淡水
摘要:我们所说的高校课堂,其主要指的是教学过程的高效率、高成果。本文从现今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出发,分析其中的问题,并结合本人的实际经验,对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校课堂的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高效课堂  一、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以及问题  英语教学的意义不仅仅是让学生应付某些考试,其最终的效果是让学生能够以学到的英语知识,与外国人士进行交流。但是,在正式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