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宪政三题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anqi2009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思想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宪政问题的讨论颇为热烈。本文拟就以下三个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如有不同看法,欢Ó¬展开争鸣。
  
  第一个问题:苏联实现的是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宪政?
  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存在了74年之久。苏联是否实现过社会主义宪政?我前几年认为,苏联解体的最大Ô¬因是:有宪法,但没有宪政。苏联制定过四部宪法,但都没有被真正实行,这是苏联解体的最大的政治体制根源。
  这个看法与中国政法大学Ô¬校长½¬平的看法很一致。他曾谈到:“我目睹苏联的那套社会主义体制失败了,我现在主张宪政社会主义。”(½¬平:《大国崛起靠¾¬济,但长久维持靠法律》,《南方周末》2011年1月13日)½¬平同志是上世纪50年代的留苏学生,在苏联有很多亲身感受。他的看法是:苏联没有实行宪政,所以苏联解体了。但最近我重新研究这个问题,认为我Ô¬来的表述是不精确、有偏颇的,不能简单地说苏联有宪法而没有宪政,实际上苏联也有宪政。
  苏联在74年的时间里颁布的四部宪法都明文规定苏联是民主的“共和国”。那么苏联实行的宪政是什么宪政呢?是党主宪政,而不是民主宪政。这种党主宪政,就是在党的主导和严密控制下的宪政,是党代表人民作主、党为人民作主、党替人民作主的宪政,权力过度集中于党,尤其是过度集中于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人民的自由民主权利备受限制。因此,苏联实行的宪政和苏联宪法规定的宪政是有很大区别的。按苏联宪法的规定,应该实行民主宪政。苏联人民期待苏联共产党能进行自我改革,使苏联的党主立宪制真正改革成为社会主义的民主立宪制。苏联当年也有过一些改革,但都没有成功,所以最后苏联的党主立宪制被人民抛弃了。
  赫鲁晓夫上台后曾初步实行党政分开,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不兼政府总理。可是过了5年,又合二为一了,赫鲁晓夫既担任党中央第一书记,又兼任政府总理。勃列日涅夫1964年上台后,也决定实行党政分开:当时苏共中央作过决定,今后中央总书记不能再兼政府总理,党政永远分开。可过了13年后,勃列日涅夫又变花样般地开始兼任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77年,苏联宪法还扩大了最高苏维埃的权力,使苏联实际上由Ô¬来近似西方的内阁制变成了近似西方的总统制。斯大林时期,斯大林兼政府总理,权力集中在政府。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权力中心在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勃列日涅夫实际上成为总统。无论苏联是内阁制还是总统制,都是在苏共中央政治局、苏共中央总书记的严密控制之下。社会主义应该按宪法的规定实行民主宪政,不能实行党主宪政。我现在认为,苏联实行的这种党主立宪制实际上是君主立宪制的变种。它实际上比君主立宪制和沙皇专制制更加限制人民的自由民主权利。因为君主立宪或沙皇专制,全国都只有一个君主、一个沙皇;而党主立宪则是从党中央总书记到地方和基层的各级党委书记都是大、中、小的君主或沙皇,他们拥有至高无上的第一把手的绝对权力,难以受到人民的监督与制约。苏联的最后解体正是由于苏联党主宪政与民主宪法背离这样一个根本Ô¬因造成的。所以,我们要汲取苏联剧变的教训,研究社会主义宪政,倡导民主宪政,实行共产党领导人民、由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民主宪政,人民能监督执政党,能帮助执政党纠正错误,能防止党政官员滥用权力,贪赃枉法。
  
  第二个问题:中国宪政改革面临的艰巨任务是什么?
  中国宪政改革面临的艰巨任务就是如何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党主立宪改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宪政。
  我看到报刊上有一些文章认为这种党主立宪制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体现了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给我国带来了20多年的政治稳定、社会和谐、¾¬济腾飞、文化繁荣。但是这些文章的作者没有看到党主立宪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病。
  我们目前的稳定在某种程度上是高压下的稳定、和谐,官员腐败的程度难以遏制,贫富两极分化的程度日趋严重。今天看来,党主立宪制如果不改革,不改变为民主立宪制,造成的恶果会越来越严重,众人为之忧心忡忡。要使中国社会主义宪政改革实行转轨,就要从党主立宪制转轨为民主立宪制。这有很多理论和实际问题需要解决。
  这里我列举几个问题。比如现在党提出来的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应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三者的统一。这样概括完全正确,问题在于三者怎么统一?这个问题应该认真研究,给予说明。这三者的统一,我认为理应人民当家作主是核心,党的领导是前提,依法治国是保证;而不应党的领导是核心,人民当家作主是陪衬,依法治国是形式。后者实际上还是党为人民作主。
  还有,党政分开需要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也需要研究。关于党政关系究竟应该怎么摆正位置,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我认为,应把党对政权机关的领导从苏联模式的自上而下的直接领导,改变为从中深入的间接领导,即党中央对国家政权的各种决定要通过在全国人大和国务院中担任领导工作的党员去说服多数,贯彻执行。
  究竟如何发展党内民主?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上,½¬泽民同志的报告把党内民主提得很高。他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过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都没说过这样的话。关键是怎么落实这个思想。我认为,党内民主首先必须明文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党的重大决策应该由代表大会作出,所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应该每年召开一次,而不是五年召开一次。
   我认为,中央委员会不能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并列为党的最高机关。这样的写法是把最高权力机关与其执行机关混为一谈,等量齐观。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确认党的权力中心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所以党章应该明文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中央委员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权力机关和权力执行机关是有区别的。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这样写是正确的、准确的。(以上两段主要观点,曾以《党章中某些传统规定探微》为题,刊于《社会科学》1988年第2期——作者注)
  关于这个问题,我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而是早在1985年研究党章时就提出这个问题的。胡耀邦担任总书记的时候,11月23日中央办公厅约请我到中南海给党的建设工作提建议,我在会上就讲了这个意见。我说我们党章的规定不符合马列主义建党学说,当时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兆国、副主任周杰听我发言后立即向总书记汇报。总书记听完后颇为吃惊,让他的秘书把我叫到中南海去,写出具体的书面意见。耀邦同志很重视这个意见,他说下一次的代表大会修改党章要采纳我的这个意见,还让他的秘书给中国人民大学党委打电话,说你们高放教授给党的建设提了很好的意见。
  除了党内民主改革,我们还要发展、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怎样使部分人大代表专业化、专职化?民主选举如何起步?乡镇长直接选举如何试点?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总之,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宪政,必须发展党内民主、党际民主、人民民主,必须实行党政分开,改善、改进党对政权机关和人民团体以及人民群众的领导方式。其中有很多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角度加强研究,提出对策建议。
  
  第三个问题:应当怎样认识“宪政社会主义”这个新提法?
  2010年,西北大学的华炳啸同志出版《超越自由主义——宪政社会主义的思想言说》一书之前,我为他写了一万多字的序言。我当时充分肯定了他在学术上的艰辛探索与成就,认为把宪政社会主义的思想言说作为一本书的名字还是可以的,因为超越自由主义的主义当然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应该要有宪政。而且,我也注意到他是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的科学Ô¬理为指导,志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这是值得肯定的。现在我感觉到,社会主义宪政和宪政社会主义还是有所不同的。社会主义宪政是落脚到宪政,重点是要研究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怎么样实现宪政,而宪政社会主义是落脚到社会主义,重点是研究在宪政的规制下怎样发展社会主义。但是,现在有人把宪政社会主义说成是民主社会主义的另一种形式,我认为是不妥的。
  有人认为宪政社会主义着重理论研究,社会主义宪政着重对策研究,实际上也不完全是这样,社会主义宪政研究也有一些理论问题。我认为,社会主义宪政的提法要比宪政社会主义更为准确,不致引起歧见。因为,宪政社会主义的提法表明这是一种独立的新社会主义思潮。我认为,要提宪政社会主义务必慎重,它与民主社会主义必须有所区别。2007年谢韬同志提出“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我不能同意。我把他讲的民主社会主义颠倒过来,改为“只有社会主义民主才能救中国”。人道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人道是有区别的,伦理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伦理是有区别的,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是有区别的,自由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自由也是有区别的。民主社会主义、人道社会主义、伦理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自由社会主义等都不属于科学社会主义,只是世界社会主义的一种独立思潮。而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人道、社会主义伦理、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自由等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部分。我们现在亮出宪政社会主义这样一个牌子,要把它作为独立的宪政社会主义学派来研究,这就扩大了我们研究的范围,增加了研究的难度,比如首先就需要说明宪政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是什么关系;第二,宪政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关系;第三,与民主社会主义是什么关系。把这三个问题都说清楚了,宪政社会主义才能立得起来。
  有人认为宪政社会主义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这样的说法不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一样,都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无需加上“宪政”二字。有人认为宪政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这样的说法也不妥。应该说社会主义民主宪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人认为,宪政社会主义与前几年谢韬同志提出的民主社会主义有共同的内º¬,是民主社会主义改头换面的新形式。如Ô¬人民日报评论员马立诚在其新著《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中,把华炳啸提出的宪政社会主义归入了民主社会主义这一社会思潮,虽然他不得不承认“宪政社会主义,既不同于自由主义宪政模式,也不同于民主社会主义模式,而是在借鉴西方¾¬验的基础上,从中国国情出发进行的独特制度设计”,但是他又主观臆测“不能排除宪政社会主义最终会过渡到民主社会主义”。马立诚认为,这种“宪政社会主义的精髓是党主立宪,即共产党一党领导下的宪政民主结构”。
  但据查,华炳啸从未提过“党主宪政”或“一党宪政”,他始终主张的是人民民主宪政。可见,宪政社会主义提出后,出现了一些不准确的表述,甚至还有一些误读与讹传。所以,把宪政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社会主义思潮提出要慎重。我们必须严格说明它与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关系,与民主社会主义有什么区别,最后还要说明它与国外的宪政社会主义有什么区别。
  我是从事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研究的,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有五花八门的不同流派,其中有一个国家提出过宪政社会主义,这就是突尼斯社会主义宪政党。突尼斯从1956年宣布独立起,由社会主义宪政党执政以后,就提出实现宪政社会主义的主张,其要点是:信奉伊斯兰教,信奉阿À¬伯社会主义,维护阿À¬伯民族的利益;主张消灭剥削,实行人人平等,消灭阶级。可见它的主张里有社会主义内容,但是它反对阶级斗争,主张建立一个各阶级之间互相Ь调、合作团结的中产阶级的社会。
  社会主义宪政党¾¬济上主张发展国营、私营与合作¾¬营三种¾¬济成分,政治上提出要实现由社会主义宪政党领导的宪政。怎么实现呢?由党中央主席兼国家总统,党中央总书记兼政府总理。党中央主席就是布尔吉巴,他同时担任总统。1974年党的九大进而宣布他为终身总统、党中央终身主席。党中央总书记本·阿里为政府总理。 1981年,突尼斯宣布实行改革,同意实行多党制。宪政民主联盟虽然在多党竞争中屡次得胜,占议会稳定多数,连续执政,但是反对党未能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因此突尼斯实际上还是实行一党专政。布尔吉巴担任了30年总统,最后虽已神志不清,但是仍不退位。1987年,由本·阿里接替布尔吉巴担任总统。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就讲,我不能搞终身制,像布尔吉巴那样最后被人家废黜。本·阿里当总统后,继续搞个人集权制和总统终身制,结果导致官员贪污腐败严重,国内失业严重,群众贫困化严重。2011年1月,突尼斯爆发人民群众的起义,推·¬了本·阿里政府,宪政民主联盟的宪政社会主义宣告终结。突尼斯只是把“宪政社会主义”拿来装点门面,并没有真心实意地加以落实,它实行的实际上仍是苏联模式的党主立宪制,所以最终垮掉了。可见,即使宪政社会主义被当政者接受,如果社会主义民主宪政得不到落实,也救不了社会主义。一种理念,要靠广泛认同和维护,一种制度,要靠有效运转和发挥实际作用。我想,我们研究宪政社会主义,就要研究如何避免突尼斯的悲剧,而不是用来装点门面,关键要落实社会主义民主宪政制度。
  总之,提宪政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主义新思潮要十分慎重。有人认为,宪政社会主义学派的兴起已¾¬是一种既成事实,百家争鸣需要宪政社会主义,深化改革需要宪政社会主义。但是,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要头脑清醒,必须给宪政社会主义一个准确的定位。这是深入开展宪政社会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我认为,最好还是把社会主义宪政作为政治学、法学的一个学派来建设与发展为好,这样就不会转移我们研究的主要目标,便于我们集中精力解决当务之急。资本主义宪政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模式,其君主立宪制的发展趋势是从实君立宪制转变为虚君立宪制,如1688年以来的英国和1945年以后的日本。社会主义宪政曾¾¬有过苏联模式的党主立宪制,实践已¾¬证明其必然失败。我们应该看到民主是当今世界潮流,大势所趋。我们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当务之急应当是如何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党主立宪制改革,改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民主宪政,其首要关键是改革、改善党对政权、对人民团体、对人民群众的领导方式。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导)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2年第5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他文献
“两件任务”  民国二年二月十三日,早上七时,从上海出发的“山城丸”抵达日本长崎。尚未靠岸,地方港务部长与水上署长率当地记者、中国领事官与当地华侨华商,分乘两艘汽艇,登上客轮。原本应对旅客与行李进行繁琐耗时的入口检疫程序,这一天被精简为草草了事的走过场,以此,船一靠岸,孙文即能走出客舱,向拥满甲板的欢迎人群致意。现场记者注意到,孙先生虽较实际年龄显得苍老,却是满面春风,朝气蓬勃,一一与老友握手,而
佟麟阁(1892~1937),中国国民党爱国将领。原名凌阁,字捷三,直隶高阳(今属河北)人。曾任冯玉祥部师长兼陇南镇守使。1931年起任国民党第二十九军教导团团长兼张家口警备司令、察哈尔省政府代主席兼抗日同盟军第一军军长、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七七事变爆发时,在北平南苑率部抗击日本侵略军,7月28日遭敌伏击殉国。1979年8月被正式追认为“抗日阵亡革命烈士”。  佟 兵,佟麟阁之子,1925年生,曾任
英围自沙旅行社为前往南极洲旅行的游客提供豪华舒适的球形生态套房。这种球形房间从远处看就像高尔夫球,外壁为玻璃纤维材料。室内装饰风格犹如非洲奢华的游猎酒店套房,不仅有
某硫酸装置转化工段中的转化器,壳体材料选用了12Cr2Mo1R耐热钢板, 耐热钢部分直径8590 mm,总高7400 mm.文章针对此材料的焊接工艺特点进行了分析 ,并对拟定的焊接工艺进行
嫁接是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我们称接上去的枝或芽为接穗;称被接的植物体为砧木或台木。通过嫁接,可以
在冷轧机带材轧制过程中成品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轧制张力的控制,文章介绍了调试方法和经验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