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漫画作家朱德庸的《关于上班这件事》推出后,“办公室政治”气氛便一下子轻松了很多。
都在上班
不管你在地球的哪一面,每天早上九点钟走上街道,你会看到这座城市里最庞大的一个族群正快速移动而去。到下午五点钟,这个族群会再度回来。每一座城市,每天。
是的,他们是本世纪人类在制度上的最大发明,他们是男人族群与女人族群之外最大的一个族群,他们每天都在为关于上班这件事烦恼或快乐。
很奇怪的是,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上班这件事重要过以往任何时代。每个城市里,温婉独行的家庭主妇变少了,油头粉面的西城恶少变少了,衣香鬓影的淑女绅士变少了,长袍行吟的诗人书生变少了,只有西装革履的上班族变得越来越多了。这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比我们的人生值钱、老板的指示比老婆的指令重要的时代——办公室变成我们人生最重要的场所,喜怒哀乐、是非成败都发生在这里;上班这件事变成我们人生的主体,个人风格只是次要的附属品。大部分人活得像钟面上的指针,嘀嗒嘀嗒,日复一日,跑都跑不掉。
何必上班
当然,现代人其实要得很多,付出这样的代价,人们要的是在上班这件事里寻求自己的定位、自己的价值,还有,别人的肯定和别人的认同。除了老板用他的钱来换取你的人生,你用你的人生去换取他的钱之外,上班这件事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有它的意义。只是任何有意义的事都仍然有其荒谬成分,就看意义和荒谬之间的对比到底有多大了。
对我个人来说,光是每天固定上班八小时(有人甚至更多)就荒谬得令我害怕。上班族所谓的成就感,在我看来更像是一个奴工辛勤敲打完一块大岩石后对自己说:“嗯,这块石头敲得不错。”却忘了他脚上的镣铐和满手的老茧。
那么,平衡点在哪里呢?
我觉得,上班这件事就像婚姻一样,你需要它,但它其实违反你的天性。比起分秒必争的高效率工作,办公室里的摸鱼打诨才是更接近人们天性的,就像婚姻里的男人女人还是会渴望甚至实验其它的爱情一样。现代人在一天上班八小时这件事上加了太多附加值,每个人都想攀着企业这只大气球飞上蓝天,企业倒过来加在个人身上的各种管理制度却把大伙儿都变成了转轮上的老鼠,每天对着悬挂在自己鼻子前的红萝卜跑上八小时或是更久,渐渐忘了工作本质里最单纯、无目的的乐趣。
人会结婚,因为多少有点犯贱;人会工作,因为多少能耍点贱。如果我们抛开成功、效率之类的工作魔咒,在上班这件事上多一点摸鱼打诨,把它变得更单纯;在人生这件事上多一点品质管理,把它变得更丰富,也许我们终于能为这个时代大多数人找出一些比较好的平衡点。
变相上班
二十九岁那年的一个夜晚,我走路去上班。那是我第一份工作,时数少待遇高的报社漫画编辑。已经迟到很久了,我却越走越慢。我计算了一遍之前的岁月,竟然有二十五年我在上学放学、补习班、军队和办公室之间度过,因为我必须做别人认为我必须去做的事。第二天我辞职了,我不愿意再花另一个二十五年必须去上班。
十五年过去了,就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的我依然是个上班族,因为我每天还是必须花固定的时间在桌前作画。只是,那是我的书桌,不是别人给我的办公桌。
也许,这就是我在上班的意义和荒谬之间选择的平衡点。就像面对婚姻一样,如果非要不可,你总可以选择一种适合你自己的方式吧。
都在上班
不管你在地球的哪一面,每天早上九点钟走上街道,你会看到这座城市里最庞大的一个族群正快速移动而去。到下午五点钟,这个族群会再度回来。每一座城市,每天。
是的,他们是本世纪人类在制度上的最大发明,他们是男人族群与女人族群之外最大的一个族群,他们每天都在为关于上班这件事烦恼或快乐。
很奇怪的是,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上班这件事重要过以往任何时代。每个城市里,温婉独行的家庭主妇变少了,油头粉面的西城恶少变少了,衣香鬓影的淑女绅士变少了,长袍行吟的诗人书生变少了,只有西装革履的上班族变得越来越多了。这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比我们的人生值钱、老板的指示比老婆的指令重要的时代——办公室变成我们人生最重要的场所,喜怒哀乐、是非成败都发生在这里;上班这件事变成我们人生的主体,个人风格只是次要的附属品。大部分人活得像钟面上的指针,嘀嗒嘀嗒,日复一日,跑都跑不掉。
何必上班
当然,现代人其实要得很多,付出这样的代价,人们要的是在上班这件事里寻求自己的定位、自己的价值,还有,别人的肯定和别人的认同。除了老板用他的钱来换取你的人生,你用你的人生去换取他的钱之外,上班这件事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有它的意义。只是任何有意义的事都仍然有其荒谬成分,就看意义和荒谬之间的对比到底有多大了。
对我个人来说,光是每天固定上班八小时(有人甚至更多)就荒谬得令我害怕。上班族所谓的成就感,在我看来更像是一个奴工辛勤敲打完一块大岩石后对自己说:“嗯,这块石头敲得不错。”却忘了他脚上的镣铐和满手的老茧。
那么,平衡点在哪里呢?
我觉得,上班这件事就像婚姻一样,你需要它,但它其实违反你的天性。比起分秒必争的高效率工作,办公室里的摸鱼打诨才是更接近人们天性的,就像婚姻里的男人女人还是会渴望甚至实验其它的爱情一样。现代人在一天上班八小时这件事上加了太多附加值,每个人都想攀着企业这只大气球飞上蓝天,企业倒过来加在个人身上的各种管理制度却把大伙儿都变成了转轮上的老鼠,每天对着悬挂在自己鼻子前的红萝卜跑上八小时或是更久,渐渐忘了工作本质里最单纯、无目的的乐趣。
人会结婚,因为多少有点犯贱;人会工作,因为多少能耍点贱。如果我们抛开成功、效率之类的工作魔咒,在上班这件事上多一点摸鱼打诨,把它变得更单纯;在人生这件事上多一点品质管理,把它变得更丰富,也许我们终于能为这个时代大多数人找出一些比较好的平衡点。
变相上班
二十九岁那年的一个夜晚,我走路去上班。那是我第一份工作,时数少待遇高的报社漫画编辑。已经迟到很久了,我却越走越慢。我计算了一遍之前的岁月,竟然有二十五年我在上学放学、补习班、军队和办公室之间度过,因为我必须做别人认为我必须去做的事。第二天我辞职了,我不愿意再花另一个二十五年必须去上班。
十五年过去了,就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的我依然是个上班族,因为我每天还是必须花固定的时间在桌前作画。只是,那是我的书桌,不是别人给我的办公桌。
也许,这就是我在上班的意义和荒谬之间选择的平衡点。就像面对婚姻一样,如果非要不可,你总可以选择一种适合你自己的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