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课程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之一,其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智力开发、个性塑造等方面都有着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优势。高中体育则是学生体育兴趣的强化阶段,相对于前两个阶段而言,高中体育更注重对于学生体育兴趣与体育意识进一步强化和拓展,以引导学生坚定终身体育的意念。由此可见,高中体育要实现其强化作用最佳化,就需要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拓展教学,摆脱原有教学模式的束缚,更好、更快、更有效、更全面的发展学生的体育素质。
一、积极开发体育校本资源,拓展体育教学内容
1 教师积极研究和引入体育项目。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作为体育课程的开发决策者,教师进一步确立了自己的专业主体地位,对自我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再单纯的考虑“怎么教”的问题,同时也需要思考“教什么”的问题,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知识的开发决策者。高度的自主权提供了教师自由发挥、能力展示的舞台,极大地提高了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而且教师身兼课程资源开发者和实施者两职,减少了因理解失误而造成的教学问题,确保了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大大提高了体育教学有效性。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应积极研究地方体育、民间体育的锻炼价值,大胆将民族体育、民间体育引入课堂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教学气氛,而且宣扬了中国体育的独特魅力。民族体育、民间体育资源的开发为体育教育事业指明了新方向。
2 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项目。促进自我个性的发展。体育校本资源的开发以考虑学生实际情况为前提。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最大化的满足了学生学习的多样化需求。这样既保证的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情绪,也能让学生在不同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提高,真正实现了体育教学“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学生在相对公平的教学环境中。更容易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参与体育锻炼,促进了学生自我个性与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特别是高中选项教学模式的开展和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创建,让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学生个性的发展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大力开展室外体育活动,拓展体育教学方法
1 优化拓展教学过程设计
体育拓展教学的顺利实施必须依靠教学软件和硬件的有机结合。在有利的硬件基础上,教师应善于对软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构思,由而到点的进行教学全过程的设计,制定全面科学的体育拓展教学实施方案,以满足高中体育训练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共同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研究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进行各项拓展项目相互交叉,平地训练、野外求生和水上训练等项目应全面的开发和实践。
2 全面实施拓展教学管理
拓展教学不足简单的将学生放人大自然或者社会中,而是相对自由、绝对管理的系统工程。首先。学校应建立拓展教学的执行部门,对高中生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和分析,根据学生发展所需确定拓展训练主题。并制定拓展教学的全程管理机制和效果评价体系,以实现对拓展教学的全面监督和指导,确保拓展教学的顺利实施。其次,加强学生人身安全的管理。室外拓展训练往往会出现意外生成性事件,处理不当则会对学生造成伤害。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教师应加强应急措施的教学与指导。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保护他人的能力。同时,加强对安全器材的管理与保养。为拓展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最后,教师在拓展训练结束后,要及时针对教学表现作出评价和总结,并通过分析研究提出有效的改良建议。为拓展教学全过程画上圆满的句号,也为下次拓展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三、全面实施过程评价机制,拓展体育教学评价
(一)根据项目选择设定教学目标
1 基础性目标。学生熟练掌握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内容,对于体育项目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全面掌握和运用。并且对于一般的体育安全知识有所了解。
2 发展性目标。学生在掌握所学内容基础上,对于拓展教学内容大致掌握。
3 创新性目标。学生在发展性目标实现的基础上,有效拓宽大纲范围,并对教学内容有所深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锻炼心得。
(二)根据学习实况制定评价内容和标准
1 体能评价。体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因素。因此,不能以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价,而以学生进步幅度作为评价依据。素质高。进步幅度大,评优;素质低,进步幅度大和素质高,进步幅度小,评良;素质高,没有进步和素质低,有所进步,评合格。素质低,没有选步,评不合格。
2 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评价。对于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能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于体育锻炼和日常生活,评优:掌握较全面并有所运用,评良;掌握不熟练,运用几率少,评合格;完全不掌握,评不合格。
3 学习态度和表现评价。介适着装、积极投入体育活动、主动思、考、虚心接受师生指导、个人有所突破几乎达到者评优:大部分达到者,评良;基本达到者,评合格;若干项不达标者,评不合格。
(三)根据学生具体发展需求选择评价方式
1 教师制定学生个体学习档案袋。教师根据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观察,客观、全面、详细的记录学生的成长点滴。
2 学生互评或者小组点评。淡化教师评价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以成人角度进行评价的状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评价_的客观性和时代性。
3 教师、学生、家长联合评价。遵循“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教师、学生和家长可建立互动评价模式,从多角度评价学生的具体表现,同时也可实现评价的监督和及时反馈作用。
总之,我们广大高中体育教师要认真学习领悟新课改的教学精神,在实际教学中,积极探索和开发有效的拓展教学策略,力求实现高中学生体育素质的稳步提高,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一、积极开发体育校本资源,拓展体育教学内容
1 教师积极研究和引入体育项目。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作为体育课程的开发决策者,教师进一步确立了自己的专业主体地位,对自我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再单纯的考虑“怎么教”的问题,同时也需要思考“教什么”的问题,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知识的开发决策者。高度的自主权提供了教师自由发挥、能力展示的舞台,极大地提高了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而且教师身兼课程资源开发者和实施者两职,减少了因理解失误而造成的教学问题,确保了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大大提高了体育教学有效性。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应积极研究地方体育、民间体育的锻炼价值,大胆将民族体育、民间体育引入课堂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教学气氛,而且宣扬了中国体育的独特魅力。民族体育、民间体育资源的开发为体育教育事业指明了新方向。
2 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项目。促进自我个性的发展。体育校本资源的开发以考虑学生实际情况为前提。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最大化的满足了学生学习的多样化需求。这样既保证的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情绪,也能让学生在不同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提高,真正实现了体育教学“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学生在相对公平的教学环境中。更容易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参与体育锻炼,促进了学生自我个性与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特别是高中选项教学模式的开展和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创建,让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学生个性的发展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大力开展室外体育活动,拓展体育教学方法
1 优化拓展教学过程设计
体育拓展教学的顺利实施必须依靠教学软件和硬件的有机结合。在有利的硬件基础上,教师应善于对软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构思,由而到点的进行教学全过程的设计,制定全面科学的体育拓展教学实施方案,以满足高中体育训练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共同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研究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进行各项拓展项目相互交叉,平地训练、野外求生和水上训练等项目应全面的开发和实践。
2 全面实施拓展教学管理
拓展教学不足简单的将学生放人大自然或者社会中,而是相对自由、绝对管理的系统工程。首先。学校应建立拓展教学的执行部门,对高中生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和分析,根据学生发展所需确定拓展训练主题。并制定拓展教学的全程管理机制和效果评价体系,以实现对拓展教学的全面监督和指导,确保拓展教学的顺利实施。其次,加强学生人身安全的管理。室外拓展训练往往会出现意外生成性事件,处理不当则会对学生造成伤害。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教师应加强应急措施的教学与指导。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保护他人的能力。同时,加强对安全器材的管理与保养。为拓展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最后,教师在拓展训练结束后,要及时针对教学表现作出评价和总结,并通过分析研究提出有效的改良建议。为拓展教学全过程画上圆满的句号,也为下次拓展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三、全面实施过程评价机制,拓展体育教学评价
(一)根据项目选择设定教学目标
1 基础性目标。学生熟练掌握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内容,对于体育项目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全面掌握和运用。并且对于一般的体育安全知识有所了解。
2 发展性目标。学生在掌握所学内容基础上,对于拓展教学内容大致掌握。
3 创新性目标。学生在发展性目标实现的基础上,有效拓宽大纲范围,并对教学内容有所深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锻炼心得。
(二)根据学习实况制定评价内容和标准
1 体能评价。体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因素。因此,不能以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价,而以学生进步幅度作为评价依据。素质高。进步幅度大,评优;素质低,进步幅度大和素质高,进步幅度小,评良;素质高,没有进步和素质低,有所进步,评合格。素质低,没有选步,评不合格。
2 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评价。对于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能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于体育锻炼和日常生活,评优:掌握较全面并有所运用,评良;掌握不熟练,运用几率少,评合格;完全不掌握,评不合格。
3 学习态度和表现评价。介适着装、积极投入体育活动、主动思、考、虚心接受师生指导、个人有所突破几乎达到者评优:大部分达到者,评良;基本达到者,评合格;若干项不达标者,评不合格。
(三)根据学生具体发展需求选择评价方式
1 教师制定学生个体学习档案袋。教师根据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观察,客观、全面、详细的记录学生的成长点滴。
2 学生互评或者小组点评。淡化教师评价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以成人角度进行评价的状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评价_的客观性和时代性。
3 教师、学生、家长联合评价。遵循“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教师、学生和家长可建立互动评价模式,从多角度评价学生的具体表现,同时也可实现评价的监督和及时反馈作用。
总之,我们广大高中体育教师要认真学习领悟新课改的教学精神,在实际教学中,积极探索和开发有效的拓展教学策略,力求实现高中学生体育素质的稳步提高,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