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组织乳房再造及胸壁修复同期行吻合血管淋巴结组织移植及淋巴管静脉吻合治疗乳腺癌术后腋窝凹陷畸形及上肢淋巴水肿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in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自体组织乳房再造同期行吻合血管的淋巴结移植及淋巴管静脉吻合修复乳腺癌术后腋窝皮下组织缺损及上肢淋巴水肿的疗效。

方法

根据患者选择乳房再造的方式就近选择适合淋巴结移植的供区,携带的淋巴结皮瓣转移至腋窝凹陷处。经上肢吲哚菁绿造影,可探及浅表淋巴管者,可同时行淋巴管-小静脉吻合以进一步改善淋巴回流。通过监测上肢周径的变化、同位素淋巴显像的变化以及患侧上肢水肿伴随症状的改善评估手术效果。

结果

20例乳房再造同时行吻合血管的淋巴结移植的患者中,其中携带腹股沟浅层淋巴结者18例,携带侧胸壁淋巴结者2例。2例同时进行了上肢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术后6个月患侧掌部、腕部周径较术前明显缩小,前臂中点及上臂中点较术前有所缩小。术后随访6个月至4年,患侧上肢疼痛、肿胀明显缓解,丹毒等并发症发作减少。术后同位素淋巴显像显示移植淋巴结成活良好,淋巴回流有所改善、上肢周径减小。行上肢淋巴管-静脉吻合术者同位素淋巴显像可见皮下浅层淋巴回流征象。

结论

自体组织乳房再造同期行吻合血管的淋巴结移植及前臂淋巴静脉吻合在修复乳腺癌术后腋窝皮下组织缺损的同时,可以有效改善患侧上肢淋巴水肿。远期随访结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带蒂股前外侧KISS皮瓣修复女性外阴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对17例外阴恶性肿瘤患者行外阴肿物扩大切除及带蒂股前外侧KISS皮瓣转移修复。结果17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供区未出现并发症,术后外阴形态及功能满意。结论带蒂股前外侧KISS皮瓣在修复女性外阴大面积缺损时,具有供区损伤小、修复效率高、皮瓣血供可靠的优点,可进行临床推广。
目的探讨上睑提肌联合Müller′s肌缩短治疗轻、中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31例(38只眼)轻、中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采用皮肤及睑结膜两侧入路,于皮肤面分离显露上睑提肌表面,于结膜面经上穹窿内、外侧小切口分离结膜与Müller′s肌,睑板上缘处离断肌肉形成上睑提肌与Müller′s肌复合组织瓣,将其相应缩短并调整后固定于睑板中上1/3处,对上睑下垂进行矫正。结果对本组病例进行术后
目的探讨受区肿胀预扩张技术在自体脂肪面部移植术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受区肿胀预扩张技术行自体脂肪面部移植术,应用高频超声记录受术者手术前后定点的软组织厚度、血流信号及受区变化,使用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各时间点脂肪移植物存活率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血流信号面积比率采用方差分析,患者术后满意率及疼痛评估采用均值统计数值。结果14例受术者术后凹陷部位改善明显。
目的根据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乳突区皮肤软组织生理特性的差异,运用不同的耳再造术式完成耳廓再造,探讨个性化耳廓再造的可行性。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6年5月,我们针对乳突区皮肤厚度与松弛度的不同,将患者分为4种类型:薄紧型,薄松型,厚紧型,厚松型,分别运用耳后皮肤扩张法完成耳廓再造2129例,耳后筋膜皮瓣扩张法完成耳廓再造330例,Nagata二期法完成耳廓再造1321例。本组患者均以自体肋软骨作
目的介绍应用自体口腔黏膜微粒游离移植再造阴道术的远期随访结果。方法自2006年7月至2017年1月,共收治133例需要阴道再造的患者,其中先天性无阴道患者97例,性发育异常患者36例,年龄16~36岁,平均25岁,在全麻下行自体口腔黏膜微粒游离移植再造阴道。术后定期观察再造阴道上皮化的时间、脱离模具的时间,脱离模具后再造阴道深度、周径、容积并进行记录分析。对已有性生活的72例患者应用FSFI调查表
目的探讨以旋股外侧动脉不同分支为蒂的大腿反流灌注皮瓣的分型、技术要点和临床应用。方法根据膝关节周围缺损的特点,结合旋股外侧动脉各分支和分布情况,选择最为恰当的大腿反流灌注皮瓣,修复缺损。结果2010年11月至2016年12月,共为23例患者实施大腿反流灌注皮瓣手术。依据皮瓣穿支血管来自旋股外侧动脉降支、斜支、股直肌支或横支,而将皮瓣分为Ⅰ,Ⅱ,Ⅲ和Ⅳ共4种类型。本组病例中,Ⅰ型皮瓣7例,Ⅱ型皮瓣1
目的探讨临床效果稳、美学效果理想的鼻再造支架的构建方法,并提出鼻再造过程中支架构建的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7月就诊我科行鼻再造术的患者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组织缺损部位、使用的支架材料、皮瓣的种类等。总结鼻再造支架的材料选择和构建方法。结果本组共233例,男126例,女97例。年龄4~60岁,平均25.4岁。组织缺损最常发生的亚单位为鼻翼和鼻尖,平均损伤鼻部亚单位4.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酶能否有效地透入血管并降解动脉内的透明质酸填充剂。方法①取直径约2 mm的家兔动脉,注入透明质酸制剂后浸泡于高浓度的透明质酸酶中90 min,而后使用光学显微镜及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检测透明质酸颗粒大小的变化;同时对该动脉进行免疫组化染色,以检测透明质酸酶对血管壁的穿透情况。②在血管内注入透明质酸酶,浸泡于生理盐水内,通过茚三酮染色和酶检测法检测透明质酸酶对血管壁的穿透及外渗能力。③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鼻头肥大的治疗方法。方法2013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25例鼻头肥大患者,通过开放式的鼻整形方法,根据鼻翼软骨的形态和鼻头的软组织厚度情况,采用贯穿穹窿缝合和穹窿间的缝合方法,在此基础上5例行穹窿间脂肪切除,2例进行穹窿间脂肪填充鼻尖上转折区;17例同时伴有低鼻者,使用了鼻小柱肋软骨支撑移植物和鼻翼缘支撑移植物;1例进行了纤维脂肪瓣的拉拢缝合以及鼻翼软骨外侧脚跨越缝合。结果本
目的探讨面颈部不同美学区域是否都可以选择额部扩张皮瓣进行修复,以及根据缺损所在的部位应该选择何种类型的皮瓣。方法系统性回顾了从2000年至2016年临床上采用额部扩张皮瓣进行面颈部修复重建的251例病例。根据血供特点对额部扩张皮瓣进行分型,然后根据面颈部的美学分区统计各类型皮瓣的应用情况。结果根据额部不同血管特点可将额部扩张皮瓣分为4种类型。Ⅰ型皮瓣为局部扩张皮瓣,主要可用于修复睑裂以上的缺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