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阻碍德育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分析

来源 :教育科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视德育,才能切实重视素质教育;重视素质教育,必将重新审视德育.转型时期,我国德育目标的实现受到市场经济发展导致的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和复杂化,成人对自己思想行为的要求与成人对孩子思想行为的要求存在极大的不一致性,道德教育设置的虚拟道德冲突并不能导致被教育主体在真实道德中突中选择正确的道德需要和行为,忽视德育主阵地--德育学科课堂建设,不同德育课程整合薄弱这四大关键因素的制约.
其他文献
我国伊斯兰教伊赫瓦尼教派著名阿訇萧德珍受阿拉伯瓦哈比思想的影响,结合中国伊斯兰教实际情况著书立说,大力倡导改革,积极宣传伊赫瓦尼思想.本文简析了他的思想及其与瓦哈比
本文以马祖禅学为中心,分析"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以及洪州宗的"平常心是道"在洪州宗历史上的发展情况,谈谈所谓禅宗禅法的"逻辑问题".
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主体共存的现实状况,使协调工作难度增大.本文建设性地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体-主体"活动的相互协调的机理问题,进而探索了形成"社会合力"
教材只是一个媒介,“只是教师教学的参照物,是教师教学的启示物,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个载体。”由于学生的不同、材料给予的不同、客观实际原因、教师自身各方面的不同,教师必
在北宋理学的影响下,元祐文人形成了不同于前人的思辨思维,改变了前人的观物角度和态度,进而影响到咏物诗的创作及风格。在元祐文人的咏物诗中,表现出对自然、宇宙时空、宗教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提出的“八荣八耻”,导向鲜明,概括精辟,内涵深邃,振聋发聩,充分体现了新时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而企业文化是
五四运动以来,儒家伦理遭遇了严重挑战。特别在今天全球化局面下,儒家道德体系几乎全线崩溃。笔者从儒家伦理演变的过程出发,总结了近现代中国学者对儒家伦理思想进行的反思
迄今为止,在人类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探讨人们基本认为开创了三条道路,即:一、客观唯心主义道路。二、马克思唯物主义道路。三、主观唯心主义道路。这三条道路在当代人们
研究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有助于认识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对主观幸福感的概念、构成、测评工具予以介绍的基础上,回顾了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对影响老年人主观幸
简要梳理了译界对翻译这一概念的界定。传统和现代译论主要围绕翻跨语际转换性质来界定.当代译论则主要围绕跨文化转换性质来阐释翻译。对翻译界定的演进中还折射出翻译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