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联结对高中生学业倦怠的影响:r主观活力的中介作用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8c4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考察自然联结对高中生学业倦怠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0名高中生进度调查,结果发现:(1)自然联结与主观活力呈显著正相关、与学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主观活力与学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2)自然联结对高中生学业倦怠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自然联结可以通过主观活力的部分中介作用对学业倦怠产生影响.研究认为,在城镇化日益加速的今天,通过增强高中生与自然的联结,提高其与自然的联结感是预防高中生学业倦怠的一种重要方式.
其他文献
2021 年 6 月,作为“2020 年度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重点创作项目”并由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此水此山此地》正式首发,与广大读者见面.作品选题新颖,主题鲜明,并从小切口入手真实反映和艺术再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扫黑除恶等新时代农村宏大主题.它是一部精美的乡村振兴画卷,一部真实的农村发展史歌,得到文艺界和广大读者的充分认可和广泛好评.
期刊
20世纪80年代早中期到9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研究的兴起.其中,罗荣渠的现代化理论为确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史观奠定了理论基础.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前十年,改革开放的深入推动,现代化研究步入鼎盛期.近十年左右,中国的现代化研究出现微观化、技术化、去历史化趋势.这是现代化理论成功普及、改革实践导致理论内在张力升级,以及国外学术转向的共同影响所致.当前,现代化研究需要重新定向,维持多元、活跃的研究格局.
以"说服/征服"为目的的文化传播,一直是人类社会的常态.20世纪以来,多元文化理论从世俗哲学和文化批判两条路径对这种文化传播进行了反拨,出现了"边缘崛起"的理论倾向;而现代性社会理论也从市场和技术两个方面对自由、平等的价值予以了承诺.但现实的发展却背离了上述想象,社会仍处于分层与喧哗之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打破阶层固化的文化传播僵局提供了方向,它是对"回到生活世界"这一哲学常识的深入推进.文化传播必须把握住"共同"这一生活的本质,以"共同生活"为新科技集群的入口(场景),通过转变人的情感结构,实现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介入,文化产业集群逐渐突破地理限制,呈现出云端虚拟集聚的新趋势.为洞察我国文化产业虚拟集群的形态特征并对其空间解构,本文基于虚拟集群理论,根据条件筛选出31万件数字文化专利,借助OD成本矩阵法发现:我国文化产业虚拟集群呈现出非均衡的地理分布,即在胡焕庸线右侧虚拟合作广泛,而胡焕庸线左侧虚拟合作贫乏.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我国文化产业虚拟集群的出入度、平均路径长度以及聚集系数加以测算发现:我国文化产业虚拟集群已呈现出自组织、信息传播速率快且聚合系数高的小世界性,故可以通过加
文章根据刘勰“比显兴隐”的论说,从托物言志、立象表意、含无限意蕴于言外等方面论证兴“隐”的特点,认为诗兴的起源为“巫兴”.兴的发展经历了从原始宗教时期的巫术祭祀仪式中的“巫兴”到诗歌之“兴”,再到魏晋审美自觉以后的审美之兴的历程.
国际文化贸易是国际间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输入和输出的贸易方式,也是一个国家获得国际话语权、定价权和控制权的重要内容之一.自2011年以来,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北京、深圳)作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体制的创新实验区,体现了国家推动对外文化贸易的战略布局,创造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三大基地推动外向型文化企业的集聚和培育,发挥多元市场主体优势,壮大了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整体实力;三大基地加快高端服务贸易发展,推动中高端要素双向流通,为促进新消费作出了积极贡献.它们的经验从整体上显示了中国塑造对外文化开放优
收入分配问题与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紧密相连,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生活幸福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正是基于这个初心和使命,建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努力探索更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以造福于中国人民.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仍面临许多复杂问题,深入总结和梳理党的收入分配理论脉络与实践轨迹,对于探索新时代、新阶段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于深入学习党史,深刻领悟党领导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文学界和媒体都极为关注中国战场的书写.尾崎士郎亦被中央公论社派往中国进行现地观察与写作.出发前尾崎将写作基调定为"爱国热情",这决定了其对中国的书写是很难客观的.尾崎试图以近代战胜前近代的逻辑构建中国及中国国民的可征服性,这暴露了日本"近代文明观"中民主意识缺失的状况.在现地报告和纪行文中,尾崎将"电车""工厂""民族"等文明的表象作为判断中国近代化程度的标识,这背后隐含了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试图与西洋文明和中国传统文明一决高下的文化自卑心理.尾崎在对中国战场进行书写
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既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城镇化发展规律的理性选择.人的现代化是城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衡量城镇化质量的核心指标.对照“人的现代化”内涵及其实现条件,可以发现我国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存在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公共空间意识培育滞后,人的全面发展存在精神文明建设短板;城镇就业有效供给不足,人的自我发展缺乏坚实的产业支撑;“同城不同权”问题尚存,和谐社会关系形成的制度供给有待增强;应急管理体系不健全,居民生命健康安全的保障能力亟待提升.据此,促进我国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条
本文以第三空间理论、创伤理论为基础,探究石川达三战争题材作品中充满差异性、复杂性的"间性空间",在这类空间中,作者对战争中、战争后主体的"心理创伤""道德创伤"及"身份创伤"进行描绘,表现出残酷的战场对人肉体和心理的直接冲击;战争侵略者对"自我"与"他者"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以及对"自我"的质疑,一定程度上帮助社会实现了对战争空间和参战者身份的复原.作者对"间性空间"的构建并据此展开的叙事,体现出作者作为现实主义作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