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做刘十三?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d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朵盛开的云,缓缓滑过山顶,随风飘向天边。我们慢慢明白,有些告别,就是最后一面。
  ——题记
  初次接触张嘉佳还是他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里面一个个苦涩、凄美的爱情故事着实令我这样一个毛頭小子感慨万千。在销声匿迹良久后,他带着《云边有个小卖部》回来了,再次为我们送来欢笑和感动,令我们感受希望和悲伤。
  《云边有个小卖部》中的刘十三,如同千千万万个生于乡村的普通人,渴望褪去平淡的外壳,去外面精彩的世界。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总是深陷失败的泥潭。他想考清华北大,可是只勉强进入了一所普通大学。他渴望爱情,遇到了牡丹,想把自己的一切都给她,可他不懂牡丹是富贵花,满腔的真爱抵不过金钱权势。甚至到最后,人一个个从他的生命中离去,让人不禁哀叹:世间怎会有如此背运之人!
  刘十三在张嘉佳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下显得格外可怜,尽管小说中的各种意外展现了温情与美好,但直至最后,每一处美好都如夜空中的流星,只是一闪而过,一个个意外令你怀疑张嘉佳的温柔根本就是残忍。为刘十三黑暗的生命带来光亮的只有外婆王莺莺和程霜了!表面上骂着“哭吧哭吧外婆疼你,外婆倒霉”,却又总是给予他无限支持的外婆,还有即使身患重病,却因为一个承诺心里始终放着他、深深地爱着他的程霜,她们成了刘十三生命里最重要的一缕光,为刘十三撑起了一片天。
  由此看来,刘十三并不完全是个不幸之人,至少他比许多普通人体会到了世界的真,至少有人肯为他付出一切。生命中,许多人曾为你的人生增光添彩,但人们能记住的也不过是敞开心扉陪你笑、陪你哭的人。
  想成为刘十三一样的人,遇见生命的真;不想成为刘十三一样的人,历尽艰辛终无果。
  合上书,我仍舍不得放下,脸上的泪痕还没有被风干,我的悲伤还在延续。有悲伤,有希望,这才是生活的本质。
  佳作点评
  一部丰富而耐人寻味的作品看后必定“感点”很多,然作者“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仅选取刘十三这个主要人物来评析。题目有点儿神秘,让人欲一睹为快。文章以清浅简易的字句轻轻撩拨读者的思绪,感情温馨真挚,皆发自肺腑;多处留白,看似敛情之中又给予读者无限的感怀空间。结尾,作者那深沉的、饱含酸楚的对生活的无奈和希望与题目的问号相照应。读书能如此,当是幸事,记之成文,自然也成了妙笔。
  (刘明艳)
其他文献
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墓碑林中,有一块名扬世界的墓碑。碑文这样写着: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最后的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
母亲曾用素白的布将女贞子包起来,缝成硬鼓鼓的枕头。她说枕着女贞子可以让人少些白发。可后来,霜雪悄悄地赶走了她的青春,冻住了她额角的发,并沿着岁月的纹路冰封了更多的领地。  时光最残忍。  正值青春的我们同样害怕衰老,因此想趁着年轻干些疯狂的事儿。可青春本就是矛盾的,所以,有时觉得像乔峰一样死于盛年也是一种幸福,毕竟英雄末路实在令人伤心。是英雄,就要死在最尊敬的对手的剑下,用自己的死完成对另一位英雄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乍一看,必定要有人拜服苔花高贵的品格、崇高的精神了———自己的花儿虽小如米粒,但不妨碍它模仿雍容高贵、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牡丹骄傲的姿态。  想一想,身边多少匆匆的赶路人不都在世俗大潮中盲目学习、追求虚伪的崇高吗?那一簇簇零落却汲汲以求的苔花,不也在牡丹瑰丽绚烂的绽放下,挣扎着企图复制一时的风姿?  若不早些醒醒,恐怕“苔花们”都要在阳光下煎熬,在追求“崇高”的路上耗尽
“福圣”是我们对高中班主任张福圣老师的昵称。  福圣是一朵奇葩。  他是我这十几年光阴里遇到的最奇特的一个人,也是我最尊敬和喜爱的老师。  军训结束那天,我们各回各班。福圣二话没说就把我们喊到外面,按个子高矮排了队,预备排座位。他挨个儿拍了我们的肩膀,看到我的时候,明显愣了一下。的确,一个暑假过后,我把自己折腾成了“非洲难民”。这是我们第一次碰面。  后来就开始了“冗长”的高中岁月,时光流转,福圣
一生所爱:  展信安。  此刻,寂静的夜晚,昏黄的灯光下,我突然想起了你。从有记忆起,我就住在你的身体里。我草率地认定,是你赠予了我翡翠色的写字笔,是你高贵的孤独让我在满地的六便士中看见月光。我向远方寄去一封封期许,可是,直到你成了“发如雪,须如弦,眼如泉”的老人,远方也迟迟不肯寄给我一枝春天。  你还记得我的“红裙子姐姐”吗?  她是我的远房姐姐,多年前,为了参加考试从山村来到这里。当时,她穿着
王小波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人一切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为人后者固然有自己的痛苦,他们是真正地对自己的无能无可奈何;为人先者也有痛苦,因为他们愈往前走,愈发现自己认知的空白越来越多,愈清楚自己对未知的担忧与恐惧。  正因为开创者需要承担的危险太多,导致规避风险、圆融世事之人大行其道。我却要说,所谓的中庸论调是社会的毒瘤。生命从不缺少痛苦,痛苦的境界却有不同———庸碌者确实痛苦
甜咸粽子  有人说航天员吃的粽子是甜的。  甜派表示:作为第一枚进入外太空的粽子,它决定了未来宇宙粽子的制作标准。  咸派反击:这就是甜粽子滚出地球的意思,你不懂!三种妖怪  一天晚上打车回家遇到一位非常有意思的司机。  司机:“南方考公务员的题都让人理解不了,前段时间有一道题是《西游记》里有多少种妖怪。你猜猜?”  我猜了几次都没猜对。  司机揭晓了答案:“有三种,一种是要吃唐僧的,一种是想嫁给
《长歌行》中写道:“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春日的阳光带来生命与活力。无怪乎施蛰存笔下的婵阿姨会在春阳之下产生巨大的心理转变。  记得内藤丈草的俳句:“春阳照孤坟,垅中逝者陌上人,幽明本难分。”春天的确生机勃勃,但在万物复苏之时,那些枯朽的、逝去的人、事、物反而会让人感到悲伤。就像在春日阳光下,内藤丈草看着先师松尾芭蕉的坟墓,想着自己的多病之身由衷地感到悲痛一样,婵阿姨只能看着别人的幸福,自己却
各位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作劳动之诗,得劳动之爱”。  古人云:“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勤劳是充实生活的不二良方,也是体现个人价值的默认法则。在小农经济盛行的古代,农耕文明可谓治国之根。正因农耕时代的绵长,才有了中华儿女对劳动更为深刻、更为诚挚的理解。农民们世世代代守护着田园,在无数次的朝代变迁中,不变的唯那芳草碧连天、蔬果满田园带给农民们的踏实感、幸福感。温饱,这小小的心愿让
李白戏对胡乡绅  李白从小就聪明伶俐,有一年春天,有个姓胡的乡绅过50岁大寿,宴请全城富户名流,也请了李白。  胡乡绅略通文墨,见李白年纪轻轻却不拘礼法,便想当众出他的丑。他指着墙上的一幅画让众人看。画上有一位老神仙,怀抱一只大酒坛,睡在岩石上,不知是喝醉了还是睡着了,坛口朝下,酒正往外流。胡乡绅对李白说:“听说贤侄才华横溢,老夫这里有一上联,却苦于没有下联,今特请对下联。‘酉加卒是个醉,目加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