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性与观念r——读“知者创物·第二届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ianggu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者创物:第二届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暨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二届工艺美术作品邀请展”的作品实现了传统工艺与当代艺术语言的完美结合.展览作品体现以下特征:突出物性、强调观念性、体现综合性、表现多样化.同时,这次展览在体现当代工艺美术多样性时代特征的同时,也引起人们对其“本土性”身份模糊性的思考.
其他文献
两年前,我为漓江设计过一条游船.希望从舱内看出去的风景像一幅移动的山水长卷.这个过程让我体会到水上与陆地的灵动与静止、技术与艺术,都有着不一样的特性.比如,吃水深度对船身重量的要求,对与水面接触的船底形状的限定,对材料的选用等都有巨大的限制.假如我把舱壁大量透明化,传统船只的结构方式就会产生巨大的改变.
期刊
学位
榫卯最理想的样子是“个性化”rn我喜欢榫卯结构,也一直在收藏老家具,因为北京是一个很大的古旧家具集散地,有很好的老家具市场和环境.在这里,能看到全国各地的好东西.要是往前倒推20年,还能经常看到两三百年的老物件.它们给我的感觉就是,古木建筑经过岁月风化后结构依然非常牢固,其中透露出来的那种气韵,跟中国的文化和土壤是无法割裂的.让人看一眼就直觉“它必须诞生在这片土地”.
期刊
一只长颈鹿,一件鲁班锁,一件衣帽架.最初关注到郭飞时,还是因为2019年10月在湖北工业大学图书馆举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19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榫卯结构家具创新人才培养》结业展览,展出的那件《长颈鹿衣帽架》榫卯作品.跟现场众多榫卯作品一样,不少观众都忍不住惊叹:“原来榫卯还能这样玩!”
期刊
一间做榫卯积木的书屋rn到2021年,刘文辉在建筑榫卯积木文创开发这条路上刚好走了10年.这10年里,他将晚峰书屋打造成一个专注于古建筑榫卯积木的晚峰品牌.rn但奇怪的是,刘文辉的工作室却有一个文雅得跟榫卯积木不太沾边的名字——晚峰书屋.“其实最早不叫这个名字,而叫\'文峰书屋\'.因为一直记得老家有一座古代的雕刻斗拱花纹的文峰塔,这是榫卯给我最初的记忆,也是从事榫卯文创之路上为我指引方向的灯塔,所以当初一提到起名就想到它.但后来由于无法注册商标,才有了现在的晚峰书屋.”
期刊
“凡剡木相入,以盈入虚谓之笋,以虚受盈谓之卯.故俗有笋头卯眼之语.”在上千年传承发展中,榫卯结构逐步完善,在建筑或家具中不仅发挥了富有弹性的“关节”作用,也提升了视觉美感.至今,已形成数十种结构方式,并大致分为点、面和多构件接合3种类型.通过图示详解,使大家对一些常见榫卯结构有更清晰、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期刊
学位
《梅瓶》rn2021年6月,在上海举办的“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上,有几件榫卯结构的“花瓶”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有人惊叹“榫卯还能这样玩”“没见过,是个稀奇玩意”.rn这是古典花格榫卯技艺上海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陈标的作品.他已经从事榫卯器物制作30余年了,每过一段时间,都能见到新作品.例如,这件《梅瓶》就是制作于2016年,还获得当年中国工艺美术协会“2016\'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金奖”.
期刊
内蒙敖汉横沟子村rn每一日都带着撼动一生的闪光rn拍摄第一天进村,便被突如其来质朴又热情的秧歌打动,村民们说准备了半月的舞蹈就为了今天迎接我们,从通往村口的土路一直跳到了村口.每到一个村落,我都会在村里转悠踩点,最后选在一位五保户老爷爷家的老屋里拍摄种子和当地小农的关系照片.他一辈子未娶未育只为了照顾养育他的继母,2017年94岁的继母去世,他便孤身居住在此,扶贫后重修的外墙仍能看到内里夯土的裂痕,临走前送我们到院子门口,来不及拿起单反,我快速地用手机给他和他的老屋拍了张照片留念.后来回看到这张照片时,爷
期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