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意象差异——以庞德译李白《长干行》为例

来源 :新疆社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xi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中西方对诗歌理解上的差异导致意象在中西方诗歌中有不同的体现,同样,对意象的不同诠释会反过来影响诗歌的认同和传播,这点在意象派诗人E.庞德译中国古诗时体现的尤为明显。笔者以庞德译李白《长干行》为例,以中西方诗歌意象差异为大背景,论述庞德译作中的诸多不足缘于对中国古诗意象的理解偏差。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制方理论的内涵及临床意义 ,强调了君臣佐使、七情合和是择药组方的理论依据 ,只有正确把握组方法度 ,才能做到立法有法 ,配伍得当。论述了制方理论与证病的密切关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是土木工程建筑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首先对混凝土出现各种问题各种方案的选择进行了概述,再对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因素进行了简要的概述,最后再
农民利益表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当前农民在表达自已利益中的困境。利益表达主体表达意识缺失;表达客体角色错位;表达组织缺失;表达渠道不畅通;法律维权的困境;大众传媒的冷漠。
公民社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培养具有公民意识的成熟的公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基础工程。权利意识教育是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内容。公民意识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