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犯差错

来源 :第二课堂(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shiza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也许注意过,人们有时候会做出一些无意义的动作。譬如,某人忘记了自己住处的门牌号码,他在一时的手足无措之际,不是低首进行正常的思索,却频频地看自己的手表。这是一种典型的动作差错。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会犯动作的差错、语言的失误和思想上的疏忽。这些差错在一般情况下仅仅逗人一笑,但是有时候却可能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甚至引起危险。把“左”说成“右”是人们常有的口误,但是如果一个机场的导航人员要让一架飞机降落在左边的跑道上,却说成是右边,其后果就不堪设想。事实上,人的这种差错正是现代社会里各种事故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精神分析法的创始人西格蒙·弗洛伊德研究人类的错误,目的是要发掘人的真实意愿。奥地利国会下院某次会议上,主持开幕式的主席高声喊道:“我宣布本届会议结束!”西格蒙·弗洛伊德分析这件事说:“这位主席知道这种会议根本成不了什么事,所以他暗自希望会议快快结束。”此举似乎确实暴露了一个人内心“隐藏的动机”。
  但是,事情并非尽然如此。人的大脑就像高度复杂的计算机,当具有迷惑性的信息扰乱了人的信息处理系统时,人也可能犯差错。也就是说,人的差错是内含的心理处理机制之间竞争和混合的结果,两者常常并行不悖。
  信息处理序列的不同部门失误,人就会犯不同的差错。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将按人的这部机器中差错的部门,对人所犯的差错进行分类。
  “一架从豪斯顿飞往蒙特利尔的租用专机,在美国和加拿大的边界上空坠毁。现在主要的争议是:幸存者应该葬于哪一个国家?”
  大部分人对这个问题犹豫不决。事实上,它是用来诱陷粗心大意者的。因为需要安葬的应该是死者,而不是幸存者。故事使人们陷入心理上的怠惰,所以不再对“幸存者”一词进行足够的思考。
  下面是一个有趣的玩笑。一群青年中有人提出:“我们这里谁看起来最老实?”有一位唯恐被人抢先,赶忙应道:“我!”遭到了哄堂大笑,因为“看起来老实”含有“实际上不老实”的意思。接着又有人发问:“这里谁看起来最不老实?”居然也还有人抢着说:“我!”结果也遭到一阵大笑。
  这里,第一個犯差错的人被“老实”两字所迷惑,而疏忽了“看起来”三个字。第二个犯差错的人接受了第一个人的教训,但又由“看起来”三个字引起了错觉,没有考虑“看起来最不老实”并非“实际上最老实”。外表像个流氓也不是好事。
  在日常生活中,这类差错也同样普遍。有人为一次聚餐特地精制了一个蛋糕和一盆沙拉,却将沙拉放入烘炉,把蛋糕放入冰箱。
  这类思想不集中引起的混淆,可以导致各种差错。你可能遇到过别人拿起你的茶杯就喝的事,因为你的茶杯外形上与他的差不多。你自己也可能在倒开水的时候,将热水瓶塞子当成茶杯盖放进杯中,或将茶杯盖盖到热水瓶上去。
  某个意愿选定之后,实现该意愿时却极易发生差错。当一个最初意愿激活的“程序”在进行过程中,我们可能忘掉这个意愿。有一个人从书桌旁站起来走向隔壁的卧室,但是进卧室之后发现自己忘了为什么要到那里去。他进去了好几次,希望那里有某样东西能唤起他的记忆,结果不成。但是当他无可奈何地回到书桌旁时,却想起了他是要到卧室取手帕擦眼镜的。
  这类差错的原因十分简单。当你过于接近某个根深蒂固的习惯时,它往往会“俘虏”你的行动。威廉·詹姆士(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曾经在他那本关于心理学的经典著作中分析过这类差错。他说,一些心不在焉的人为了换衣就餐而到卧室去,会脱了一件衣服再脱一件,最后竟然爬上了床。这是因为开头的一些动作,习惯上的目的是为了上床睡觉。
  有的人本想拿钥匙开车去商场的,当他无意走进厨房发现一些好吃的零食,竟然坐下来悠闲地吃起来,忘了想去的地方。
  差错产生明显的后果时,是比较容易发现的。有时候,后果在犯差错一段时间之后才被发现。譬如煮咖啡时忘了放咖啡末,当你倒咖啡时才能发现自己的疏忽。
  由于工作过于忙碌,一个人所犯的差错也会明显增加。就像发电厂一样,那么多复杂的操纵系统数都数不过来,仪表零件不计其数,需要工作人员随时检查核对,这样的工作,难免让人不犯错误,可是一旦发生差错结果可想而知。
  (编辑 孙世奇)
其他文献
有一种神秘的物质,它就像幽灵一样弥漫在我们每个人周围,它可以轻易穿过每个人的身体而又不被人察觉,它就是人类至今无法看清和不能摸到的暗物质。宇宙中的暗物质总质量接近普通物质的6倍。此外,还有暗能量,它们彼此之间巨大引力作用造就相对平衡的宇宙与有条不紊运行的星系。太阳、地球和月亮作为独立的天体,为什么能安静地悬浮在太空中,其中就有暗物质释放的超级能量的支撑。  那么,暗物质究竟从哪里来,探索它又有什么
俱乐部简介:    有人说:“聪明的大脑是‘玩’出来的!”这句话的确有一定的道理智力是一个人学习记忆思维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在能力,人们习惯用智商(IQ)来表示一个人的智力状况,智商越大,表明一个人的智力越高“挑战IQ俱乐部”以活跃思维启迪创意开发创新能力为目的,通过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的各种智力游戏形式,锻炼你的逻辑数学能力视觉空间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能力等让你在经历大脑体操和智慧
我喜欢回忆,回忆是巡视我的心灵家园,是踩着心灵鼓点的妙曼舞蹈。心灵家园里那道最美丽的风景,当属引导我做人并开启我智慧之门的老师们。  初一时教我英语的是申文香老师,一个极像妈妈的老师,同学们都特别喜欢上冬天的英语课。  申老师一站上讲台,就让我们全体起立,双臂前伸平举,十指快速而用力地伸开合拢,反反复复,直到手不再冰冷。而后就让我们使劲地跺脚。这个过程结束后,浑身有了热量的我们才进入学习状态。  
我的外公已经七十多岁了,背有些驼,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已经没了往年的敏捷。但是,他一直对我极其疼爱。  那天,我在学校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放学回家时,我的心情沉甸甸的。晚饭后,我正在写作业,“吱呀”一声,外公轻轻推开了我房间的门,我的思路被打断了。  我摔下笔,不耐烦地问:“怎么了?有事快说!”外公讨好地说:“闻闻,我年纪大了,帮我看看这药怎么吃好吗?”  我回头一看,没好气地说:“这药你不是每天都
安德鲁·艾伯特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在给新生上第一堂课时,艾伯特教授现场做了一个调查,问题是“你是否欺负过学弟学妹”。调查结果很快就统计出来了,10%的学生回答了“是”,90%的学生回答了“否”。接着,艾伯特教授又做了一个调查,问题是“你是否被学长欺负过”。调查结果出来后,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因为这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几乎一模一样,但是结果却天差地别。这次有90%的学生回答了“是”,而只有10
“噔噔噔……”不用想,听听这特有的脚步声,就能肯定是“鲁智深”来了!  我班谁有这能耐敢挑战“鲁智深”呢?我环顾四周,没有发现英雄出现。我只看见人群之中,有人听到“鲁智深”三个字,就纷纷逃出了教室。  你问“鲁智深”是谁?“鲁智深”,我校的重量级人物,身高1?郾75米,体重100公斤,形似铁塔,吼声如雷。他所到之处,大家无不是仰视的目光。他学习成绩不好,却爱打抱不平,曾经打跑过学校里三任“泼皮冠军
卷卷老师:讲述科学小实验的导师,中学物理教师,同学们眼中无所不能的“神人”,因为头发天生卷曲而得此别名。  小 璇:卷卷老师的女儿,初二学生,喜欢动手实践来解答心中的“为什么”。  小 博:与小璇同龄的邻居家的孩子,人小胆大,好奇心非常重。  小 斐:小博的双胞胎妹妹,既喜欢看热闹,又喜欢亲手尝试一探究竟。  小璇的妈妈端来一盘洗好的苹果,卷卷老师拿起一个苹果说道:“据说大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
分式是中考的命题热点。现结合2017年中考试题对分式考查的考点进行归类例析,以帮助同学们对最新的考題方向有所把握。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孔子的学生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一位智者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几十年,便有50%的人可能让自己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  他们的话都道出了反省对于成长的意义。请你以“反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的范围之内;  ②题目自拟;  ③文体自定;  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应不少于20行);  ⑤文章
卷卷老师:讲述科学小实验的导师,中学物理教师,同学们眼中无所不能的“神人”,因为头发天生卷曲而得此别名。  小 璇:卷卷老师的女儿,初二学生,喜欢动手实践来解答心中的“为什么”。  小 博:与小璇同龄的邻居家的孩子,人小胆大,好奇心非常重。  小 斐:小博的双胞胎妹妹,既喜欢看热闹,又喜欢亲手尝试一探究竟。  实验一:自制简易放大镜  【实验器材】 玻璃板、水、玻璃杯、铁丝。  【实验内容】 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