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立场出发,融合习作教学的素材链——以三年级上册习作《猜猜他是谁》为例

来源 :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w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三年级起步作文提出明确要求,"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笔者从多年的教学经历中发现,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提笔写作文时好似过去的喜怒哀乐一瞬间被清空,总有"无米下锅"的苦恼,更谈不上生动有趣的内容了。是不是真的无事可写呢?显然不是,只是一下子想不起来而已。怎么帮助孩子在课堂上打开记忆的闸门呢?
其他文献
一、习作主题《猜猜他是谁》是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第一次习作。三年级习作,要求从之前的写几句话过渡到写一个完整的具体片段,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需要跳一跳摘果子,同时也需要教师搭建好桥梁。
期刊
阐述当前社区自我管理行为和自我效能在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分析影响自我效能的原因,以期为提高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苦地丁Corydalis bungeana Turcz.是一味传统蒙药,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类、黄酮类、氨基酸类等。现代药理学实验证明苦地丁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临床上苦地丁常用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肾炎等的治疗,被多版中国药典收载。近年来,苦地丁中的化学成分不断被发现,药理作用研究也逐渐深入。对苦地丁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其药用
目的:为了研究厚朴总生物碱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及抗炎活性,建立以N-降荷叶碱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测定方法,通过不同的提取方法和不同的离子交换树脂比较厚朴总生物碱提取率的高低。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进行含量测定;利用离子交换树脂洗脱方法,制备厚朴生物碱有效部位,通过小鼠耳肿胀及足肿胀模型,观察N-降荷叶碱及有效部位的抗炎作用,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对N-降荷叶碱与炎症因子的结合进行评价。结果:总生物碱和N
育儿自我效能感(PSE)源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Bandura提出的自我效能理论[1],可以将其定义为育儿者对自己能成功地组织和完成各种育儿相关任务的能力的判断或信念[2]。高水平的育儿自我效能感已被证明是父母压力、抑郁、人际关系困难及儿童发育不全等的缓冲因素,并与父母的养育能力、行为及儿童的发展密切相关[3-4]。因此,选择合适的工具对父母育儿自我效能感进行早期评估具有确切的研究价值和意
【名师说课】本次习作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同学,抓住人物一些特别的地方,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写一写他。不能在文中出现他的名字,但是要让别人读了你写的内容就能猜出你写的是谁。习作中提到了几个关键词:一个同学、特别、一两点。一个同学,说明本次所写为自己熟悉的人;特别,说明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来介绍;一两点,说明是从几个方面来写一个人。综上所述,本次习作在于引导学生抓住一个人的多个特点,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人物,要求做到
期刊
近几年,交际语境习作逐渐走进了我们的课堂。交际语境习作改变了以文本写作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习作,从而让学生的习作有活力、有动力。习作《猜猜他是谁》是统编本三上第一单元安排的习作内容,仔细研读这一教材内容,我们不难发现,与人教版三上第二单元的习作"写一个熟悉的人"相比,习作《猜猜他是谁》的编排,体现了由传统的"文本中心写作"向"交际语境写作"的转变,习作教学由此走向新天地。
期刊
口语交际能力既是学生进行日常的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必备的重要能力,也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需要培养的能力。然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不简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文章以统编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为例,进行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模式探讨。
新时代小学体育课程思政模式是以“德体一体”为教学框架,以回归学生全面成长为目标,通过将“立德树人”融入新时代小学体育教学全过程,构建新的“大课程观”,进而打破小学体育教学的传统固有形态,实现启智、健体与立德等多元育人目标。因此,在全面提升小学育人质量进程中,要注重挖掘新时代小学体育教学所蕴含的思政因素,关注学生对运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