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知向何方

来源 :华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f38966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家讲坛》九、十月份收视率跌出央视科教频道前十名!”“《百家讲坛》已经日薄西山!”近日,网上关于《百家讲坛》“生死”之争炒得沸沸扬扬,只要键入“《百家讲坛》”几字搜索一下,几乎每天都有新的评论赫然在目。在众人的关注目光中,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名牌栏目再度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从2001年创办至今,《百家讲坛》已整整走过7个年头。开播之初,《百家讲坛》的收视效果并不好,甚至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栏目。直到2004年5月,随着阎崇年的《清十二帝疑案》系列专题的播出,才让《百家讲坛》获得了更多的关注。而随后易中天的《品三国》系列和于丹的《论语》心得,更使《百家讲坛》红火异常,短短的几天时间,就让以前默默无闻的大学教授一跃成为大众心中的“学术超男”和“超女”,他们的系列图书也全线飘红,不断再版重印。此时,《百家讲坛》不仅在以收视率作为硬性评价的杠杆中活了下来,而且辉煌无限。但从去年以来,《百家讲坛》就不断遭到质疑:“学术庸俗化”、“过于娱乐化”、“《百家讲坛》后继无人”,等等,使《百家讲坛》深陷各种垢病声中。2008年10月,在众人的议论声中,易中天再度出山开讲“先秦诸子百家”更被视为“救市”之举,一时《百家讲坛》已经日薄西山之说更是甚嚣尘上。当下,横在《百家讲坛》面前的,似乎是一条死胡同。生还是死?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氟西汀对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 mild,CUMS)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