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炎性肌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来源 :临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0211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IIM)是一类罕见的临床异质性疾病,可累及多个器官或系统.IIM最初被认为仅包括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和多肌炎(polymyositis,PM),后来随着检验、检查技术的发展及对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IIM的分类越来越多.本文就ⅡM的分类、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综述,旨在为ⅡM的诊断、分类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145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静脉血栓栓塞(VTE)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9年8月收治的DLBCL患者145例,依据深静脉血栓超声诊断结果分为VTE组(22例)和无VTE组(123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LBCL患者发生VTE的危险因素,及两组复发率、无复发生存率、总体生存率差异.结果 静脉置管、3~4个疗程化疗未完全缓解(non-CR)、D-二聚体≥1.44μg/ml是VTE的独立危险因素(OR=5.143、9.000、16.514
医患沟通究其本质是医患双方就患者所患疾病与健康状况在医学认知、医疗能力及医疗价值取向等方面相互交流,弥合分歧,形成共识,并采取相应医疗对策的过程,期间需要医患双方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的阐释并接受.基于阐释学理论与原则,在沟通过程中,医患相互尊重对疾病与医学的认知“前理解”是进行医患沟通的前提,正视并理性对待医疗过程中的现实差异是进行医患沟通的基础,努力达成“视域融合”是进行医患沟通的关键.
糖代谢紊乱是危重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血糖升高是患者病死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安全有效的血糖管理是提高危重患者救治质量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危重患者血糖管理的效果越来越好,血糖目标由既往的单一化逐步向多样化过渡,血糖监测和胰岛素给药模式也越来越符合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本文将从目标血糖、血糖监测方法、胰岛素调节方案3个方面对危重患者血糖管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危重患者血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并开拓关于血糖管理研究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