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跖草花部维管束系统解剖学研究

来源 :武汉植物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umi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鸭跖草花梗顶部的维管束分布在中央的基本组织内。自花梗顶部至子房室基部,维管束系统发生复杂的变化。6枚向外偏斜的维管束发生内外或左右分支,其中3枚维管束发生内外分支,其外侧的3个分支进入萼片成为萼片维管束系统,内侧3个分支进入3枚外轮雄蕊而成为外轮雄蕊维管束;另3枚维管束先发生内外分支,接着外侧3分支发生进一步的左右分支,各形成3~5个小分支,最后进入花瓣成为花瓣维管束系统,而内侧的分支则不再细分,最后伸入3枚内轮雄蕊,成为内轮雄蕊维管束。另6枚近圆束形的维管束一直在中央向上延伸,进入子房室区后,其中3枚进入子房壁,成为3束心皮背束,最后3束心皮背束进入花柱成为花柱维管束,另3枚聚向中央,成为胎座维管束,胎座维管束至子房室顶部时消失。文中对鸭跖草及其有关类群的花部维管束系统的来源及演变进行了比较、讨论。
其他文献
【目的】明确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的替代优势,以更新品种,筛选出更适合广西南宁市及周边地区种植的食苗菊优良品种。【方法】以大叶菊花脑为对照品种,通过栽培试验,对桂特一号
福航优2号系福建农林大学于2012年育成的高产光钝感杂交红麻新组合。2010-2011年在福建省多点种植,平均原麻产量达7857.5kg/hm2,比对照福红952增产达23.07%;2011年参加安徽省
取“无核白鸡心”“美人指”“甬优一号”等3个葡萄品种0.5 cm长的单芽嫩茎作为外植体,接种于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上。结果表明“无核白鸡心”“美人指”接种于GS分别附加6-BA 1.
龙牙楤木[Aralia elate(Miq.)Seem]是五加科楤木属的多年生乔本药用植物,又称刺老鸦,具有补气、活血、祛风、利湿、止痛等功效.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朝鲜、日本和俄罗斯
目的 探讨精子线粒体 DNA突变和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与男性不育之间的关系。 方法 应用PCR技术 ,DNA测序技术对不育男性的 76例精子活动力差的精液标本进行 MTCYB、MTATP6
对经 6 α 葡糖基 β 环糊精 (G β CD)修饰后的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的热力学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 ,在G β CD与HRP的摩尔比为 5 ,pH 7.5条件下经低温混合处理
1997年4月至1998年6月对湖南江口鸟洲分布的池鹭繁殖生态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池鹭繁殖巢近800个,密度为350~400对/hm2,95%的池鹭营巢于楠竹和淡竹枝上,98%的个体池鹭在鸟洲附近的
趋化因子结合受体后诱导G蛋白复合物中的βγ亚基结合和活化磷脂酶C、磷脂酰肌醇-3-激酶和腺苷环化酶等,引起一系列细胞内信号传递,使细胞发生极化、活化和产生趋化运动.近来
目的:利用人类精子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蛋白电泳技术(2-DE)建立正常精子的蛋白质图谱。方法:比较不同蛋白质提取方法和上样量、不同的第一向等点聚焦方法所得图谱的差别,并初步建
流式细胞仪分离小麂的 Y染色体,并应用DOP-PCR扩增后标记作为探针,分别与雄性及雌性赤麂中期核型进行染色体涂染.结果表明,只有雄性赤麂Y2染色体与探针有明显的杂交信号,说明